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鬼谷子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七 右主周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周指的是周成的力量,《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知临所产生的告公用圭可以将万物周藏到天位,而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境界,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归藏的时候必定完成冥豫成,不但完成了育阳,同时也得一了,才算是周成,才能称为道济天下,就脱离了泽风大过的孚乃利用禴的世界,人主不可不周人主是有言者,有言时开启了孚乃利用禴时代,周成则结束了有言说时代,进入到了“不言之教”时代,天下之至柔是水风井-火风鼎,天下之至坚是车循环,马是火风鼎的产物,却驰骋在车循环中,从有到无,就可以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就进入到了輹循环的无为中,不言之教就是在輹循环中为无为,很少人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第六层次就是从有言说跨入不言之教的过程,完成了育阳和得一就周成了。

    周成是玄德的内涵,如果没有发展到得一的高度,始终在有疾的条件下运作,就必然会生乱,群臣指的是士,士不是诸侯,而是朝臣,天位的坎离开本位就带动了告公用圭,士在成为九的时候成为带刀入宫的勇士,就会造成东宫之乱,进入到车循环中,士可以将贝中的震为雷割除并用在来反,于是风火家人的力量就被破坏了,就陷于无常了,内是人位的艮,外是天位的震,内外不通说明了天位的大陷在凵中,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了,已经处于泽水困的困于石,据于蒺藜中;安知所闻的安指的是安节,震为雷已经回归本位,安定在天位的震中,知是知临,知临时将静止的安节重新带入告公用圭中,这个时候就不在风山渐的闻中,震为雷被用在来反,成为有嘉折首的工具,就安知所闻了;开闭不善的开是饮食衎衎帝展开孚乃利用禴,闭是通过回天之门后进入到天地否中而天地不交了,开闭上出了问题就是不周的表现,没有完成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这两种见才能见原,原筮的力量才能回归本位,原筮中有小和小所带领的车循环,见原就说明已经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在四时之见中由于有山地剥的存在,所以无法见原,见原代表着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在孚乃利用禴中受到了力量的影响必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到了入不二门的时候才能见到本来面目,必须在第六层次掌握周成之道,有了有垢真如,才能在第七层次入不二门,见到了圆坨坨、光灿灿的无垢真如,但是更宏观的意义是在正复中一举完成天山遁,臣子就完成了回,面中的二和六都离开了之后就成为回,臣子就被遁走到天位的艮中的净土,这个功夫的掌握才是本来面目的积极意义,才能进入到唯用震为雷的大顺,入不二门才正式地炼虚合道,才能够稳居正复的告公用圭中,“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六 右主因

    心为九穷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

    因是天位的大反行入口,天位的大的反行是行火的结果,行火必有因,天风姤就进入到了山风蛊中,意味着告公用圭展开了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是在火风鼎,后是在车循环,这就是九穷之治,从一发展到十,九的时候在来反中,告公用圭用在山地剥,造成了匪躬,由于还在入于穴中,所以谓之穷,车循环时天位的大就在衣中,所以甲骨文中因是大在衣中,十朋之龟出现的时候就完成了九穷之治,这个时候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位也看不到,人位也看不到,因是孚乃利用禴的开端;君是地雷复在远复之后发展到了迷复时才有的身份,城复于隍的时候君已经具有了白帝的力量,可以完成引兑,所以成为五官之长,五官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司空、司寇等三司是三的职掌,五官则是君自己的职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车循环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孙子兵法所定义的斥泽之军中,斥泽之军中的奇兵是一个可以改变告公用圭的运动方式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赏罚。

