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从剥来,经历了山地剥,已经处于坎为水或山水蒙,山水蒙的卦辞中特别强调:“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的“我”在喊冤,求不是我造成的,而是童蒙造成的,因为天位的坎中的童蒙具有孚于剥的特性,只要一反行,自然就会造成剥,这是因为童蒙的反行带来了天位的大,也就是具有九宫格之力的五,可以造成十朋之龟,必有十五,在坎为水中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坎为水的求小得是“习坎,入于坎窞”的结果,这是童观的力量被用在小有言中,造成了火山旅中的丧其童仆,意味着已经从时寒若发展成为恒寒若,就会操之过急,在山天大畜中也会出现剥,这是《书·康诰》所谓的:“用康乂民作求”,也就是藉着刚克来完成乂,童牛之牿就是利已所造成的刚克,成为舆说辐中的用说桎楛的力量,而且形成了君子得舆,这是山天大畜中的剥不同于前面两种剥的地方,所以易经中的童不是字面上那么幼稚无辜,因为童具有孚于剥的心法,所以“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可是毕竟是因为有我,我固守着人位的坎,才造成了三才阵势,才会造成孚于剥,所以求取芭蕉扇的过程实际上是我的归正,才能结束柔克与刚克,进入到乂用三德的正直中。
取在易经中指的是取女,取女是先拿出耳中的大,天位的大在山地剥时陷在倾倒的凵中成为耳字,所以必须先请出天位的大,再藉着人位的离将天位的大推送到天位的震中,才能开始告公用圭,所以取关系到告,“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初筮告时建立火泽睽,初筮的筮指的是厥宗噬肤,再三渎是在车循环中,就会造成渎,这个时候就无法再藉着取女来告公用圭了,“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除了火凤鼎中的战炼之外,还有车循环中的战炼,这就是《易·系辞下》中的:“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远交近攻是风山渐-水山蹇中的事情,先远复,再入水,二度入水求之,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相遇在人位的艮中,以至于爱恶相攻,就需要在雷山小过中合元由,这才是二调芭蕉扇的焦点,归妹愆期的时候就进入到雷风恒中,在这里行者与罗刹女做了干夫妻,并取得真芭蕉扇,这个时候就闻了,在火凤鼎是耳,在不节若则嗟若是闻,《礼记·曲礼上》:“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不闻的时候可以直接取女,礼闻的时候就取于人,只有火雷筮盍可以完成这个阶段的取,如果不明白就无法脱离这样的困境,《礼记·曲礼》是专门谈人位的艮中的力量变化,不可以不知礼,礼闻的时候的取非比寻常,可以直抵真人之位,完成天山遁,就可以真元合,所以谓之真芭蕉扇。
芭是维用伐邑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结果,邑人的口已经被告公用圭的力量所剥除,《山海经》里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这里的象指的是雷地豫中的由豫,巴蛇吞食大象,造成了三岁不觌,所以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才结束了泽风大过,三岁不觌的阶段表现出可怜巴巴、老实巴交、结结巴巴、磕磕巴巴的状态,眼巴巴地看着一切机会悄然流逝,所以第五层次开悟前的关键一步是结束孚乃利用禴,完成乾坤交靖、十月养胎和移神换鼎,才能以开悟者的风采应世,火山旅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之地。
蕉是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所产生的隹与人位的离向上推送的力量相会于人位的艮中,生的力量与母的力量相会,成为遇毒,遇毒是一个很特别的相会,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在遇毒时要求烧死自己,死后成为大力神,力量的品质改变了,从原来可以成为用拯马壮的力量,转变成为成仙的力量,原来在诸神酒宴中斟酒的青春女神赫柏也成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第四任妻子,火山旅-火泽睽成为神仙伴侣,这要归功于火雷噬盍的履校灭趾的功德,这是第六层次的事情,第四层次的相会中还在噬腊肉的阶段,噬腊肉是三种力量的集合,噬是坎为水,腊是习坎,肉是丹,还在酝酿阶段,这个时候的蕉还是告公用圭的初阶,从雷水解的角度来看还在负且乘,致寇至的阶段,致寇至将雷水解与水天需关联在一起,也就是说从水天需的角度来看则是需于泥的阶段,还在泥-尘-土的演变过程中,要完成人位的力量的上移,需要得尚于中行,第四层次是同人和登圣的蜕变期,即将完成时归而登圣,乾坤交靖,人位一空,就破了我执,就证得阿罗汉果,我执是一种盘踞人位的坎的力量,不能时归自然成为强化控制、造成每况愈下的六道变化,所以小乘佛法认为我执是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是轮回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到了处山之军中不知道如何转动直接的力量,必须注意转动力量的细节,具备时归的能力只会提升自己的层次,并不会造成损失。
扇是户羽,玄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完成了约纳户牖,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中的羽已经取代了毛,也就是丧失了遁尾的功德,马已经被骟了,但是扇具有循环性,丧马勿逐自复了之后,羽有了白的力量时又开始了入于坎窞的习坎,羽又变成持着丨在完成中行的两只羽手,又进入到申中,“取女,见金夫,无攸利”是羽所形成的习坎所致,而羽来自于垂其翼,“明夷于飞,垂其翼”时都会扇动起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的结果,所以除了六耳猕猴的习坎之外,还有另外一只可以产生习坎的动能,这是人位的离在受到了垂其翼的抑制之后所形成的反弹,再度进入到用拯马壮中,所以“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无止无休,却无攸利,求取芭蕉扇的目的在将交的力量中的用行师的力量变成直的力量中的真蕉扇,芭蕉扇到了直的力量中就改变了用行师的方向,所以在直的力量中是利用行师,“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此事涉及到牛魔王,牛魔王拥有积雷成丹之力,所以是大力王。
四十八谈的是第四层次的八,八在念用庶征,从关键字出现的数量来看,第四层次的念用庶征集中在时风若的106个圣、恒寒若的17个急、恒风若的8个蒙、以及恒雨若的3个狂,大部分的情况在火风鼎所带来的圣的效果中,非常稳定,第四层次既是小乘的巅峰,也是大乘的起点,第四层次的用六可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一种是琵琶行,一种是芭蕉行,琵琶指的是上行和下行的两种力量,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推是将隹向上推送,让隹反归天位,比是火山旅中前后相随的两个没有头的人,推手代表着射雉一矢亡,引是引兑,将天位的兑引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天位的兑是以隹的身份反行入艮,这就是“惟入于林中”,琵琶洞是在人位的艮中弹琵琶,琵琶的关键在珏,珏指的是乘马班如,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藉着马来分开两块玉石,说明了弹琵琶的终极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所以琵琶行是在乘马班如之后,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如来有经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其中的四十四指的就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因为如来在祗园讲经说法,祗园在泽雷随-水雷屯中,在泽雷随中如来在天位如如不动,讲经说法的时候才进入到水雷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的《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谈的是:元帅、元精、元阳、元光,琵琶行是在不节若则嗟若的车循环中用行师,以“合元明”为目的,强调固守元阳,不令丧了元精,这是小乘的特性,琵琶行是小乘行,而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则谈的是:合元由和真元合,强调的是在用行师之后在雷山小过中合元由,并且一路发展到由颐的高度,虽然八戒认为“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只看到了盂兰会的利益,但是在打死了玉面狐狸之后消除了山地剥的阴影,就具备了大乘行的条件,所以行者发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谈!土地说得有理,我们正要与他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升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时候如来亲自交待将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最后从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一藏之数暗指真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