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礼记·曲礼下》:“死寇曰兵。”说明了兵不是初始的成员,出现在火凤鼎之后的火泽睽中,火凤鼎中已经完成了山地剥的死,而火泽睽的匪寇的力量被用在车循环的时候才有兵的出现,所以兵字是用六的两只羽手将斤向上推送,斤是震为雷,车循环中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被重新向上推送,兵是夜的力量,夜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结合而成的大,一手持卜,一手持丹,意味着戎出现了,所以《广韵》对兵的诠释是“戎也”,“莫夜有戎”简单地说就是兵成型了,兵戎是车循环的产物,车循环还是在火凤鼎-火泽睽的模式中,可是,孚乃利用禴发展到了车循环时已经拥有了积雷成丹的力量,已经不是原来的孚乃利用禴了。
兵戎出现的时候已经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了,所以已经属于国之大事了,由于还在孚乃利用禴的模式中,所以还有死生,人位的艮成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进入到天地否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与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泽雷随,如果不完成这一步,就会陷在车循环中,一直在勿用中,所以天位的坎不可不完成稽疑,《孙子兵法》对于存亡之道着力甚深,正是用六最难之处,也是圣人用心最多之处,因为车循环易,掌握存亡之道难,孙子跻身圣人之林在于用圣人心。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代表火凤鼎,也就是藉着火凤鼎拂经于丘颐,“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以完成同人,五事先是五的事,五代表天位的大,道、天、地、将和法都脱离不了天位的大,“校之以计”指的是履校灭趾,一方面藉着直的力量将计中的言和十朋之龟都推送到天位,完成任势,另外一方面藉着天位的坎的心力之手巩固人位的木,“索其情”指的是震索索,震为雷是双重的素履往,先要建立王假有家的力量,这是“惟家之索”,作为用六牧民的力量基础,到了火凤鼎之后还要经历另外一次素履往,才能积雷成丹,这个时候的索作素解释,到了王用享于帝的时候索就作尽解释,索其情是将心、生和月的力量都用上,而生的力量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真正的力量是丹心。
道是从六与目的结合开始,从首发展到页,再发展到目的三过程是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过程,这里的道是兵道,已经到了车循环中,六在反复其道,目的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首、页中六都与目一体,同生共死,即使到了于臲卼的程度也无所畏惧,
天是天位的大,天位的大反行入口是有言,在车循环中天位的大是形成阴阳、寒暑、时制的力量,阴是火水未济,在车循环中天位的大是阴的性质,阳是山泽损的上扬力量转换成为地雷复的向上推送,三星就可以通过回天之门,完成三星在天,完成天山遁-天地否,天位的大就恢复阳的性质,寒是进入到水雷屯,暑是在日昃之离的“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中,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没有常势,时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制是制彼裳衣,进入到泽地萃的萃如嗟如,天位的大反行时具有裁衣和反归于娣的是从使命,以完成利用为依迁国;
地是人位的艮,完成了孚乃利用禴就有它了,就必须完成任势,进入到胜中,这叫做终来有它,地谈的是“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远的远复,远复时就进入到了迷复中,也就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近是水山蹇的来反,来反是水泽节中的震为雷成为车循环的来反的斧斤,这是有它的根本原因;险易是坎为水中的坎有险,险在火山旅,易是火凤鼎中的日和车循环中的月所组成的孚乃利用禴,火凤鼎和车循环中都有险,险之又险,就有它了;广狭中的广代表火凤鼎,黄离是关键,占据了甲和由的根据地,狭是天位的大和人位的大在火山旅-艮为山-山地剥中的狭路相逢,狭的终点是咸其辅、颊和舌,意味着完成了归而逋,“君子得舆,小人剥庐”了;山地剥时就有了死,死是生的反行所造成的结果,火凤鼎的死不足以形成有它,只有车循环的死才能造成有它;地形篇是专门谈地的一篇,谈的是地之道,地道在理论上很简单,在实践上就五花八门,所有的术流动静都属于地道。