    赏是告公用圭中的士完成了行有尚,这个时候的士因为成为为善者,而得到了君的赏赐,可以恒不死,不会成为九,也就不再司杀,多也不会成为代司杀者杀,不至于沦为代大匠斫,由于没有了杀,所以不至于伤害到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的两只手,于是鸣谦可以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风水涣中的士是为非者,将风泽中孚中的人位的震用作用拯马壮,而启动了车循环,让丹成为斥泽之军中的主力,也就是说告公用圭被用作山地剥,就造成了网陷於害,罚多了就造成了困,就会困于金车,不断地“取女,见金夫,无攸利”,为善者在善复为妖的层次,也就是在第六层次中,士在第六层次的任务是完成从为非者转变成为为善者,也就是从获匪其丑转化成为或承其羞,就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每一次贬斥心猿的时候士都先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所以来反时虽然是震为雷,可是加上了士,就成为告公用圭的力量,所以震为雷成为斧钺,为非就是破坏了心猿的高尚品质所致,所以敢为天下先的心虽然不是坏心,却因为心猿的品质改变而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君是震为雷,本身没有自己的意志,由因产生果,因如果是进入水雷屯,那么君就必须完成山地剥,与造成了两个自我意识错误了与,这是运用贝中的震为雷的力量,而不是劳谦的结果,所以不劳而获。圣人也就是炼虚合道者,已经完成了炼神还虚的过程,用的是天下神器,已经在正复为奇中,所以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可以直接完成行有尚,而且完成了天山遁,可以迳入唯用震为雷,圣人运用的是劳谦,有劳有获,故能赏之。

    因之循理的时候因为或承其羞的缘故,得以育阳和得一,并且完成了循,循指的是遁,顶天的同时也完成了天山遁,没有与,所以不是因与之,理是坤为地的“君子黄中通理”,坤为地是母,母在睡眠中就完成了母政,母政完成了泽山咸的育阳和得一,所以唯用震为雷时能够长久,母的出现说明了已经没有了坎中子,子已经三星在天了,就不会造成干母之蛊,说明了已经无我了,于是母在其来复后面龙战于野地生发力量,支撑地雷复的力量扶摇直上,母政不在乎其血玄黄的中行,而更在乎天理的通达,这就是“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孙子在《虚实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谈因,说明了孙子对于因的重视程度,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取胜是进入到天雷无妄中,才是神的作为,行火必有因,有了因才有行火,用间则是因敌变化而取胜,有为有守,所以用间被定性为神纪。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五 右主问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问是丹在门中,也就是以丹问,发生在士从水山蹇退回到风山渐的时候,所以问同闻,此刻士已经完成了“士刲羊无血”,告公用圭没有用作山地剥,保全了天位的大和震为雷,当震为雷通过回天之门而退回到天位的震中时,就有了完整的天,就在天地否中,这就是一曰天之,这是正复为奇时才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第七层次时才具备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第六层次还在善复为妖的过程中,天之的过程就如同田中的禾苗一样慢慢地升起,而且是经由泽山咸-天山遁两阶段地进入到天地否。

    地之时的问就是善复为妖的过程,车循环已经发展到了谷的程度,无所往了,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在母政中,母生发出地雷复,其来复之后将婴儿姹女推送到雷地豫的由豫中,由就像是禾苗冒芽了,再田中慢慢成长,天位的坎就位时就进入到了泽山咸中育阳,从泽山咸-天山遁发展到天地否时而得一。

    人之处于唯用震为雷的时候,得一者在天地否中抱朴守一,少私寡欲,还在炼神还虚的九年涵养中,到了入不二门的时候就进入到了炼虚合道,这个时候才是无上至真之道,圣人此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功成道备,可以任意出入三乘的最高境界,在人世间积功累德。

    四方上下和左右前后,都在描述何天之衢的境界,四通八达,没有障碍,意味着完全地通达了,山雷颐是金刚道时的境界,已经如同太阳一般每日驾着日辇从东而西地合于天地的运行,没有四方和上下,四方和四时都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内容,此际早已没有了孚乃利用禴,所以不见四方,尤其是没有了上下之分,上是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高度,也就是自的高度,就产生了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而这个时候已经在唯用震为雷中,不需要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而下指的是巽在床下,也就是在山地剥中丧其童仆的时候,也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了,而且在正复的时候已经没有前后之分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自动完成天山遁,所以无前无后了,不需要失前禽,也不需要姤其角了,左右是师左次和折其右肱,当然都已经不复记忆了,正复为奇是在问的过程中将奇升华成为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高度,所以问的意义重大,足以位列士的第五大任务。

