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

路是西天之路,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鑨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这个时候就到了必须结束车循环的练气还神,目的是步入圣人之路,练气还神中的神是化合的力量,包括了二、小、丨和两只羽手,目的是一以贯之,完成了贯之后再完成贯鱼,一以贯之的时候是神,贯鱼之后就是圣,所以炼气化神不是成神之路,而是成圣之路,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就是成圣之路的受阻,这个转折过程叫作“采药归鼎”,即将结束火风鼎,完成时归,为了完成归鼎就不能进入到薰心中,才能脱离王用出征,进入求仙修道,如果停留在神的境界,就无法完成归鼎,所以实际上是让示进入到火山旅的林中,结合而成禁,才能禁乱止暴,无将大车原来在示的手中,示离开了就结束了斥泽之军的无将大车,才能诚意正心,采药的真正意义是结束火风鼎的炼药,也就是结束山地剥,

炼丹是天人的修行之路,人只是配合修行的步调,除非神自己愿意,人有何德何能可以练气还神?用禁是诚意正心的功夫,不但是第四层次在处山之军中所用的心法,而且一直到第六层次都会用得上。

阻的是直的力量中的女德受阻,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的力量与反行的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相遇于人位的艮中,形成了阻碍,孙子在《孙子兵法·军争篇》提醒道:“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三者正是处山之军与斥泽之军的交壤,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就是发生在山林中,在沮泽中的告公用圭成为已经进入到了山林中,火焰山是让死间转变为生间的关键之地,“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而要点在将子和日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并且反归于娣,完成三星在天,所以“反间不可不厚也”,山林是因势利导之地,成功了就走上圣人之路,所以不一定“非圣智不能用间”,而是要有成圣的决心,也就是进入到大乘所需要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在明白了其中的诀窍时障碍反而成为助力,能够转变火焰山的性质就说明了具备了成仙和登圣的能力,所以成为开悟的必要条件。

火指的是火攻,文中出现了13个发,16个起,30个日,53个时,所以可以知道射阳居士在将孙子兵法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发挥在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中,圣人之间彼此借力使力,发火是人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发动,有孚发若意味着发动之后进入到了用拯马壮中,起火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发起,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一刻就开始了告公用圭,天位的离的发起目的在进入到天雷无妄,进入到大乘境界,或是在有疾之下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进入到中乘-小乘境界,所以无论是大乘、中乘或是小乘到了成就时都需要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以火佐攻者明,为此就必须将人位上的力量都推送到天位,才能拥有最大的自我加持,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与心猿遭害三十难不同,孙悟空败于红孩儿不是因为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而是红孩儿吐的烟,火焰山没有什么烟,因为火壮则煙微,说明了火焰山的火非常壮,注定是一场不败之战,无伤之战,不过,这一难有相当数量的怒,孙子兵法提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怒而兴师会造成时归的障碍,尤其是在积雷成丹之后往厉必戒,因为足以造成心痛,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就是因为犯了大戒,至于愠而致战就会愠而不出,放弃反归于娣。

焰是习坎的入于坎窞所形成的火苗,虽然在此之前六耳猕猴已经被行者一棒打死,没有了习坎,但是玄还是会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水中行,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人位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形成了月,成为车循环中的主力,年命已经发展成为岁令,人生的大火已经到了凋颓的程度,必须脱离中乘,进入到大乘中,才能开发新的力量,焰的时候人位的艮已经从翠云山芭蕉洞的仙洞发展成为积雷山摩云洞的狐洞,牛魔王所代表的力量是丹,焰的时候牛魔王已经被玉面公主倒陪百万家私,招赘为夫,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所以狐所代表的力量是睽孤,睽孤效果可以造成山地剥,进入到火水未济,

