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运转双关穿夹脊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八百里通天河,无法越度,就来到一簇人家住处留宿,此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唤做陈家庄,“通天河”石碑上有十个小字:“八百里通天河,亘古少人行”,透露了第三层次已经是少有人能够通过的层次,发展到了这一步,人位的艮已经被坎为水-兑为泽的大水所淹没,车迟国元会县标示着已经束马悬车了,具足了时归的条件,到了时归的时候了,可是,从用六的角度来看反行就是水中行,八百里河水无疑是用六的成就,很少人愿意放弃在人位上已经获致的成就而选择时归,加上没有悟到时归的意义,也没有人告知这样的决定会将婴儿姹女吃掉,丧失了时见曰会的机会,也就是放弃在泽山咸中育阳的机会,婴儿姹女的意义在于形成周天效果,“误踏层冰伤本性,大丹脱漏怎周全?”指的就是周天的力量没有了,大丹在车循环中被山地剥吃掉了之后就造成了绝地,而绝地无留的结果就出现了,无法修补车循环所造成的损伤,怎么都无法周全,生理的力量缺损了之后,尤其是性能力不足了之后,人生难有杰出的表现,灵感大王被定位为:“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路逢大水的路是向时路,也就是迟归有时之路,“忽梦还家上楚船,来时旧路只依然。家人不识关山远,有梦何因到我边。”这是天水讼-山泽损中的旧路,来誉之路,性质已经到了来连的时候了,必须完成归梦,“这一去,只为殷勤经三藏,努力修持光一元”,为了三藏经,必须一去,一元光是光亨中的不节若则嗟若,一元光的出现与车迟国的经历直接相关,所以祛道兴僧三十五难一直延伸到了第四十七回中,与路逢大水三十六难接连在一起,火凤鼎确立之后就有了恒风若的客观的力量条件,在有厉中无法形成恒风若,有了人位的巽就难免于不节若则嗟若,不节若则嗟若也是孚乃利用禴的一环,来时旧路只依然,其间已经经历了关山万里,完成了万,回到风火家人的力量中时,家人却不知道关山远,即使身在其中也不一定知道,更何况是家人,梦通蒙,蒙是恒风若的效果,也就是火凤鼎发展到了咎征的程度,在山水蒙中,而山水蒙是车循环中的轮轴,来时路上是梦,上楚船的楚是林走,也就是车循环中的火山旅,还在还家的路上,犹在梦中,还见不到家人,反复在见金夫,无攸利。
逢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完成了甹夆,“甹夆,掣曳也”,也就是完成了由和亏,已经大有得了,时间在“见舆曳,其牛掣”之后,火凤鼎到头了,要将夆搬运走了,彡在完成了中行之后就变成了丰,路逢大水的时候在陈家庄略作停留,正是洪范中的“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的情况,这里描述的是天风姤,所有的成员都在天位,只有卿士与庶民在人位,天风姤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在祛道兴僧的大环境中,情势一片大好,取经人一行为什么被扯进了事件中?因为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马道:“徒弟,今宵何处安身也?”唐僧有了这一念,一勒马,就产生了一个逢凶化吉的经验,系于金柅本来是贞吉的,也就是子孙其逢吉的情况,一勒马,就进入到了羸豕孚蹢躅中,蹢躅是在车循环中蹢躅,豕是山水蒙中的豕,孚是孚乃利用禴,羸是完成了见凶,就会逢凶和化吉。
大指的是天位的大,天位的大发展到了“春尽夏残秋光天气”时正处于小有言时节,天位的大成为“需于郊,利用恒”的力量,交的力量被用作维用伐邑,也就是恒风若的力量,处于蒙中,秋光天气在晋如愁如中,而且在水天需的光亨世界中,需于郊的时候就发展成为晋如摧如,说明了天位的大在隹的状态中,在如的效果之下被推送到天位,进入到了天水讼,这是德,又在火地晋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人位,建立了山泽损,这是食,隹在人位的艮中反覆地“入于坎窞”,就造成了臼的结果,食旧德是一种习坎,利用恒是持续地进行自我加持,就好进入到习坎中,陷入小有言的自动性中…八戒忍不住问道:“老者,你这盛价,两边走怎的?”老者道:“教他们捧斋来侍奉老爷。”八戒道:“几个人伏侍?”老者道:“八个人。”八戒道:“这八个人伏侍那个?”老者道:“伏侍你四位。”八戒道:“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老者道:“这等说,想是你的食肠大些。”八戒道:“也将就看得过。”老者道:“有人,有人。”七大八小,就叫出有三四十人出来…这一段就是描述食旧德中的内容,老者是人位的坎中的三,八戒用的是伏侍,这样的伏侍具有伏戎于莽的性质,七大八小说明了天位的大与小有言的关系,总共是九宫格的数,三四十人出来指的是伏侍中有三、四和十进进出出,来来去去,这就是大材小用,这是终吉的前奏,一般初学者看起来眼花缭乱,长期阅读的学人才可以看得懂,越是跟进越明白,圣人的东西要福德才能钻的进去,才能持续,好东西要抢,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融会贯通了。
水指的是坎为水,也就是“通天河”,石碑上有十个小字:“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径过指的是火凤鼎和雷山小过,雷山小过也是协作时空,泛及火山旅、艮为山、天山遁、风天小畜、水天需、水风井和火凤鼎,雷山小过故事多,亘古少人行具有双重的意思,通天河是坎为水,属于习坎范畴,没有意识在主导,另外一重意思就是没有人能够在此行走,到了这个阶段三藏的身份已经进入到了圣僧的层次,圣是时风若的效果,也是思曰睿,睿作圣的时候,两者是同一件事情,意味着在休征中,虽然是习坎,但是运用妥善,即使遇到大雪,也要坚定前行,不会多作盘桓,三个小徒的任务是“逢山开路,遇水迭桥”,只要有机会就会自动进入到习坎中,力量可以不受到意识的监控,与意识并行,各行其是,但是意识发挥了主导的功德时,力量就会改变路径,所以唐僧见到三人嘻嘻哈哈的还笑,便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却不是堕罪与我?”教善是圣僧的首要之务,教善是只教往回天之门发展。
三十六谈的是第三层次的六,这个时候的用六着重于玉食,在此之前必须完成遁,所以家变成了主题,所以一开始就谈的是家,行者道:“在家人,这时候温床暖被,怀中抱子,脚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觉;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无路方住。”有路时还有车循环,无路时则已经完成了风火家人-天山遁,这个时候才能谈住,住是在泽山咸中居住,居将泽山咸与水雷屯关联在一起,意味着如果没有完成泽山咸的居,水雷屯的居也失去了意义,做到了周天才到家,而“通天河”石碑上的十个小字:“八百里通天河,亘古少人行”透露了第三层次已经是少有人到达的层次,力量往往造成错误的认知,认为已经达到了神的境界,事实上只是拥有了告公用圭所产生的神通效果,只要进入到告公用圭中就有神通,第六层次以后神通越来越强,因为告公用圭的频率增多了,而神通是以大丹泄漏为代价,真正的到家是具有周天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