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智

始计篇中已经谈过了用兵的五事,知道了自己拥有什么?应该干什么?有了吾计和庙算,在进入到作战之前还必须具备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先要成为圣,“致力于地曰圣”,在面对地的时候圣的必要的品质,圣是“时风若”的成果,先要能够从巽为风的巽在床下的浪潮中找到回天之门,成为圣之时者,就可以作战了,孙子虽然没有谈圣,不过谈到了孰,孰指的是敦复和敦艮,已经包括了见的功夫,所以已经把胜的必经之路标示清楚了,孙子只在最后一篇的用间篇中谈到圣,“非圣智不能用间”,抖音短剧所刻画的嘴脸可以说都是“非圣智而用间”的结果,显而易见地缺乏了敦的高贵品质,孙子把圣放置在用间中,说明孙子重视用间的神圣性和智慧性,完成了敦艮自然就有了真人的品质,才能以圣智用间,不失敦厚,圣人的用六不会形成负面的影响,反而为天人合一带来天的品质,《礼记》在《乐记》中谈圣,“作者之谓圣”,在地中只是圣,还要完成见和胜才是圣人,建立了人位的震中的朝廷才有完整的乐,这个时候才是圣人,“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在人位的坎中只是卜人,不能以坐作龟的卜人为满足,圣人的标准很清楚,也很具体,理解了这一些才具备了作战的资格,因为如果不具备圣的资格,就一定会沦为坐作龟的卜人,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才能走出在摸索过程中所建立的习坎,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弭习坎,释佛指出“居其树,食其果,折其枝”的魔波旬需要经过三万大劫才能成佛,虽然注定成佛,却仿佛被诅咒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习坎,还不如不建立习坎,四十六岁时行者二度被贬、三藏为习坎所伤、如来和观音都在,所有的助力都一应俱全,正是一举打破习坎的好时机,只要把握时机,明白其中的意义,就可以完成开悟第一要件,不需要三万大劫,这是圣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