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山头第八难

两界山将火泽睽与山泽损分隔开来,双叉岭的双已经发展成为两界山的两,两具有多重的意义,两是两下分别,双叉岭的两个人已经被遁走到了天位的艮中,两个人被鞶带牢牢地捆绑和隔离在天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二簋可用享的时刻,王已经得臣无家了,所以已经进入到了王用享于帝的利用攸往中,山泽损也就是王的天下了,八恢复七的身份时就是风雷益,所以行到两界山时正当初冬时候,在这样的时节三藏与悟空必有一别,所以两下分别不只是发生在三藏与伯钦之间,同时也出现在三藏与悟空之间,同时两也具有另外一种意义,当两出现的时候就停止了雨,因为已经完成了天山遁,而且天位的田已经反行,天位的田与受兹介福于其王母的成果结合在一起成为界,事实上界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重合在一起,让山泽损成为人位上最富裕的力量,比较特殊的是两幅虎皮,双叉岭时伯钦已经打死了一头老虎,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头猛虎,意味着上山揭符之后,天位的坎再度率领了五反行,所以人位上再次出现了五虎将,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损其疾,使遄有喜”中,舍弃了天雷无妄一途,而进入到泽地萃中,悟空打死猛虎,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割成两幅虎皮,一幅收起,一幅当作遮羞布,意味着虎威减半,而且已经从虎发展成为詹,七已经成为八,在火凤鼎中是虎,本质上还是七,入于穴的时候已经成为八,但是到了火凤鼎中又变成了七,七七八八,密密层层,在山泽损中是詹,詹者至也,山泽损是至之极也,詹事一职掌皇后、太子家,悟空开始承担王以外的事物,两的另外一种意义是悟空请师父上马,两个一起前进,这个时候就具有俩的意义,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泽地萃中,两人同在人位的坎中,嗟如不同于或歌或泣,虽然都要面对日昃之离,嗟如时却可以不伤及羊,这一点与三藏与悟空同行有关,免于山地剥,两界山可以是火泽睽与山泽损之间的两界山,也可以是三人行则损一人与一人行则得其友的两界山,更可以是阴阳两界的两界山,最重要的是可以成为头中的豆和页的两界山,豆是丰和登的主体,指的是雷火丰是登天的根本力量,也就是完成天山遁和进入风雷益的根本力量,页则是巽为风时的标志物,所以豆和页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两界山时可以决定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两界山头上发生了:揭符、杀虎、裁衣、杀六贼、悟空发火而去、观音赠衣帽、龙王劝回悟空、戴上金箍等八事,这是心猿从皈依到归正的过程,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了西天取经的第一步,所以两界山头也是王假有家时期与王假有庙时期的分野。

