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七十二变是躲三灾变化之法,三灾指的是天雷、阴火和赑风所带来的伤害,天雷指的是天位的震的反行入艮,阴火指的是造成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火,也就是朋中的离为火,赑风指的是风泽中孚-水泽节-山泽损,三灾都会影响到孙悟空所代表的坎为水,天雷动就进入到了风天小畜,就开始了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坎为水就会为之大动,阴火一烧就进入到了中行,孙悟空的力量烧到了最后就进入到了山水蒙,陷入勿用,赑风一吹就到了任运时节,在完成任运之前孙悟空就如同陷入泥潭,无法动弹,只有躲过三灾才功成果满,才有永生可言,七十二变是躲三灾变化之法,事实上七十二变谈的是孙悟空的身份。
在文字的本源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什么是七十二变,在甲骨文中七的字形是十,而十是丨中有一个点,这一个点将会随着天位的离大作是加持发展成为一横,天位的十就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这个十指的是十朋之龟,所以七和十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孙悟空所代表的坎为水如同一条环绕人位的艮的循环河流,此消彼长,十朋之龟在天位的坎中与人位的坎中变换着位置,并不是有两个十朋之龟。
七是七日来复中的那一个七,七和日来的时候就是不速之客三人来,天位的一也在天位的震中,否则日无法自主地行动,入于穴的时候七就变成了穴字中的八,这个穴指的是人位的巽,七上八下指的就是这样的变化,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会师了之后十朋之龟就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两者的会师不仅可以成为十,同时还可以成为九,九九八十一难是从泽天夬中的壮于頄中的九,发展到火凤鼎的我仇有疾不我能即中的九,再发展到获匪其丑中的丑,完成了获匪其丑才能完成归和成为真人,真人是一得到了人身之后与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这就是九九归真,也就是九九归一,天的行动都是无咎的,所以不必在七日来复的原义上面起反感,所有的天数都在辅助后世之人对力量变化的理解,许多的成语都出自于这一些天数,例如七满八平,满是在天位上满,平是在人位上平,“天走七,地走八”,也是在说明坎为水在天位时和在人位时的性质和力量的不同,只有十朋之龟到哪里都不变,在意识和力量中悟道,差一点就悟不到,差一点就偏了,天的道理没有办法打马虎眼,越明白,越容易在西天取经上功圆果满,修成正果,同登彼极乐。
七十二变中的二在这里不代表震为雷,而指的是七和十的两种变化,特指坎为水在天位或是人位上的变化,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十指的是十朋之龟,万指的是经历了火山旅的人,八指的是天位的坎,千是下肢受到约束的人,也就是贝中的人,这就是出老千的典故,出是出自穴,确立了老千的时间点,老是天位的坎一动所带来的效果,千则是缠绕住了贝,里指的是撞撞往来,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超越了这一些问题,也就是完成了任运,完成撞撞往来还要靠孙悟空,孙悟空不动,就无法完成任运,所以坎为水最基本的功能是登云梯,登云梯才是真正的躲三灾变化之法。
后人所立的七十二变的名相是七十二种神通变化,都是坎为水的运用,属于法术的层次,孙悟空被视为正义的化身,进入到了法术的层次时就具有用行师的性质,于是就成为磨难之源,事实上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来没有展示过完整的七十二变,只变化过松树、金角大王的母亲、高老庄的高小姐、赤脚大仙、牛魔王、二郎神、西瓜、蟠桃、童男、蜜蜂、蛇、庙宇、唐僧、巴山虎和倚海龙,每一种变化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不是随心所欲地变化。
坎为水在天是巴山虎,在地是倚海龙,巴山虎指的是天位的坎,巴山虎是大人虎变的结果,所以天位的坎具有虎的特性,倚海龙指的是人位的坎,人位的坎倚靠在人位的兑旁,人位的兑代表大海,这个时候虎已经变成了龙,才能下海,孙悟空在被唐僧从五行山救出之后就改变了装束,身披唐僧所赠的短小白布直䄌,与虎皮裙连接一处,围在腰间,作行者打扮,虎皮裙就代表天位的坎已经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这里的䄌用的是示部,䄌是重祭,祭了再祭,指的是第二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这个时候才有了白,吴承恩描述的很细腻,很深刻,如果达不到吴承恩认识的高度,视而不见就太可惜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