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对水雷屯的卦辞所作的补充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君子以经纶中的经是法,也就是在坎为水-山水蒙-风水涣的一切法中,经中有“大小多少”所形成的难,“大小”出现在山泽损的大所形成的车循环中,在山火贲中完成回天,“多少”发生在小有言的车循环中,则在风泽中孚-风火家人中回天,所以必须“报怨以德”,从“归妹愆期”进入到“迟归有时”中,就可以在完成五气朝元而得一之后进入到纶中。
五气朝元之后孚乃利用禴中的示就完成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视,天位的艮中有了元神,而孚乃利用禴的禴中就没有了示,并且三星也在“由豫”时完成了三星在天,禴就没有了品,品是齐,指的是齐乎巽,这个时候禴就成为仑,由于玄德中还有玄,所以还有糸,所以孚乃利用禴在见道之后基本上已经出现了质变,因为已经不再是吾在负责完成渡舟的任务,也就是完成天山遁,而是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在完成天山遁-天地否。
五气朝元之后就有了元神,在完成了天山遁的一刹那,“无有入无间”,在没有间隔中就得一了,这个时候就完成了经,而进入到了纶中,纶是治理好的丝,这个时候就“袭常”了,一旦完成了五气朝元,进入到了天地否,就“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而可以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这个时候的天地之道就在玄德的纲纶中。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是已经完成了“冥豫成”者,已经得一了,所以能够从玄同的见道进入到玄德中的安道中,泽雷随-水雷屯是安道的首站,“失道而后德”就从乾为天进入到了泽天夬,就进入到了安道中,“失德而后仁”就从天地否进入到了泽雷随-水雷屯,为得道而“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到了“失仁而后义”时进入到泽风大过中,在泽水困中“经纶天下之大经”,在泽地萃中“立天下之大本”,发展到了“知天地之化育”就完成了“袭明”,就是得道者,不是得一者不能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也谈不上经纶。
水雷屯中两度谈到“婚媾”,“婚媾”说明了已经从“归妹愆期”进入到了“迟归有时”,就必须借助火泽睽的“匪寇”所建立的至临进入到天地否中,而“婚媾”则是完成天地否的关键,至临中有山天大畜的背景力量,山天大畜中有风火家人和山火贲的力量,山天大畜的“豮豕之牙”就是婚媾的成果,豮是山火贲中的野猪,豕是风火家人的家猪,两种力量必须藉着“婚媾”混而为一,“婚媾”的意义在于打破天位的巽的“视而不见”的限制,才能完成五气朝元,“婚媾”是婴儿姹女相会之后在泽山咸中育阳,经过了育阳之后才能生出一,经过“婚媾”才能将“大小多少”都归藏于天,才能突破六地难胜地中的难。
水雷屯的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被用于“藉用白茅”,就完成了告公用圭的归藏于天,进入到泽山咸中,前提是“义无逼迫”,也就是在泽风大过中没有山地剥,目的是保全羊,羊是天位的大和震为雷,保全了羊才能完成归藏于天,并且在“婚媾”时将天位的巽转化为天位的艮,才能进一步地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远复,就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这个时候就完成了五气朝元,结束了一切法中的经,于是就具备了“弥纶天地之道”的基本条件。
老子藉着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指点五气朝元的秘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因为五气朝元是藉着地雷复完成上举,从于臲卼时的无有发展到天山遁与得一的无间,这个时候吾必须保持无为,士必须抱持着“往厉必戒”的原则,不可“饮食衎衎”,也就是避免有为,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为就会造成“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以至于“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所以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就必须无为,不可以再有山地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