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开卷语说道:“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道破孚乃利用禴成功的关键,义结孔怀的义是水天需的人位,结是“上古结绳而治”的结网,意味着已经完成了火凤鼎,有了网,孔是车循环,乙是青铜巨人塔罗斯的血管,不断地获得力量,它能一日之内绕克里特岛三周,塔罗斯是个铜人,属于青铜一代,历劫不灭,直到半神时代尚在人间,要到第七层次万法归一时才会消失,塔罗斯的血管从人位的震中攫取力量,造成了濡其尾,也就是牺牲了遁尾的力量,以至于无法完成见,青铜人的存在成为寻找金羊毛的根本原因,所向无敌,怀是回归天位,于是车循环就可以反归于娣,回归本性,于是金顺木驯成正果,人位的坎中的心猿和人位的震中的木母就可以积雷成丹,然后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孚乃利用禴是经,经乃修行之总径,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佛就可以配上自己之元神,兄和弟会成三契,完成了三星在天,就进入到了天地否,人位上就没有了妖魔,不但能够剪除六门趣,而且即赴大雷音,关键在于时归,而且这件事情没有心猿就不可能办到,因为只有心猿知道怎么完成时归,所以八戒义激猴王,在第六层次有了炼神还虚的修行者到了第二层次就可以从容应对,否则面对水上之军、平阳之军再到斥泽之军,甚至还要转到处山之军的变化中,没有修行基础就只能抓瞎,心猿代表天心,也代表修行成就,贬退心猿是错误的开始,才因此真正地认识到取经的重要性,第二层次最大的问题是离不开人位的坎,不知道应该回归天位,也不知道如何回归天位,以及回归天位的意义何在,只要心中有了离垢地的认识和方法,就不会有问题了,行者请来二十七星宿带走了奎星,玉帝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送还国王爱女,恢复了雷泽归妹的力量,但是寻找金羊毛的行动会因为塔罗斯的持续存在而无法终了。

八戒和沙僧联手捉妖失败,黄袍老怪捉拿住沙僧之后,只是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反而兴起认亲的念头,这是因为小已经来到了人位的坎中,意味着黄袍老怪拥有了小有言的力量,可以进一步地往主人有言发展了,风水涣之所以成为机变之位,乃至成为车循环的枢纽,就是因为有了小有言的力量,有了小的加入就等同于得到了五的力量,就进入到了雷泽归妹中,才能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田获三狐时黄袍怪就成为三,才真正地拥有袍的功能,三的农用八政中有师,就是取代了小有言的功能,水天需到处是水,四处都可以行舟,到了车循环中就必须由三来驾车,而且有了小的力量才可以认亲,认亲是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的核心,解释了迟归有时中所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雷水解中的变化。

金銮殿的金是禁的意思,为进退之禁也,在观我生进退的时候进入到火山旅,碗子山波月洞在车循环的水风井-火凤鼎,黄袍老怪来到宝象国的金銮殿认亲,就从交的力量中回到直的力量中,必须在山火贲的贲其须与雷泽归妹的归妹以须时改变轨道,就从车循环进入到了輹循环中,在第六层次时这样做是为了完成婴儿姹女的结合,进入到炼神还虚和得一中,在第二层次这么做则是为了认亲,也就是借助雷水解-火雷噬盍,完成见之后进入到天雷无妄中,再于有疾中转入泽雷随-水雷屯,所以黄袍老怪从碗子山波月洞进入到宝象国时是从车循环的水风井-火凤鼎进入到雷山小过,为什么宝象国是雷山小过?宝是王在鼎有实中用缶,缶是十朋之龟进入凵,必须完成贯鱼,才能化实为宝,这个任务必须藉着劳谦来完成,鸣谦将先甲三日的力量推送到由豫时就积雷成丹,产生了大象之力,由于百花羞被掳了13年,所以13年来雷凤恒一直处于恒其得中,没有或承其羞,黄袍老怪一换轨,就出现了或承其羞,金銮殿的出现具有三个意义,首先是金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因为雷山小过是以解的方法在处山之军中完成或承其羞,也就是以告公用圭的力量来完成解,所以人位的兑中的金被解到人位的艮中,进入到了火山旅-艮为山,《礼记·经解》升车则有銮和之音,车循环被和兑的力量升到人位的艮中,意味着已经完成了收故族宗庙严,具备了被推送到泽山咸的条件,这是解特具的功德,金銮殿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不是帝王接受朝见处理国事的地方,所以不是最主要的宫殿,金銮殿的意义在登天,殿通念,义为念㕧、愁苦呻吟,指的是既忧之,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中的四曰金,金曰従革,従革作辛。”从革是“执之用黄牛之革”,进入到“执其随”,这个时候必须“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在雷山小过中完成“或承其羞”,在第二层次时人位的坎过于坚固,无法正确地运用火凤鼎,所以必须借助或承其羞的方法来完成见,如果不能克服濡其尾的问题,那么就回出现34岁时特有的性功能障碍的问题,所以必须回到处山之军中,藉以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再以拥有大象之力的霸王之兵的力量进入到人位,前提是恢复雷泽归妹的力量,这个时候的见具有绝对的必要性。