将的将是日就月将的将,将是车循环中的三,三是上将军,操作着月的力量,也就是丹的甘临,在地形篇对上将军有非常详尽的说明,上将军面对的是积雷成丹的力量,如果与上将军谈世俗的美德,将就不知所措了,力量中的智是“知临,大君之宜”,宜就是在人位上将月,月在人位的艮中和人位的震中轮转,知临的同时也带来了至临,就涉及到了信和仁,信是来者,也就是主人有言之人,有言不信就是因为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中,闻言不信则是因为天位的大陷在凵中,处于勿用中,“蟠龙贲信於其藏,鲛鱼踊跃於其渊”是因为信的力量奔用在已事遄往中,成为山火贲的力量之源,蟠龙就无法藏于天,龙跃于渊之后陷于凵中,以至于鲛鱼踊跃於其渊,要完成了贯鱼之后才能改变状态,打破了不信的局面,丶和王来到了人位的震中,王用享于帝时也带来了震为雷的光明力量,就是仁,勇是“共用之谓勇”共用的是夯具、舟和戈的共用,勇表现在山地剥中,所以“勇乃天下之凶德也”,本身就是死的力量,所以“知死不辟”,严是“收族故宗庙严”,严敬地完成三星在天,同时也完成了天山遁,“不速之客三人来”是天位的大的来,为什么“敬之终吉?就是告诉我们必须保持严敬的心,严于律己,才能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自然就可以进入到天位中,“通往天国的门是窄门”,因为一旦失去严敬的心就进不去了,而“通往死亡的门是宽门”, 在车循环中从山泽损进入到天水讼非常容易,完全没有限制,严与仁具有关联性,严是天山遁与天地否中的严,严是胜的必要条件,所以存在着因果性,不严敬就没有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连带着就没有仁,同时具备统一性,严是严于律己,藉以通过回天之门,“君子远小人,不恶而严,”到了天山遁的时候已经“不恶而严”了,因为已经只有天,没有心了,所以没有恶,也没有严了,只有福祉,所以谓之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附带的效果是恒不死,远离了力量意义上的死亡,带着恶却自称已经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是完全不着边际的错误自我评价,仁是仁以待人,以临万民,仁的根源在震为雷,这是一种纯粹的光明力量,所有的震为雷皆是如此,所以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仁不是意识或是心胸的表现,震为雷一直如此,只是会受制于十朋之龟,只要将十朋之龟任势回天,所以菩提祖师告诉悟空:“功完随作佛和仙”,只要发展到王用享于帝的阶段,就可以在人位的震中作佛和仙,严决定着仁的呈现,如果没有严,那么震为雷的力量就一直被用在车循环的来反上,所以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意义重大,始计篇是孙子兵法之首,而严是将的五种功德之极,可谓皇冠上的钻石,在力量中很难参破严,而且用六的决心很容易就会颠覆严敬之心,没有圣人的指点力量再大也回不去。
法是车循环的心法,“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也”,法是以去除人位的艮为目的,
《周礼·天官·太宰》“以八灋治官府。”也就是以农用八政来之力官府,农用八政是三的功德,都是车循环中的内容,所以法是三运用的法;孙子兵法将农用八政归纳为曲制、官道、主用三项:曲制的曲是雷火丰的农发展成为火凤鼎时留在人位的巽中的歌曲,火凤鼎是不鼓缶而歌的歌,火山旅是曲,农中的辰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成为雷风恒的振恒于是建立了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机制,有了隹,发展到了在人位的艮中日闲舆卫的时候就可以为曲了,这就是“豫畜萑葦,可以为曲也”,来章之后人位的巽中就有了章曲,“有章曲曰歌”,易经系辞中提到了曲,“曲成万物而不遗”,完成了曲就有了万和皿,这个过程必须进入到天地否,“包荒,冯河,不遐遗”之后人位上就无所遗漏,有疾之后进入到有喜,才一曲终了,“其牛掣”的时候制进入到车循环,人位的震被用作“其人天且劓”的力量,目的是进入到有终,所以曲制是车循环中的火山旅;官道非常特别,官保留了执其随的结构,意味着完成了“冥豫成”,由于震为雷没有结合成为日昃之离,所以在撞撞往来中,不属于朋从尔思的范畴,与此同时也在风泽中孚的时候进入到车循环中,完成了“官有渝”,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用六中 ,过程中完成了积雷成丹,所以有了月,车循环中官被用作得其大首,所以出现了道,从农用八政的角度来看官道就是三司:司空、司寇和司徒的事务;主用是主人有言的用六发展到了水泽节的时候人位的震就成为潜龙,这个时候就可以被用作造成小人勿用的力量,也就是不节若则嗟若的力量,主用是车循环中的用兵。