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苹果一旦进入到了王者之位就会引发迷复,形成了一段最令天人茫昧然的时节,出现了天道最为扑朔迷离的一段岁月,悟玄机主要悟的主要就是这一段时间中的力量变化之道,这个时候力量向下发展就会形成水仙平原的结果,力量向上发展才能够形成至福乐土的结果,差别很大,许多人从今以后就没有一个地方不虚软无力,其他的人却能够强健有力地正常生活,关键在哪里?我们可以从水天需中得到答案。
水天需是天人合一最常见的力量结构,广泛地被运用在泰坦战争时期和特洛伊战争时期,水天需在“需于郊,利用恒”的时候就成为水火既济,郊字中的交指的是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交字中的圆肚子是个半日,邑是人位的离把半日推送到了天位的震中之后,半日再进入到人位的艮中,这就是小有言,不是一个完全的撞撞往来,这样子就构成了水火既济的结构。
利用恒是利用亼的推送,在人位的震和天位的艮中的变化,人位的离把天位的一推送到天位的艮中,构建出来风天小畜,在需于血的时候,再以震为雷的方式对人位的震进行自我加持,这一点很重要,避免了离为火的局面,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就必须出自穴,离开人位的艮中,直抵人位的震,顺道把居于人位的坎中的子推送回到人位的震中,就达到了血的效果,没有做好这一步,就会下肢虚软,包括第三条腿。
最后的步奏是不速之客三人来,指的是天位的一、天位的离和天位的半日一起进入到人位的艮中,这就是入于穴,在此之前必须先完成公弋取彼在穴,把人的自我意识推送到天位的艮中,人天的位置就前后互换了,所以这个时期天人的意识变得非常强势,垄断意识先机,藉着不断地强势说话来抑制住人的自我意识,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了地天泰的格局,这样的方式的目的是方便天人能够介入人的作品之中,进行最后的锦上添花,转变成为自己的成就,所以60岁之后的作品可以出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高度。
需于泥的效果是天位的震的压制所致,这就是震遂泥,天道酬勤必须建立在正确性上,水地比中所谓的王用三驱的驱也在阐释这个效果,实际上都是泽火革的应用,驱字中的马指的是天位的震,天位的震被应用在人位的艮中,可是目的不是为了齐乎巽,区字是品入匚中,把齐乎巽的目的收入匚中了,驱的目的是为了得朋,天位的坎都具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祗既平,也就是分享福报,怎么分?藉着天位的震形成宝盖,再藉着人位的坎来分,这就是穴的道理,如果这样的目的过于操切,压的太重了,就会捆绑住泽山咸和泽水困,形成了泽风大过,所以水火既济是泽风大过之母。
水天需-水火既济是天人的悭吝的根源,一方面夜间的活动过于频繁,把夜间积累的能量都消陨掉了,另外一方面本身还有利涉大川的效果,最后会造成破散,再者水火既济具有曳其轮,濡其尾的效果,人位的震中的日进入到人位的坎中,成为子,不乐居其位了,人位的震就无法留驻,所以这个时期睡眠的时间较长,睡眠的效果却不好,意识昏沉嗜睡,身体没有力量,即使天人没有悭吝心,悭吝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
悭吝性也是夜间的力量推送到王者之位时的产物之一,除了唯我性和阻抗性之外,悭吝性也成为王者之位的特性之一,七日来复一旦发展到了王者之位,就会造成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十年不克征又火上浇油地增强了悭吝效果,征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效果,没有了征,就意味着没有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身体就得不到加持的力量,而水天需本身有具有小有言的特性,震为雷的自我加持非常有限,甚至完全被忽略,以至于这个时期的特色就是丧失了英气。
为什么半神和英雄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用的是雷火丰的力量,不是水火既济的力量,水火既济在用力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成为离为火,只有雷火丰的力量最为保险,大部分的天人都忽略了水火既济中具有雷火丰的力量,关键在于不能有自己的目的,一有自己的目的就变成了水火既济,同时不能打扰睡眠,不要用力压,泽风大过出来了就很麻烦,很难出离,人也必须更加勤奋,睡眠的时间不要太长,早起运动、练瑜伽,就可以摆脱虚软无力,进而延伸寿命和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