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夸父逐日谈的是天位的一从夸父演变成为博父的过程,夸父是天位的一居于天位的坎时的身份,与日逐走的起始点是天位的震的反行的开始,也就是风天小畜,入日是因为日没有主动性,需要天位的一作为驱动程式,渴欲得饮的渴指的是“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指的是震为雷,簋指的是水泽节,如果天位的一想要用享二或是簋的话就必须饮,饮是饮食衎衎的一部分,饮是火凤鼎中饮,食是火天大有中食,两者都会引发干的反行,干是反行的士,也就是天位的一与十朋之龟的反行。
饮于河渭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已经处于山水蒙,黄河和渭水已经汇集于一处,河渭不足,还要北饮大泽,也就是进入到山泽损中,但是未至,就道渴而死,就已经渴死在道途中,这里指出了匕化的时间点,两个自我意识在进入到山水蒙的时候就已经匕化了,才会形成北,从意识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在进入到山泽损的大泽之前两个自我意识就已经死了,也就是说夸父已经死了,也就是渎了。
弃杖是全篇精华,弃是弃如,已经是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前身,弃是把亾和世先任运到天位,杖中的丈人也驱赶着天位的木在如的力量之下与其他的成员一起返回天位,然后震为雷再合体于人位的震,所以必须完成弃杖,这个时候就化为邓林,弃杖是任运的浓缩。
夸父死了,却出现了博父,博父出现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山水蒙,火凤鼎已经结束了,博父国在聂耳东,聂耳是人位的坎中,经历了山风蛊-艮为山-山地剥-山水蒙,这个时候天位的大都在凵中,也就是处于耳中,所以有四个耳,博父国是山水蒙,博是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操控着十朋之龟和甫,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又手持卜了,所以又恢复了父的身份。
博父是人位的大的一员,其为人大,但是这个时候大还在凵中,严格地说还不能成为人大,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青蛇是天位的坎,黄蛇是人位的坎,两者合而为一就是金箍棒,所以天位的一在这个时候最容易迷惑,容易误以为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博父国在聂耳东,聂耳在人位的艮中,博父国在人位的坎中,邓林又在其东,所以邓林指的是人位的震中,人位的艮变成了最西边,在邓林中有二树木,一曰博父,博父也在其中,这个时候已经是风雷益的王用享于帝的时节,邓林的邓包括了身心分离之术和任运登天之术,有了邓,才有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