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道、天、地、将、法五事是用六的根本,将莫不闻不能解释为所有的将没有不听过这五事,因为即使将莫不闻,也很难避免一个必然的结果,将莫不闻正是这个结果,只要有将就一定有车循环,莫夜有戎的时候进入到车循环中用兵,用兵到了最后必然发展到闻言不信,渎在门中,进退维谷,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可以胜,即使五事无一不懂,如果不明白闻的道理必然就不胜,回天之道是用六的关节,用六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明白如何打破闻,鱼篮观音的出现是西游记上部与下部的分割点,完成了贯鱼才能打破闻,意味着通过了回天之门,这是区别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的分野。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一些问句的关键在在每一句中的孰,所有的答案都在孰中,孰涉及到敦复-敦艮,乃至亨-享,校之以计是敦复的过程,计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发展到了十朋之龟,为例达到计,必须谋攻,就到了孰的阶段了,这个时候就是校的出场的时机了,开始临门一脚的履校灭趾了,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敦复-敦艮,索其情是从素履往开始,发展到了远复,再进入到到人位的震中的祗诲,整个过程都在“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整个过程就是索其情,也才是尽其情,完成了校之以计和索其情之后,震为雷到了人位的震中,自然就代表着主有道,将有能,天地得,法令行,兵众强,士卒练,赏罚明,就是胜,没有完成胜就是负,负的时候啥都不是。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一段单独被独立出来,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不是听不听话的事情,这一句话不是孙子的夸大之词,因为吾计是用六最关键的一步,已经不是我的计,或是三的计,不但已经完成了有它,十朋之龟已经成型了,同时已经进入到回天之门,天位的坎已经站稳脚步,注定可以吾与尔靡之,具备了必胜的条件,吾计已经已经到了完胜的层次,已经必胜了,为什么还要“留之”?留指的是在泽山咸中居,这个时候口已经被遁走了,留下来的是随,并没有直接进入到胜中,执其随的目的是积累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力量,泽山咸从风泽中孚中来,留就不至于两手空空地用六,在敬用五事中听排行第四,“四曰听,听曰聪,聪作谋,”不是车循环中的将听不听我的计谋,而是那个谋而后动,就可以带着满满的性冲动进入到用六中,用六时很容易忽略这一点,这是宙斯与赫卡忒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赫卡忒无法在用六时赋予性冲动,就是因为直接去,没有留,凡是一周一次行礼如仪的天人合一都是赫卡忒之属,将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储备,那么车循环必然终以大败,在车循环中轮转不已,因为没有性冲动去中止车循环,忙着“去之”,就不会胜,安分守己,身体虚弱,谋而后动可以让天人合一自动地追求胜,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与孙子的见识不谋而合,所以吾计是在得敌之后先进入到泽山咸,而不是山水蒙,在朋从尔思的时候才进入到雷水解-火雷筮盍中。