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什么是比?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古文的比字是两个并列的大,夶,比是比肩并行,同级才能比肩并行,才能比,比是一种意识竞逐的现象,天人始终会争取意识的主导权,这就是所谓的入主,事实上意识的主导权代表着身体的主控权,这样的意识竞逐发展到了一定的时间比就会成为以,力量自然崛起,以字左边是人反,左边的人被入主的力量翻倒在地,原来并列的两个人就只剩下了一个人,意识竞逐也一直力量之源,到了火天大有的层次,以明之道就达到了巅峰。
原字是一个山洞内有许多涓涓细流,指的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进入到人的头中,有的写法加上一个T,这是天位的一入主丨的力量,也就是入主人位的坎,原字指的是火凤鼎,筮字中的巫是两人同工,两人同工的起点是水地比,原筮是时空上的起点,什么样的起点?巫的起点,水地比是一种意识障碍,两人同工的时候,人的自我意识进入到意识障碍之中。
元是天位的一入主没有头的人,这是一个被坎抑制了自我意识的人,元字上面的一是天位的一,底下的一是人位的坎,元是身心分离状态中的地天泰格局,可以永远地坚持下去,无咎;
不宁方来的宁是贮的本字,宁是天位的一进入到口中,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中,这个口被两个大坎储藏起来,好像抽屉一样地被拉进拉出,方是天位的一乾和天位的离的并行,具有对待性质,不宁方来是条件式,如果人的自我意识没有被储存好,天位的一乾和天位的离就来了,意味着水地比就要进入到火凤鼎中,当元结构进入到了夫结构,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被储存好了的时候,对人而言是凶的,凶是凵中的丨被另外一个丨击翻了,成为×,意识就混沌了。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有孚比之的比是打破前后相随的心法,两人为从,反从为比,这里的从是静态的从,反从为比就进入到了动态的比,就需要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水地比就进入到火凤鼎,火凤鼎里面具有利出否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凌驾其上,苦苦相逼,抢夺意识先机,最后就会造成身心分离,形成占有,所以得到了无咎的评价。
有孚盈缶的盈是一个在一上面的大和一个皿之合,大的底下有一,意味着天位的一入主人位的大,天位的一托着人位的大,变成了立字,而立在皿上,火凤鼎的任务就是建立盈底下的皿,盈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元的结构;缶字是天位的一入主人位的坎,进入到凵中,底下是一个口,意味着火凤鼎已经完成了身心分离的任务,进入到了夫的结构。
有孚比之是身心分离之前,有孚盈缶则是身心分离之后,人位的震和人位的巽都已经各自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可以贯通在一起了,来是往的目的地,来具有目的性,在意识上的来具有来反的性质,有它则是来反最终的结果,它字的宀是坎所造成的意识障碍,匕是人反,比就成为以,对人而言是吉的,因为天人从此独挑大梁,不再来反。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比之自内的自指的是在臣子的身心上面用力,内是人在冂内,冂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效果,不过,这样的自我加持如同形成了一个洞穴,形成了一个界限,把人关进了力量的覆盖之中,贞吉是天位的一的贞吉,可以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可以带给天位的一吉的结果。
六三:比之匪人
比之匪人指的是火凤鼎的利出否的特性,火凤鼎可以造成抢夺的效果,形同匪人,匪字中的非里面有两个丨,两个丨在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之下会逐渐展开,成为廿的力量,廿的力量的存在说明已经进入到了火天大有的境界,人位已经具有双向加持的能力,对天位的加持可以发展到泽火革的层次,坤在人位都代表力量崛起,水地比看起来势单力薄,可是人位的坎却具有廿的力量,可以严实地抑制人的自我意识。
这两个丨很重要,易经总是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作为力量的标记,看到了两个丨或是廿,就知道力量可以发展到地天泰格局。
六四:外比之,贞吉。
外比之是把天位的震的加持加诸于冂的外面,冂是天位的离所建立的边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高度,比之自内是火凤鼎的状态,外比之则是水天需-火天大有的状态,在火凤鼎的外面建立另外一层火泽睽的力量,建立了一个人位的双轨制,双线并作,各行其是,贞吉是天位的一的贞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显比的显里面的日指的是天位的日,在进行自我加持的时候成为天位的离,两个糸指的是双坎并作,页是头,所以水地比实际上是一个双离并作和双坎并作的时空。
王是人位的王,当人位的三爻都贯通了之后,王就出来了,这是第一个层次的三驱,同时王用三驱指的是水天需-火天大有-山天大畜的境界,三者相连,循环不已,形成另外一个层次的三驱;
失前禽的失指的是天位的一在坎中主持大计,所以形成了夫的组合方式,前字在甲骨文的字形是脚和舟之合,天人在拖舟而行,禽字是一个凵,里面有一个×,意味着意识已经混沌,底下是一个十,也就是坎,合起来是火凤鼎,王用三驱里面包括了火凤鼎的力量。
邑人不诫的邑人指的是身心分离的人,邑人是火凤鼎的效果,诫是王的入主和双手持戈,意思是警戒,邑人很难觉察火凤鼎的效果,根本无法戒备,对人而言是吉的。
上六:比之无首,凶。
比之无首是水地比的最终目的,天位的坎的心法运用的是天位的离的力量,水火交替,没有天位的坎不与天位的离并行,没有天位的一不与天位的离并行,心法带动力量,力量带动行动,总是先以人位的艮为目标,造成人的自我意识器皿化,而器皿化的利器是火凤鼎,比之无首是透过火凤鼎来执行,最终的目的是造成身心分离,这就是比之无首,对人而言是凶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