    荧惑是火星,代表战争,问完成了天之、地之和人之的时候,已经在圣人的天雷无妄的境界中,已经没有了军争,所以最后一问是荧惑之处安在,却不需要用问号结尾。

    问与索相关,索是士在牵牛,“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其实是士在改变告公用圭的性质,士带着告公用圭的力量在完成明用稽疑,尤其是震为雷这只牛,问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而从水山蹇进入到风山渐中,《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强调索问的意义,因为单单是“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就可以知胜负了,索问是在慈母的力量中完成,所以不能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问时就会“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意味着经历了山地剥,就又回到了孚乃利用禴中,所以圣人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成器是震为雷的成器,震为雷已经在育阳之后成为天下神器,长则说明了有了国之母,有了国之母才有了育阳的根本,才能任意运用震为雷,所以有了国之母才可以长久,问的语气很重要,要像聘问的语气一样,都是殷勤,否则就多此一问。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四 右主赏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道德经不谈赏,也不谈刑,因为赏和刑都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内容,只发生在王假有庙时期,而道德经以丹作为起点,到了第五层次丹的反行造成了难的时候才是道德经的起点,道德经可以说是力量中的难经,老子则是道和德中的扁鹊,只有圣智能够解决难的问题,唯有得一者能够超越难的问题,得一者也是真如的拥有者,在第六层次还在炼神还虚,到了第七层次入不二门炼虚合道时就可以称为圣人。

    用赏贵信和用刑贵正中都有贵,意味着赏和刑中都有车循环,都以飞鸟和贝的力量完成人的提升,都会造成飞鸟遗之音,这个时候就不宜上,宜下,因为赏和刑的目的都是为了进入到唯用震为雷,才有大吉,赏指的是火水未济的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赏是车循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开始了奇文共欣赏,赏的时候必须完成行有尚,也就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才算是完成了赏,用赏贵信则加上了人位的震的主人有言,也就是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赏是赏给有功之士,完成了天地否的封禅,才算是完整的封赏,信则是王对自己的赏,而入主人位的震,如果忽略了用赏贵信,很可能在进入到天地否之后就天地不交了,因为天位的艮自身的虚空和净土特性强化了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心,人位上就进入苦旱,用赏而不贵信也是不道,所以用赏贵信;用刑贵正的刑则指的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楛,有言说的说指的就是车循环时的用说桎楛,有言就不免于有说,利用人位的震作为用拯马壮的力量以进入到车循环,目的是为了摆脱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所形成的桎楛,所以必须将人位的艮远遁,才能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并不是以人位的艮为敌,只是因为丹的反行造成了来反,而有得敌的效果,将来反的力量归正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如果抱持着以人位的艮为敌,就会停留在左道旁门而忽略了归正的意义,所以用刑贵正。

    赏赐指的是火地晋的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地水师的“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和天水讼的“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在地水师、天水讼和火地晋中行赏赐,也就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所带来的乾为天的力量,自然就会产生“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结果,道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必然结果,而道果则是唯用震为雷,所以赏赐贵信;而赏赐贵信必然要先验而目之所闻见,目指的是臣子,闻是水山蹇之后退回到风山渐,见是完成时归,目之所闻见是通过回天之门而完成了天山遁,所以目之所闻见必然形成泽山咸中的育阳和天山遁后的得一。

    其所不闻见者指的是车循环发展到了绝地,产生了再三渎,而无法完成闻见,于是就莫不谙化矣,谙是知的意思,谙化是知临时进入到告公用圭,一直发展到山地剥,而有了万物,谙化是“以小害大,以近妨远”的结果,以小害大指的是小有言所控制的车循环发展到了山地剥时造成了天位的大陷于凵中,斤是震为雷所形成的釜斤,迫近来反时造成了山地剥,以至于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