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听字是天位的大在耳中,而丹在耳畔,时间点在车循环中,已经处于任势阶段,完成任势就退听了,山水蒙处于“司寇正明辟,以听狱讼”中,正是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时节,处于能闻事而审其意的聪中,聪是一个转折点,正要进入到火雷筮盍中,如果不聪的话就会造成敬止,意味着不聪就无法进入到敬之终吉的有终,所以在山水蒙的时候必须保持听曰聪,才有聪作谋的可能性,听曰聪在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所共同形成的势中,势成为“外比之”的机制,一旦到了不聪敬止的程度时就必须终止车循环,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处境,天位的大的耳与十朋之龟的克在维持着一个聪与不聪的平衡,所以《周礼·天官·大宰》把听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定位为:“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势中如冢,冢中是一只豕,只能管理小治,意味着无法大治,必须完成任势,成为圣,才能大治,必须“尚寐无聪”才有兔爰,兔爰就是泽山咸的效果,兔爰是王风的核心,听曰聪只是冢宰,所以明白用六的巧妙才能才有真正的利益,能够做到“系丈夫,失小子”,不仅没有人位的坎的诸多弊端,而且可以真正地具备王风,为什么要打破习坎?成为开悟者?因为只有超越了习坎,才能闲,回天之门只向那一些能够赋闲在家的人开放,王假有家时期一直都在闲中,这是本来就具备的功夫,所以只是一个观念就可以做到。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是用圭,用圭需要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告公用圭是一体的力量,天位的坎在人位成为八时圭就成为坴,没有八才能用圭,有了八就在鸿渐于陆的习坎中,于是就只是一块大土块,天位的坎必须化为执的力量,才能成为势,势是因利而制权,权是加权的观,所以不是在王假有家时期的巽为风中,而是在王假有庙时期的巽为风中,表现在风山渐中的鸿渐于陆,在人位的艮中观我生进退,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才会作这样的权变,才会脱离撞撞往来,进入到朋从尔思,车循环是一种权宜措施,表现在艮为山中持盈保泰,才有兔爰。
“兵者,诡道也。”诡是诈的意思,这是天位的大利用为大作的关键,诡是自然之性的流露,成为在人位的艮中的主术,艮为山是用圭之极,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近而远之,远而近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等等都是诡道的权变,也都具有“来反”的性质,震为雷既是光明,也是斧斤,不只是力量的运用,也不只是单一性质,本质上都是“自诡灭贼”,在任势中莫不是乱臣贼子,这是任务使然,来反的基础是涣奔其机,而背后是地泽临中的蔑的影响力,所以不是以正确性、正当性、正常性为考量,以至于效果往往是颠覆性的,在这一刻双方的关系是示与而的关系,必须从示的高度做这一件事,没有低俗拙劣,才能突破来反的破坏性,所以艮为山是成仙的通关之地。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谈的是震为雷的“亿无丧,有事。”《书·说命》确立了事与备的关系:“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事是中行之事,备、得、而三字同训,也就是完成了火山旅-艮为山-山地剥,在火凤鼎时完成了山地剥就无所不顺,就有备无患了,不会再有中行了,所以攻其不备的时间点是车循环中的火山旅,无备就有患了,这个患就是车攻,就有事了,不过,人位的艮中的事是为了人位的震中的胜,而出其不意是“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就有了意,意是立日心,而车循环是不意,在不出门庭与不出户庭中打转,完成了攻其不备,就必须出离车循环,才能实践自己的心,才能明。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诡道是仙家之秘,人位的艮中的得胜关系到人位的震中的胜,不可先传指的是不可先将车马交付给士,士是传遽之臣,得了车马就完成任势,就进入到泽雷随中,火山旅是兵家得胜的关键,必须做到有备无患,再完成任势,才能全心全意地进入到胜中,三角洲的特训实际上是藉着严格的训练完成“惟事事”,蔑极,苦极,藉此苦旅,以达星辰,达到胜的境界,如果天人合一无法达到完全的统一很自然就会敲钟放弃,而当两个自我意识的统一达到了无分别的程度自然就胜出了,这是两者一起超越平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