变是风水涣的特性,文中出现了55个变,而且不是普通的变,而是金銮殿的銮带来了金的力量所完成变,黄袍老怪的认亲将变的特性也带入了金銮殿,在风水涣中变只具备攴的力量,也就是持卜敲打的力量,到了雷山小过中则具备了金的力量,就所向披靡没没有敌手,黄袍老怪先变做一个俊俏之人,百花羞连称:“变得好!变得好!”注定了在进入到宝象国之后可以完成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继而完成好遁,完成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就具备了进入到雷山小过的条件,可以在直的力量中向上发展,完成积雷成丹就成为由豫,再向上发展就进入到了泽山咸,所以这是一个好变。

虎是是泽火革中的大人虎变进入到了人位的坎,随着化实为宝的效果进入到了雷山小过的人位的艮中,黄袍怪使个黑眼定身法,将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在风山渐-水风井的井眼中斑斓猛虎可以形成酒阑效果,让人位的离无法发挥向上推送的力量,这个时候的猛虎却是长老被幻化的猛虎,没有行者在旁,不具备任何的酒阑效果,吓唬人罢了,行者收降了奎星之后来到金銮殿,见到长老被幻化的猛虎时,笑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个这等嘴脸?”不过,还是取紫金钵盂装上水,念动真言,望那虎劈头一口喷上,退了妖术,解了虎气,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长老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发挥主导功能,行者、八戒和小也都不在身边,间接地说明这一难中的变化都是三在做主。