    畅指的是坤为地的“美在其中而畅於四肢”,此刻已经在车循环中完成了申,或承其羞所以美,震为雷也反归于娣,在上扬的力量中进入到天位,其间已经经历了无所往,其来复,而在母所生发的地雷复中一步登天,完成了泽山咸的育阳和天地否中的得一,所以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神明就成为天雷无妄的天下中的元神,奸者指的是“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的车循环,不断地在“取女,见金夫,无攸利”中循环往复,在力量中奸者是车循环,帝和君都是震为雷,车循环可以造成震为雷陷在凵中,所以称为奸者干君,奸者干君只能在有疾的高度中运作,无法体会到什么是畅于天下神明的滋味,有言发展到了冥豫成的高度才能称为诚,诚和畅都是赏善的结果,士在贝的力量中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就是赏善,所以赏善是在雷泽归妹中完成,雷泽归妹的贝是行有尚的力量之源。

    鬼谷子在士方面的心得将道德经中的善为士者具形化、条例化,还加上了重要性的顺位整理,赏排在第四位是有原因的,因为赏的意义和效果都显而易见,赏是对霸王之兵的管理和提升,经过了育阳而有了帝力,不再有言说,不再有患害,并且可以在唯用震为雷的时候若使一人,而且赏可以延于世,没有了谙化之后,在可以长寿的时代具备了足以长寿的内因。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三 右主德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右主德。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道德经先谈道,等于是先谈圣人境界,丹是第五层次难胜地以来的难的核心,先谈道可以有助于道成,帛书版德道经则以德经为先,先谈善为士者,士是道成的关键,道德经是圣人的高度向下俯观,德道经是从王的角度或是事君的角度向上仰攻,而鬼谷子知道造成鬼的是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而可以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的也是告公用圭,关键在于子,子收到天位,完成了三星在天,才能纵横天下,鬼谷子更着重于士的事君,但是不离天。

    老子所主张的德是玄德,玄与德的结合就是真,真是雷泽归妹的力量,兼具交的力量与直的力量,既有雷火丰的直中直,也有转入贲如皤如的山火贲,所以玄德的力量可以达到极远和极深的程度,不在有疾的世界中运作,而且可以与物反矣,完成勿用之牛的反归于娣,勿用之牛成为天下神器之后,天下就在唯用震为雷的大顺的境界中,而且老子将母提升到力量的台面上,母是輹循环的主力,母的力量表现在地雷复,有了国之母的力量,就意味着完成了泽山咸中的育阳和天山遁后的得一,没有其他的卦能够像泽山咸般得到那么多的母的眷顾,有了育阳才可以长久,这就是所谓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鬼谷子将德视为一种术,术是天位的坎的行,更强调士在人位的坎中的引的功夫,我的成分必然比较高。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坚是三在车循环中为将所造成的结果,将在中军曰中坚,“坚强者死之徒也”,因为车循环可以发展到山地剥,再三渎的时候就形成了拒,

    因而造成了难,难是一种堵塞的状态,德被拒阻于坚固的城邑前,根源在于士因为山地剥所造成的渎而没有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抑制了风火家人的炉火,正因为无法借助风火家人的力量通过回天之门,所以车循环被称为左道旁门,左道旁门专指车循环。

    许之则防守的许是有言时的金刚杵,金刚杵杵在凵中就成为用缶,用缶发生在火山旅的交地,“交地,吾将谨其守”,所以许之则防守,金刚杵的藏语称多吉,多吉说明了多在造成了山地剥之后能够完成见,而在山火贲进入到贲如皤如之后就可以产生真如,所以金刚杵具有真如的成分,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憨山大师在《证道歌》说道:“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车循环是铁轮,铁轮可以产生十朋之龟,十朋之龟虽然造成愚的效果之外,可是可以断除烦恼,更可以形成了修行的护甲,守是以数守之,数是藉着风火家人将离为火和中行的结果都推送到天位,通过了回天之门就容易守了,因为天位的坎就不容易动了,如果对抗风火家人的力量将在中馈的馈变成了巨,巨是大患,意味着再三渎了,也就是说已经进入到了妇子嘻嘻中,进入到车循环中而无法登天,因为水可以绝,而绝地无留,原因是再三渎造成了归途的闭塞。

