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暠的《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催字》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

催字指的是火地晋中的摧如,晋如是火地晋建立了火天大有,摧如则是火地晋建立的火凤鼎进入到了方雨亏悔,在火中行与山中行中完成了亏,再进入到了另外一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建立了火泽睽,再经过火雷筮盍的履校灭趾,就把人位的坎推送到了天位的坎中,恢复了天位的完整,同时贯通了震为雷的自我加持的管道,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之后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催字中的隹具有有来有回的性质,不回归本位时成为山雷颐,回归本位时就成为天雷无妄。

偃武尧风接的偃武指的是火天大有收敛了人位的震,进入到了火凤鼎,接着进入到了天风姤,这就是尧风,尧天舜日,尧指的是完整的天位,舜日就开始了日的反行,这个时候就开始崇文了,崇是火泽睽的厥宗噬肤,天位的田反行了,进入到了下世模式,最后就进入到了山雷颐,文是第一步,文是物相杂,这个时候指的是天位的坎与天位的半日相杂,也属于其羽可用为仪的范畴,也是来,只是来的是天位的田,汉指的是河汉,也就是天位的坎,汉道恢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崇文是汉道恢的过程,在火泽睽-天泽履中崇文只是被用作汉道恢的方法,崇文恢了,才是道,集贤更内殿是经由火凤鼎-火泽睽-火雷筮盍的集贤之道来更内殿,内殿是水地比的比之自内和外比之所形成,更内殿之后才能从火泽睽-天泽履进入到天雷无妄,而清选是山风蛊中的内容,清是生成为夯具,在巽中完成中,清理了台面之后就进入到山水蒙,天风姤引导了艮为山-山风蛊-山水蒙,最后经由撞撞往来进入到山雷颐,火地晋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可以发展出来两种不同的结果,取决于隹的进退。

佐命留侯业的佐是来自于夷于左股的力量,这是坎中子参与有孚改命,佑是来自于折其右肱的力量,两者会师,完成了自天佑之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了康侯用锡马繁庶的过程,人位只留下了侯业,也就是人位的震,这个时候就吉无不利,词华博物才的词指的是司,司是主管,华是禾中有二,也就是兑为泽-震为雷,要让兑为泽的力量转变成为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就必须完成博物才,博是人位的离把天位的田推送到天位,物是皿,指的是土,才指的是天位的田,佐命才能获得物,博物才才能留侯业,建立了侯业之后就有天厨千品降或御酒百壶催,前者是天风姤的境界,后者是火天大有的境界。

鹓鹭方成列的鹓鹭指的是雷火丰,方成列是火凤鼎中的方雨亏悔,其中的雨是下世模式,所以涉及到了神仙,在火凤鼎中喜暂陪,复欣同拜首的复指的是迷复,复已经发展成为舆说輹的輹,与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合而为一,欣是震为雷化为斧斤,倾倒了凵,获得人身,指的是有嘉折首,这是火水未济中的高宗伐鬼方,完成了亏,欣欣向荣,荣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所建立的荣景,欣欣是过程,在火凤鼎的方雨亏之后再次进入到第二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于是建立了火泽睽,火凤鼎与火泽睽同拜首,拜是人位的离向上推送的两只坎手与干中有二合成的字,一个是向上的力量,一个是向下的力量,首指的是地火明夷-雷火丰发展到了天位的艮,意味着进入到了君王之位,同时进入到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能够拥有这样的成果归功于王母,那就是地火明夷,地火明夷完成了“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并且又经由雷火丰-离为火推送到天位的艮中,上行和反行的力量都来自于地火明夷。

叨此在唐诗中常见,除了作为结语词,也有大神之作的标签作用,叨是去口,此是以廿控制人身,非人之所能,颂是火天大有的公用亨于天子,良是日入艮中,这就是良马逐,这是山风蛊-山水蒙的内容,当日在人位的震中时,也就是进入到了山雷颐时,就由两个干戈之坎共同抑制人位的艮,所以山雷颐中看不到双廿的踪迹,实际上两个廿在共同拂径和拂颐,颠颐是日,拂是双廿,这就是日闲舆卫,火天大有与山天大畜的差别只在天位的田的反行前后的时间差,其中有单一视角看不到的内容,所以必须一起理解。

催字具有催激之意,谈的是火地晋,实则是离为火,催字如果不与李暠身为李广第十六世孙一起理解,就很难悟得催字的真正意义,也很难看到李暠心中的熊熊烈火,李暠自称大将军,建立十六国中的西凉政权,李广后人含辛茹苦,相继催激,自然与神仙有缘,故十六世而不衰,雄起于边塞,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唐玄宗追尊为兴盛皇帝。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