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四个角度说明坎为水的特性,彖传另外加上了“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的观点,天险指的是“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的是孚乃利用禴中的车循环,寒暑指的是《洪范九畴》中的“曰急,恒寒若”和“曰豫,恒燠若”的极端情况,过度的水风井可以造成急的效果,过度的雷风恒可以造成耽于逸乐,时制指的是四时之见,三者都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产物,所以天险是离为火,如果不知道天险就不可以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至于地险则指的是人位的巽中的山川和人位的艮中的丘陵所构成的险阻,可以产生远近、险易、广狭、死生;孚乃利用禴时时因为受到山地剥的影响,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无法发展到天位的艮中,以至于得不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的力量,也就是没有“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时从火天大有发展到山天大畜的力量,只会在人位的艮形成“系用徽纆,寘于丛棘”,在人位的坎中“三岁不得”,只有“求小得”,无法发展到“大有得”而“冥豫成”,所以在风水涣、山水蒙和坎为水三种车循环所形成的重险都“不可致诘”,“不可致诘”是无法从“有言”发展到吉祥,“故混而为一”,就进入到泽风大过-泽水困中,发展到了于臲卼的时候没有了障碍,才得到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而得以“复归于明”,一举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意味着发展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时才能完成“弱者道之用”,所以到了用大牲吉的阶段坎为水的“时用”就“大矣哉!”了。
习坎是重险,产生了风水涣、山水蒙和坎为水所引领的三种车循环,三种车循环都源自于习坎,人位的震的震为雷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震为雷就被用于来反,孚乃利用禴本是“不习无不利”的心法,一旦运用了就会成为习坎,反复地“入于坎窞”,也就是“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时所形成的刀和臼,造成了“来之坎坎,险且枕”,一个接一个的坎,一切法前后相续,三种车循环都有来反,造成了“险且枕”的凶险,必须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了善复才能免于凶险。
象传则进一步地解释“习坎”的意义道:“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水洊至是进入到水雷屯的心法,象传藉着洊将坎为水的“水洊至”与震为雷的“洊雷,震”关联在一起,藉以说明“习坎”的宗旨是进入到水雷屯,因为水雷屯的人位的震“利居贞”,才可以存;风地观的 “盥而不荐”与“水洊至”是相反的方向,荐处于“中士闻道,若存若亡”的时候,若存时的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若亡则进入到天地否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中,就进入到了玄德中了,“盥而不荐”则是玄的两只羽手拿走皿中的“水”,也就是士,就可以从水山蹇进入到了风地观,金盆洗手了,目的是为了完成“观我生进退”。
士进入到风地观时才能完成“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也就是在风泽中孚的力量中完成了四时之见,在习坎时进入到人位的坎中就可以持卜敲打,藉以“取女,见金夫”,而在至临时再次“来反”;“常德行”时已经进入到了雷泽归妹的德中,“袭常”还在“归妹愆期”时,“归妹愆期”是“正复为奇”的阶段,“迟归有时”的时候在完成了善复之后再进入到玄德中,就进入到了“善复为妖”的阶段,这个时候还在“知和曰常”中,一直要到“袭明”了,也就是“知常曰明”时,才能摆脱习坎,正因为炼神还虚的时间跨度非常长,而且有着天位的坎的“常德行”,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根深柢固的习坎。
“水流而不盈”指的是“坎不盈”的特性,在归妹愆期时因为在风泽中孚中,所以始终没有得一,所以一直“水流而不盈”,“谷得一以盈”,盈代表着得一,这个时候因为来反造成了“匪躬”,所以一直在“不有躬”的车循环中,为什么“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此道的是“不善人”,“不善人”不是恶人,而是在孚乃利用禴中完成了山地剥者,也就是王,而导致三种车循环,“不善人”之所以能够在“瓮敝漏”的时候发展到“冥豫成”的关键在于“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吾在“无所往”的时候能够守静,藉着其来复完成“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相反地,如果“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好爵指的是需于沙和隹所形成的雀,雀可以完成天山遁,一旦采用了山地剥,“吾与尔靡之”了,那么就只能进入到风泽中孚中,而“善人”则是将道的奥义视为宝,藉着“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而完成了“去彼取此”,才能得一。
“行险而不失其信”是不善人之所以决定“吾与尔靡之”的原因,行险是藉着车循环和山地剥,结果造成了“王臣蹇蹇”,行险的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就可以“不失其信”,信可以影响吾的决定,“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所以无法避险,只有“德信”才能完全地避险,“德信”是先完成雷泽归妹的善复,得一时再进入到天雷无妄的信中,这个时候就是“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了“有孚失是”,已经没有了孚乃利用禴,才是真正的“不失之信”。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维是“维用伐邑”,就会造成“晋其角”,要到“君子维有解”的时候才能归还龙角,所以必须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来完成维心,完成了胜解时才能进入到泽山咸的“品物咸亨”中,如果在“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中就是因为再度进入到了有孚失是中,反复地在“维用伐邑”时造成了刚中,也就是告公用圭被用于山地剥而完成了中行,自然就无法亨通。
“行有尚,往有功也。”行有尚指的是士已经成为善为士者,所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意味着已经将人位的坎中的成员全部引导到了人位的艮中而完成了“观我生进退”,走上了善复之道,此举非常关键,因为破除了“干父之蛊”和“干母之蛊”,所以“行有功”,而且自此“善为士者不武”,不再引导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成为“去彼取此”的关键,所以“不自伐,故有功”,坎为水是从负面的角度来彰显善为士者的有功,因为已经超越了自己。
“坎不盈”的问题在得一时就已经被超越了,意味着超越了习坎,超越习坎本来是开悟的首要任务,重关时为了超凡入圣再度出入习坎,因为“火中姹女正含娇,回观水底婴儿俏”,必须藉着“水火相息”发展到婴儿姹女的境界,婴儿姹女相会时才能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就进入到泽山咸中,“十月情浓产一男,说道长生永不死”泽山咸是兔,从兔口中产子的时候就得一了,于是就可以进入到炼虚合道中说“道长生永不死”;“重门过后牢关锁”,重关之后就彻底地脱离了孚乃利用禴,于是再也没有习坎的问题,这个时候就“祗既平”了,只有唯用震为雷所带来的福祉。
得道者的话语非常枯燥乏味,因为不离正道,可是得道者的轻轻点拨,只一句“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就可以发挥画龙点睛之妙,将熟悉的习坎提升到超凡入圣的玄德高度,知道感恩者就会颔首遥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