    高山仰之可极和深渊度之可测谈的都是奇,相对于神明之德术正静中的正,意味着正在“以正合,以奇胜”的争战中,之所以运用到奇正是因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用的是和兑中的震为雷所形成的斧钺,斧钺被用在来反中,可以形成山地剥,所以从人位的坎中仰攻人位的艮时可以导致威用六极的结果,山地剥之后人位的艮变成了深渊,“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度是引,士持着带有坎中子的丨敲打,造成引的效果,所以度是告公用圭之母,45岁始度之后才会见识到告公用圭的威力,可测是将贝中的人位的震割除用作用拯马壮,而进入到车循环,车循环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就进入到了奇兵中,告公用圭是知临的结果,知临属于大君之宜,主必知之,所以深渊度之可测,士不断地进行敲打和引,“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所以车循环被称为动,就会造成“井渫不食”,因为已经进入到了火水未济中,不入主人位的艮,所以“为我心测”就会造成车循环,可测是用兵,不是结果,要将人位的坎中的水汲到天位,才能王明并受其福;神明是人位的坎中的神与人位的震中的明,人位的兑可以化为人位的离,能够完成利用宾于王,在完成了观我生进退之后将王和宾都送到天位的艮中,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完成了归正,能够做到正静的功夫才能称为神明,因为可以完成炼神还虚,完成了炼神还虚之后神明已经成为元神,而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明中,由于震为雷得到了育阳,而成为天下神器,高山仰之可极是在泽地萃中运作,就会将告公用圭用在山地剥,深渊度之可测时将风水涣中的度继续发展到风火家人的数,数的作用是守住五火之变,将行火向上发展,就可以改变告公用圭的性质,这个阶段本来就有很高的难度,必须掌握用火,炼神还虚的关键在时归。

    有人主张第六层次是阴阳双修的时节,不是正确的主张,因为第六层次是重关世界,车循环反复剥夺人位的震,生理上已经有所亏损,这是第六层次可以轻易地做到无欲的原因,如果将时归之力用在阴阳双修,由于没有得到天的育阳,就必须借助加持,造成坚而拒之,很容易就会造成心肾两虚,第六层次是婴儿姹女相会而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的时候,反其道而行就成为灭法,这就是不道早已的根源,第六层次我发展到了极点,加上丹的效果,在第六层次做任何事都必须小心翼翼,虽然小心翼翼造成了力量的中性化,却可以免于愚痴。

  • 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二 右主明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符言是阴符七术的根本要义,必须先明白了符言七右的意义,才能进一步地谈阴符七术,符言中的顺序代表着符言七右在有言中的重要性的顺位,符言七右都是天位的坎的任务,老子口中的善士者的所作所为到了符言七右中得到了清楚的标识和排列,才能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有为,善士者绝对不是一味地用恒,符言七右有有言有信,尤其是右主明,咎征者必然是忽视了右主明,右主明为用恒起到刹车作用,习坎是六耳猕猴,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猕猴,才有“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否则修行只是关汉卿笔下的《蝴蝶梦》:因为火水未济是车循环的轮轴,火泽睽的人位的震的力量都被用在习坎中,所以三人行则损一人必然导致“三人误大事”,无法发展到天雷无妄的境界,而习坎发展到了最后就进入到了山地剥,山地剥是用六,用六造成了耳,就无法升华到雷水解-火雷噬盍的谋中,所以谓之“六耳不通谋”,而右主明的心一发就打死了六耳猕猴。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都有贵,贵是两只羽手和贝在用拯马壮之后成为车循环的力量之源所共同完成提人,人在车循环中达到了谷的程度,必须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通过回天之门,才能完成贵,所以目明、耳聪、心智的前提是贵,“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与《洪范九畴》的敬用五事中的“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异曲同工,目如果用冥发展到视的高度,就无法明,从目发展到了视的高度经历了泽山咸中的育阳和天山遁后的得一,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的明中;听是多所造成的结果,丹的反行入口发展到了山地剥时就有了听,也就是说听是来反的结果,聪是明于辨察,意味着没有网,网被士监送到天位的艮中,说明了士已经完成了时归,而回归本位;获明夷之心的条件是已经离开了门庭,而且入于左腹,也就是心已经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反归于娣,与此同时天位的坎的知临也回归本位,智代表知临进入到车循环,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一旦完成了风火家人的在中馈,目、耳和心就都回归天位了,尤其是目贵明代表着完成了天山遁,已经具备了在天雷无妄中明的所以要件,就可以从天下的视野来谈目、耳和心了,秦始皇的泰山无字碑表达了人类对封禅的敬意,封禅结束了王的孚乃利用禴,没有言说了,即使是始皇也不能置一言。

