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四十谈的是第四层次之始,第四层次是焰慧地,这个时候还没有达到“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的境界,只是进入加行中,这个时候车循环已经完全建立,火凤鼎也已经出现,虽然31岁就已经出发取经,到了45岁才万事俱备,正式地进入到了用六中,按照法相宗教义,焰慧地是烧烦恼薪,增智慧焰的阶段,焰不是一般的火,而是入于坎窞之火,也就是用六之火,慧是生生不息地拂去俗尘,生的力量两度反行,完成剥之外,同时还加上了车循环中的积雪三尺,所以焰慧地的特性是“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慧中生的力量的两度反行表现在火凤鼎之后所产生的金,以及车循环中的皘,其中不仅有白,而且有丹,所以行者称独角兕大王为:“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丹成之后丹成为三运转车循环中的宝贝,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寿,寿是丹在上上下下地轮转,这个时候行者的金箍棒就成为寿中的轮转之棒,乃有老魔王唏唏冷笑地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以及后来的入洞夺回金箍棒的这一段经历,就在说明寿字中的旋臂的来历,“那妖魔得胜回归洞,行者朦胧失主张,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行者朦胧失主张是惟十有三祀的效果使然,行者尚且朦胧,性乱情昏错认家,何况两个自我意识,虽然可以“现前烧一切烦恼”,毕竟可恨法身无坐位,丹是法身,积雷成丹,丹成了却成为寿中上下旋转的力量,没有应得的坐位,西游记谈十地是从力量的角度来谈,比法相宗的定义更实在,法相定义在所呈现的外相,在菩萨精进道业上,西游记描述的则是背后的力量变化,有力量的菩萨一旦精进就会引发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自然炽盛如焰,天上的力量都进入到了人位,以至于普天神难伏,行者是可以面见如来的人,为什么基本的玉帝?因为玉帝在人位上,天位来的力量都是对玉帝的自我加持,是以力量上的三三行在用六时发展到了巅峰,金皘山遇怪三十九难是一个分水岭,西游记上卷到第四十九回就终了了,为什么在这里断开?因为告别了人生的前半部,在泽山咸时告别了撞撞往来,进入到了朋从尔思中,朋的时代来临了,金皘山遇怪三十九难时已经离开了车迟国,意味着车已经成型了,王可以大车以载了,车从亘而来,亘是人位的震对天位的震的已日,就有了日昃之离,以及火凤鼎与车循环,火凤鼎的中行之后亘就变成了车,车的力量来自于三星在天的雷中,这个时候就涉及到积雷为丹和甘临,洪范在一曰五行时谈到土爰稼穑和稼穑作甘,稼穑是地山谦中的事情,劳谦的时候在人位的艮中一手抓两禾,藉着雷火丰-风火家人的力量打造稼,而后用在穑中,穑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水天需中,在水天需的小有言中藉着禾的力量来反,以完成回,回是用六的结果,完成了在页中的用六之后二和六都离开了口,就具备了利用为依迁国的条件,就可以在肥遁中回天了,稼穑是在代表人身的土上用工夫,所以谓之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的时候就需要丹,藉着丹所形成的甘临完成车循环,甘不同于日,日强调的是已日所产生的日昃之离,丹成强调的是积雷成丹,在艮为山中完成了列其夤,将月独立出来,才有丹,必须要具备通过回天之门时才能谓之丹成,火凤鼎只是炼丹,丹成却需要具备回天之能,独角兕大王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再反行的时候才有丹,所以必然出现在风泽中孚之后,再进入到车循环,在有渝的心法之下反行入艮,天位的震与天位的坎拆分而行,才有独立的月,在车循环中可以重新回到风火家人的力量中,提供回天之门完成回天,才是丹成的车循环,好处是不失风月效果,如果只用隹的反行就丧失了这样的效果,缺点是丹成之后的甘临可以造成既忧之,甘是反行的丹,甘临是火凤鼎之后的车循环中的火凤鼎,具有忧的效果,忧郁的效果不好受,第四层次烧的好可以烧掉一切烦恼,烧的不好就忧郁了,《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谷风是“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的效果,也就是车循环的效果,车循环不能算苦,那是因为可以进入到火雷筮盍所带来的天雷无妄,荠菜看起来难看,摘起来费事,剁起来麻烦,荠菜饺子吃起来却具有独特的口感,很少人不爱吃,所以谓之其甘如荠,前提是必须擅长火雷筮盍,原来在焚如之后自然发展到鸟焚其巢的弃如的高度,有了火凤鼎之后,焚如就往死如发展,这个时候就徒劳无功了,所以谷风来时唯用震为雷变得绝对地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