八的第一个基本定义表现在六贼砍了行者七八十下,这七八十下的中代表着具有玄的力量的天位的坎、八则代表着天位的坎入于穴成为四中的一员,十则代表着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结合在一起成为十朋之龟的十,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原来只是一个廿,廿只是离为火的衍生物,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足以成为十数中的七八十,天位的坎因为拥有了玄中的捣药杵,再加上自身的丨,再加上一,才能成为干,七代表着干,干是反行的士,在出发时就已经注定了不凡的身份,八是在入于穴时的身份,这个时候在水风井的水陆大会中,非常严谨的状态,要到艮为山时,两个廿结合在一起,才成为带刀侍卫,这个时候就具有分的力量,这个时候水陆大会就成为水陆道场,就具有了道的性质,鸿渐于陆的功能才真正地开始运作,陆中的两个土的合拢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结果,中间的八就就有了剥的效果,一在的时候是干和士,不在的时候是十,一不驾驭十的时候,自己也在十朋之龟的效果中,因为克的时候,一还在口中;八的第二个基本定义表现在老母所说的:“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此刻正在山泽损中,已经进入到了佛界中的五百僧人的沙门中,所以得遇观音菩萨,这个时候行者在大圣的状态中,十朋之龟在火水未济的气化过程中膨胀成为见恶人中的亚,打死六贼,六贼代表六根,六根倒不会被打死,可是六根所拥有的喜怒爱思欲忧六情却会遭到毒手,亚具有反六情的效果,在火泽睽中无喜、无怒、无爱、无思、无欲和无忧,所以唐王捻土会意,叮咛三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是取经时的僧人效果的根源,所以在明之前必须任运归天,才能一片光明,观音菩萨才会特赐衣帽和紧箍儿咒,目的是让八服从一的使唤,一默念此咒,八就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随意去了,所以谓之定心真言,这是如来亲授和观音转交的心猿归正之术,之所以谓之真言是因为可以藉着雷泽归妹归真,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时才有笑言哑哑,才有六情,八的第三个基本定义表现在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七八之变如同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完成了十朋之龟、火山旅中的两个万、从七变成为八、进入到山泽损的千里中、作为廿足带着日反行入口,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即去即来,迅捷无比,在反复的即去即来中足以让行者蛮化成为大圣,所以三藏不能没有定心真言,定心真言是针对大圣的力量的任运之术,紧箍咒则是针对身体的控制之术,如同一顶帽子,花帽是戴帽之前,帽儿则是戴帽的效果,这个帽可以颠覆凵,也可以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紧箍咒是拿臣之术,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寒,紧箍咒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的前兆,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所以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无心诀是摩诃迦叶回归天位,回到如来身边的心诀,才能善恶千端无所为,人位乃是非之地,人位上没有摩诃迦叶的踪影,才能不染不滞为净业,摩诃迦叶不可不先成就,摩诃迦叶成就了,才有龙华会。

为什么大圣镇压在五行山下需要经过五百年才能难尽?五百年指的是天位的五反行到了人位的兑中,于是进入到了山泽损,这个时候的山泽损已经是沙门中的五百僧人,力量中的沙门指的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僧众,王假有庙时期的山泽损已经不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山泽损,在天风姤-山泽损时代天位的坎反行到人位的坎中时不会构成问题,这个时候的山泽损是佛菩萨的净土,天位的坎不是独立的个体,到了沙门时代不但出现了独立性,而且产生了十朋之龟,必须经过心猿归正的过程才会秉教沙门,心猿归正是用行师之后的事情,所以不会发生在火凤鼎,只会发生在山泽损,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禾人,禾人是年,岁是两个廿足拖着戈,还在用行师的过程中,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用行师,所以难尽需要五百年。

东海龙王为负气远走的悟空说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为什么射阳居士把圯桥进履的画儿带入西游记?画中有话,而且龙王的话中也有话,圯桥三进履谈的是搬运车迟三十三难之始,33岁得《太公兵法》,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一阶段,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时已是难辨猕猴四十六难,前后13年的发达时间,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二阶段,才开始消除六耳猕猴所代表的习坎,在习坎中只有进取,只有自动性,完全无心,到了46岁才开始行者的直接操控,所以日后李白来桥上怀古钦英风时,钦的不是张良,而是张子房,因为子房乃王者师,没有启动王用出征的心,自然就没有过度的用行师,张良才有13年的奋发进取和飞黄腾达的时间,五日平明、五日早会、五日复早来都是太公心法,用诸比较,乃有分辨,良夜未半往,才有资格得到《太公兵法》,早起人天相会,才有资格获得黄石公的精神与力量,最重要的是避免火凤鼎的自然肆虐,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崛起中必然带有火凤鼎,大清皇室寅时即起也是为了避开火凤鼎,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力量中的扶汉是充分利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汉是艰则吉的力量,到了火水未济自然就只剩下曳其轮的效果了,天书无字,唯有力量,扶汉就自然停留在王假有家的力量中,没有火凤鼎,自然就兼具王假有家时期和王假有庙时期的优点,力量与智慧具足,自然无往不利,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圯桥三进履,子房于太平后,弃职归山,却不是从黄石公游,而是从赤松子游,进而悟成仙道,因为黄石公时代已经结束,进入到了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所以从赤松子游,力量不同,仙人的身份便不同,身价自然也大不相同,为什么龙王说与悟空听?天位的坎知所进退,能够保唐僧,尽勤劳,受教诲,就毕竟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