    天下之目指的是天山遁,完成了天山遁的同时也得一了,才能以圣人的身份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这个时候就具有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义,见是回天,视是视地,没有具备天山遁的能力,就不具备以天下之目视地的资格,神通变化在车循环中,再高明不能称为圣人,没有一个圣人能够不先完成从有到无和时见曰会与殷见曰同;天下之耳指的是勿用之牛已经从凵中反归于娣到了泽山咸的震中,这个时候还是朴,经过了三年育阳之后才能成器,成为天雷无妄中的天下神器,这个时候就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每一次的反行都会自动恢复到闻中,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而完成时归;天下之心是能够完成天雷无妄的心,指的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能够自动完成天地否,必须进入到天地否才有田,这个高度的思虑才能称为思虑,这个时候才能称为无所不知之谓圣。

    轮辐三十以象日月,所以象其运行也,所以辐是开,辏是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觳上,所以辏是阖,辐辏并进与开阖并进同义,不是一直在车循环的运行中,也不是一直在惟十有三祀的祭祀中,而是两者相辅相成,就不至于造成堵塞,车循环被誉为大日神光阵,诸神的神通之源和变化之极的高光时刻,涣奔其机的意义在于“言有宗,事有君”,一方面同人于宗,同人于宗是小有言的境界,小在车循环中运用着二,可以一直发展到金玉满堂的层次,同人只是为了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三人行则损一人的目的在于开辟一人行则得其友,另外一方面则是以王明并受其福为最高的追求,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就在说明圣人被褐而怀玉的原因,吾言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风泽中孚,丹在直的力量中的反行,加上风水涣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正是第五层次难胜地有难以来的难之所在,如果没有右主明的理想,那么就不能主动离开车循环,而丧失了藉着震为雷的仁义来添补身体的机会,所以右主明具有护生,与此同时避免不道早已的积极意义,这是善为士者的根本心法,虽然的道理很简单,只是因为无知,所以不我知,虽然不免于被褐,但是目的却是怀玉时归,才能够进入到人位的震的仁中,而有了明,所以谓之右主明。

    如果缺乏易经和道德经的基础,进入到鬼谷子的世界如同入于幽谷,相反地从易经和道德经的高度进入到鬼谷子的世界就如数家珍,对于鬼谷子的思虑非常熟悉,看起来就份外亲切,古往今来的圣贤没有一个不在阐扬时归的意义,如果不能将大日神光阵提升到天地合的高度,只停留在阴阳合和日月合,那么就不是圣人的境界,而关键在于时归,鬼谷子的右主明在天雷无妄的境界。

  • 阴符七术 符言之一 右主位

    符者信也,符是井谷射鲋的结果,鱼已经被迁到天位,符的时候王在人位的坎中持住人身,正处于坎为水,信的时候则在主人有言中,王明并受其福,就在水雷屯中,说明了已经完成了水风井-火风鼎和车循环,结束了小有言,由于车循环已经发展到了老,君在车循环中被用作来反,所以有符出于老君之说,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为神明所授,由于完成了见时在天水讼,已经在圣人的力量中,所以有“岂非道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与?”的疑问,不过,毕竟是疑问,因为还在三中,如果已经完成了归而逋,那么就没有了三,符言是有言发展到了出于门庭,但是还没有出于户庭,已经完成了车循环,正符合鬼谷子的意义,所以鬼谷子学说以阴符七术为最高境界,阴符七术也最符合捭阖策的精神,捭是开,阖是闭,一开一阖是所有事物变化的规律,开阖掌握事物的关键,而人位的坎是掌控开阖之地,人位的坎一直都是孚乃利用禴的权变之所,而开阖的最高境界则是风水涣的涣奔其机,天位的坎已经回归本位,恢复了七的身份,掌控了积雷成丹的力量和用拯马壮的力量,可以用在车循环,也可以用在惟十有三祀的祭祀中,乃至可以进入到王用享于帝中,所以开阖的最高境界在风水涣,此时此刻最是鬼谷子,纵横家将孚乃利用禴的开阖观念用在学说中。