行者战黄袍时变作三头六臂,此时已经脱离了大圣状态,恢复取经人的身份,三头六臂谈的是三略六韬,文韬武略才是真正的三头六臂,为此必须恢复行者状态,此时已经处于天水讼中,才能展现龙韬虎略,《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六韬是诠释战争-战术层次的用行师,《文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武韬》在斗争的策略,《龙韬》在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艺术,《虎韬》在战术,其中的《三阵》就是三才阵势,《豹韬》在特种作战,其中的《林战》是火山旅中的作战,《犬韬》在协同作战,利用狱是《犬韬》之极,火雷筮盍就是一种协同作战,而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谈的是战略-政略层次的用行师,注重收揽人心,《三略》开宗明义地指出:“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英雄之心是明夷之心,地雷复-地火明夷是一切力量的根本,明夷之心可以说就是复自道之心,其他的都是牵复之道,用行师的目的是开国承家,而不是亡国破家,所以必须具有战略、政略地用行师,三略六韬将用行师提升到了思想层次的用行师,有了军事政治思想,就如同有了三头六臂一般,打遍天下无敌手,士是以三略任运,任运做得好就可以得人心,三则是以六韬来司控,有了虎略龙韬用行师就必然有道,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二十三谈的是第二层次的三,正式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之后,三就登上了舞台,三曰农用八政,八政分别是: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农用八政中大部分都是动态的,只有在三司中才以静制动,食是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所形成的入主,食有食与不食的时候,饮食衎衎、寒泉食、需于酒食的时候才有入主,反行时不食反而远多于食,不食的时候就涉及到车循环,硕果不食,不家食、井渫不食、井泥不食、雉膏不食,都是“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的时候,都在车循环中,有攸往的原因在于主人即将有言有信,要入主基底了;货可以与宾加以比较,货是有花时代,货是天位的香的反行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天位的震与日的反行,在中行中将花化解了,货是风泽中孚中的货,射阳居士特别用劣货来诠释货,指的是风泽中孚中的贝被用作用拯马壮,进入到风水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经历了雷水解的田获三狐,这个时候是三的初次崭露头角,直的力量将十朋之龟推送到了天位,就没有三存在的空间了;而宾是宝盖之下有万、女和廿足,指的是车循环,贝被用作人位的离以完成用拯马壮,日踩着廿足在宝盖之下的人位中上上下下,宾出现在风地观与天风姤,“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宾不同于货的地方是已经到了正的阶段,即将进入到直的力量中,天风姤却是一个不利宾的时空,因为天风姤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基本力量,在王假有家时期没有车循环,只有到了王假有庙时期才有车循环,文中出现了162个老,“师久为老”,用行师久了就会出现老,而寿是用行师,所以老寿相倚,黄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所建立的颜色,到了满堂红的时候就出现了红,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中只有黄和红,到了天水讼-山泽损的中站火水未济中就有了三,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十朋之龟,三的出现意味着三才阵势的确立,在泽地萃中循环反复,所以就有了利用祭祀与利用享祀的祀;明白了货和宾的差异之后就可以理解惟十有三祀的意义了,在利用祭祀和利用享祀中也有三和十,看到了十三或是三十都应该立刻联想到惟十有三祀,洪范的第一句就是惟十有三祀,这是一个龟筮共违于人的时候,到了必须处理的时候了,处理的方法就有了彝伦攸斁与彝伦攸叙的差异,从这里见修行的真章;三司的司除了主掌的意思之外,司还同伺,这个时候有司是一位观察者,涣奔其机,伺机而动,三司中的司空的空是主掌嗟的掌控者,司寇是控制御寇或是为寇的掌控者,也就是向上发展或是向下发展的掌控者,徒中的走是日踩着廿足在走,起、迁、徙、归、遂、逐、进、退、迷、还、连…只要牵涉到移动和路径的事情都是司徒的任务,徒出现在车循环,司徒是车循环的掌控者,移动属于用六的范畴,说明了三与用六的关联性,所以在六中谈三德,在五回四难中没有三司的踪影,不过,却谈到了公、命、令和今,在唐代以前三司同三公,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公弋取彼在穴、公用享于天子、告公用圭、告公、覆公餗、瓮敝漏和讼,都是来自于火天大有用以完成大君有命的力量,大君有命之后命就成为了令或今;师指的是用行师,无论是火凤鼎或是车循环,都属于用行师的范畴,五回四难中没有祀、司、寇、宾,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师,取经之路不免于用行师,用行师的目的在胜和明,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让用行师具有意义,而且不失农用八政的基本精神,农是雷火丰的力量,农中的辰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时成为振恒,人位的离牢牢地抓住了天位的艮就可以形成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的机制,所以可以振,振了之后人位的艮中就有了曲,“依腔韵唱了一个小曲,又奉了一锺”就是礼,唱小曲的是小,小有言是依腔韵唱,而且不忘又奉了一锺,五回四难中出现了许多的礼字,说明了农用八政的实践在礼,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井谷射鲋和射雉一矢亡就涉及到射礼,揖让而升,进退周还必中礼,不过,在力量中无礼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立足于世不能没有三分蛮横,没有十朋之龟就缺少霸气,承大月二日先要承小月三日,有了十朋之龟才有霸气,三日不食,反而有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