山指的是艮为山中的人位的艮,旅焚其次的火山旅与鸟焚其巢的火山旅的转折点在艮为山,意味着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程度,在斥泽之军转入处山之军之后才能完成才能登峰造极,“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艮为山是登仙的门户,艮为山在深沉睡眠中,破坏了深沉睡眠就说明了没有完成收族故宗庙严,没有用严就无法用留,就无法成仙,艮为山是练气还神的根本之地,成仙者必然在艮为山登入仙籍,所以谓之“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四十七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七,七是明用稽疑的时节,已经到了明的时候了,所以第五十九回开宗明义地说道:“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这里谈的是大学之道,关键词在紧锁牢靴,什么是牢靴?牢者闲也,指的是闲有家,靴指的是“革物曰化”,《易·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兑为泽的泽中有火,泽是人位的兑,人位的兑是幼女,火是人位的离,人位的离是次女,所以称为二女同居,人位的离具有遇其配主的特性,所以可以己日乃孚,己日乃孚与用拯马壮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人位的震被用作挹注天位的震,泽火革就变成了泽风大过,有了日昃之离就可以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泽风大过就发展成为火风鼎,火水未济时就完成了革化,所以泽火革-泽风大过具有革化的性质,火风鼎的方属于格物的范畴,格物是天位的震的反行入口,雨则属于致知的领域,致知则是知临和至临,也就是告公用圭,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告公用圭中完成“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虽然修身在告公用圭中,但是诚意正心不能停留在斥泽之军中,只有在直的力量中才能诚意正心,所以必须从斥泽之军转入到处山之军中,就离开了炼药的鼎炉,进入到炼丹的丹炉,在雷火丰中积雷成丹,所以虽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属于孚乃利用禴中的修身,最后一定要离开交的力量并且转入直的力量中才能够完成身修,诚意正心才是紧锁牢靴的真意,紧锁牢靴才能进入到真中,才能“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发展到了处山之军的风山渐时就闲有家了,这个时候就是齐家-治国的过程,到了天雷无妄就是治天下,告公用圭是“打起精神做事”,紧锁牢靴才能将格物致知的力量用作闲有家,就到了“立定脚跟做人”的时候了,如果不能在火雷噬盍中紧锁牢靴,那么就无法超越火焰山的阻挡。三藏要悟空去向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之故何也,大圣忽见一个老者,但见他:穿一领黄不黄、红不红的葛布深衣…这句话中揉入了《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看起来像是圣人的自我宣传,可以成立,但是到了被褐怀玉就讲不通了,所以还是必须回到力量的层次上合圣人心,褐指的是泽地萃的衣和泽水困的困于葛藟和山泽损的曷之用,葛藟指的是告公用圭,金和玉都是告公用圭的成果,处山之军时金玉满堂,金玉满堂的意义是完成时归,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境,无言到了天雷无妄的天下时已经回归天位了,所以天下莫能知,知是告公用圭的知临,告公用圭发展到了来反时就其行塞了,王臣蹇蹇了,所以莫能行,告公用圭是一种两极化的力量,既是成圣的力量,也是障碍的力量,如果不能将告公用圭的力量收归天位,那么就不是惟佳人之独怀兮的圣人怀玉境界,困于葛藟就不能发展到曷之用的层次,白居易在作《东墟晚歇》时已经完成了圣人之道,所以说道:“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言有宗。言有宗指的是告公用圭具有同人于宗的宗旨,同人于宗是以人位的震用作来反,在人位的艮中完成同人于门,再进入到收族故宗庙严中,这就是言有物的过程,简单地说告公用圭的目的是同人。事有君的事指的是匪寇和婚媾,事是君王的任务。因为圣人在天位的艮中抱元守一,如如不动,所以天雷无妄、风雷益和山雷颐都是圣人的境界,水雷屯则是王的身份。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圣人不在知临中,不参与甘临和咸临,所以无知,这一位没有处于知临,只作大君之宜,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指的是告公用圭的知临造成学字中的爻,我在爻中,学经之后完成时归才能称为圣人,所以知我者希,车循环将人位的震用作用拯马壮,所以割了贝,在车循环中藉着贝完成了臼,我也在臼中,所以则我者贵,圣人必须回归天位抱元守一,否则不是在爻中,就是在臼中,就不能称为圣人。

圣人与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文中有106个圣,主题是成圣,同时文中也有更多的我,高达234个我,所以求真归正的圣人之路的真正阻碍来自于人位的坎中的我,必须加上320个道的力量,也就是“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的力量,所以必须总动员,非告公用圭不能包荒,能够达到朋亡的原因则天位的坎在于告公用圭的中行时完成了行有尚,也就是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才能完成采药归鼎和求仙修道,第四层次是同人和包荒的发轫,开始认识到告公用圭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