    右主位是符言第一,指的是开阖目的在有位,泽地萃的萃有位也在强调车循环的目的在进入到主人有言的信中,右是用兵状态,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指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折其右肱是上将军的用兵,上将军具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本质,但是也有厶的性质,厶是私的意思,有私所以有为,上将军兼具积雷成丹的力量和用拯马壮的力量,所以用的是帝力,帝的中行是得敌,必然造成大有得和羸豕孚蹢躅,行独复是或承其羞的结果,天位的坎中的上将军如果以或承其羞的方式完成中行,那么就可以得到“涣其群,元吉”的结果,如果掀起车循环,就成为人位的坎中的偏将军的事情,就致力于获匪其丑,那么就会造成匪夷所思的结果,风水涣是上将军和偏将军共同涣奔其机的时空,上将军运作的时候有雷水解-火雷噬盍的协作而完成时归,更能展现上将军的风采和谋略。

    安徐正静的安指的是天水讼的“复既命,渝安贞,吉。”在水风井-火风鼎之后,完成了归而逋,又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水泽节的安节中,安是习坎时天位的震的反行,也就是进入到了车循环中了,后面的“其被节先肉”中的被节指的就是水泽节,也就是进入到了不节若则嗟若,不节若则嗟若是起手式,还要发展到萃如嗟如,再进入到来反,山地剥之后才既忧之了,也就是说车循环历经了水上之军、平陆之军和斥泽之军的三军之乱,易经以无咎作评价,因为目的是有终;徐指的是泽水困的“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有了水泽节的力量就要进入到习坎中,开始了不节若则嗟若,这就是困于金车的根源,目的是有终;正的时候利用宾于王已经进入到了归正,意味着已经完成了观我生进退,这是上将军站在天位的坎中完成了观我生,而所采取的力量是静,静是用火达到了生和月的反行入口,也就是发展到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告公用圭,就进入到了艮为山,在没有山地剥的情况之下完成了七七八八,后面的“其被节先肉”中的先肉则是积雷成丹的力量的反行入口,也就是甘临,却因为进入到了车循环,而无攸利。

    善与而不静的善与是以或承其羞的方式将来反所造成的与推送到天位的坎中,与就成为豮示之牙的牙,成为风火家人的豕或是山火贲中的豮的牙,前者可以完成正复,后者可以完成善复,正复为奇和善复为妖是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的观念,在说明告公用圭的性质的升华和再升华,告公用圭放弃了山地剥之初是善复,具有了顶天功德之后是正复,善与而不静是善复的特性,还在第六层次,正复时则已经进入到了第七层次,不静说明了劳谦还在利用行师,还有扰动;虚心平意的虚心指的是冥豫成,炼神还虚了,也就是得一的境界,而平意是天地否了,人位上的意已平,以待倾损是在泽山咸中的育阳和天山遁后的得一中等待天地否的倾否和山泽损的三人行则损一人的结束,才能进入到一人行则得其友的境界,就在天雷无妄了,所以右主位指的是天雷无妄的位。

    三军之乱发展到了处山之军时就到了“五间俱起,莫知其道”的用间时节,这个转折点是炼神还虚的关键,不是圣智不能用间,不是以进入到人位的震中行仁义不能使间,不知道从火山旅时的微尘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妙境的微妙过程,就不能得到用间的实惠,而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天位的坎能够率先回归本位,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才能水到渠成,所以阴符七术的奥秘在以鸣鹤在阴的力量完成七七八八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