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其骨

于臲卼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离为火所产生的毒虫、猛兽和攫鸟都没有了力量,所以“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个时候练气还神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已经内精五气,所以可以“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骨弱筋柔发生在“于臲卼”时,玄同之后又再度强其骨。

第三章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与第五十五章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遥相呼应,循环性是圣人之治的特性,反复其道,不断地复自道,“玄同”时已经发展到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已经具备了圣人的条件,之后再度进入到“夬履”中,继续在泽天夬中“君子夬夬独行”,也就是在天泽履、天风姤、天水讼的玄德三相中继续变化,而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之后的“心使气曰强”,也就是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之后再度强其骨,强其骨就是“心使气曰强”。

骨是告公用圭所形成的过,既可以是尚贤时的力量的泽风大过,也可以是不尚贤的雷山小过,尚贤是贵难得之货的结果,尚贤时用的是山泽损中告公用圭所建立的贝,就会进入到无将大车中,造成山地剥,得臣无家时无法通过回天之门,而不尚贤是不贵难得之货,用的是骨,骨来自于天风姤,风生木与骨之后进入到巽为风,这个时候的巽为风还属于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很有风骨,告公用圭具有顶天功德,可以藉用白茅而自动回天了,就完成了天山遁,由于完成了天山遁,所以使民不争,又由于不用山泽损中告公用圭所建立的贝,所以没有盗夸,完成了天山遁就在天地否中,不见可欲了,所以使民心不乱;强其骨时受到了“心使气则强”的效果,则在君子夬夬独行时进入到了泽风大过中,就成为王假有庙的骨干,以完成中行,这个时候就大费周章了,必须经历在车循环中“先甲三日”,在泽水困中“后甲三日”,“多言数穷“时,就“不如守中”,善复之后就只用中道。

圣人之治用的是中道,也就是“允执厥中”之道,可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玄同之后再度进入到玄德三相中,而可以在天风姤-天水讼之后进入到天泽履的咸临中,所以可以“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关键在于弱其志,不至于成为盗夸,对于行物壮则老之道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境界,如果一直在至临中满血复活,就不免于不道早已,因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就会因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只有在玄德三相中才能“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黄老之治主张“宽徭薄役、与民生息”,就在于避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实际上是以“咸临”代替了“至临”,也就避免了“大威至”,火泽睽必须死而后生,只需要完成善复就可以从“最英勇的凡人”转变成为与青春女神赫柏所代表的火山旅结合在一起的大力神,就可以行黄老之治,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青春活力,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