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行相应与解行相应

十行的真实行中谈到了语行相应,语行相应与解行相应有什么不同?

语是神纪的范畴,也就是有言已经发展到了吾中,吾是告公用圭的力量,在神纪中吾与士并存,士在神纪中具有主导的地位,既可以决定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的存中,也可以决定进入到风泽中孚的“马匹亡”中,所以“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指的是吾与士联手,吾是神,士是我,“语行相应”可以说是“神我相应”,既在来反之后取得了色,而成就了心,所以“色心皆顺”,顺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告公用圭所形成的印,而自动归藏于天;吾与士联手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就成就了“诸法实相”,简单地说就是在“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时完成了善复,而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就得一了,而证得真如,就“入三世诸佛种性,与三世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诸佛无二语,随如来学智慧成就”,“成就第一义谛之语”说明了没有了分别心,而且已经没有法了,就不会再造成诸法空相,这个时候才是“毕竟智”,就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中。

解行相应一般理解为理解佛法的道理后必然修行以实证,被诸经论强调为佛教的基本原则,事实上解行相应是士与震为雷的协作,震为雷在解行相应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田获三狐”的时候震为雷解决了火水未济所代表的狐,没有了火水未济意味着没有了山地剥,就解决了归藏于天时最主要的问题,士才能永熄焚如的火山旅,彻底地改变了火山旅的性质,也就是改变了告公用圭的性质,因此才能发展到天位的艮的高度,玄同进入到玄德之后就成为泽水困,实际上是泽水困完成了解,而被解的是离为火,为了能够进入到泽水困,所以“往厉必戒”,而回到火水未济就可以知道“震用伐鬼方”时伐的是山地剥,避免了山地剥时火水未济才被盘活了,否则就进入到至临中,又进入到了车循环,如此火水未济才有圣人之姿。

当震为雷与小进入到了火山旅,子亦随之,就无碍了,这个时候就进入到神纪的范畴,开始了语行相应,所以先有解行相应,才有语行相应,不过,解行相应范围更大,包括了语行相应,完成了解行相应和语行相应才能“处其实”,而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才能证果,这才是实证,解行相应和语行相应是开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