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西游记

  • 陡涧换马第九难

    陡涧是地雷复-雷火丰所向上推送的阜,完成了风泽中孚的中行之后,继续朝向高高在上的风火家人-天火同人发展,所以出现了门,这个门就是南天门,在走的是阜中的三星,走向三星在天,日昃之离再反行入艮,就出现了间,这个时候已经在水风井中,形成了三星在户,三点水代表心法,间的心法是日昃之离的心法,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或是在火凤鼎的中行中,或是在不节若则嗟若的嗟中,此刻“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这里出现了一个去字,留下了关键的时空线索,去的时候正是将皿的力量转换成为嗟的时候,说明在大耋之嗟中,当行者把师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却来牵马挑担,止存得一担行李,不见了马匹,意味着原来的马匹已经成为用拯马壮的力量,才出现了换马的因缘。

    换马的涣涉及到风水涣,风水涣是用拯马壮之卦,风水涣是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关键之卦,美轮美奂的力量被人位的离的两只手向上推送,再重新进入到人位,就焕然一新了,这个过程是涣奔其机,先换后奔的目的在创造机缘,腊月寒天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的时节,所以机中的木指的是人位的震,几则说明了旅于处的存在,即将进入到水雷屯,在此之前会惟入于林中,林是火山旅的林,如果在几上下功夫,就不如舍弃,因为已经有了鹿了,不需要虍和天了,多了就失去了水雷屯的壮丽、欢乐和宴飧,在希腊神话中水雷屯是美惠三女神所代表的力量,美惠三女神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随从,泽山咸的力量最忌讳几,所以几不如舍,换马是玉龙化马,玄的力量已经进入到了玉的力量,玉是玉兔,指的是泽山咸的力量,所以易经特别强调几不如舍,泽山咸是居舍的性质,换得玉龙为马是进入到风雷益-水雷屯的前兆,虽然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却是壮丽、欢乐和宴飧时节。

    寻船渡涧是大事情,三藏以马无鞍辔,怎生骑得?且待寻船渡过涧去,再作区处,行者道:“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这个旷野山中,船从何来?这匹马,他在此久住,必知水势,就骑着他做个船儿过去罢。”三藏无奈,只得依言,跨了刬马,这里的刬马是具有束帛戋戋和剥床以辨两种功能的马,乃有渝之马,玉龙化马成为刬马是为了进入水雷屯,三藏寻船渡涧是向上而行,所以行者认为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射阳居士用了这么生僻的字,就是让读者驻足,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并且悟一悟为什么行者抱怨“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这个时候此涧里的水神化作渔翁,撑着一个枯木的筏子,顺流而下,行者不得不招呼来度,舟是五,五是取经的队伍,属于重型力量,要到收得沙僧十六难的时候才会有舟,沙僧是观音菩萨取经人四众中第一个被收为皈依弟子,却是最后才加入取经人队伍,因为舟一出就结束了智慧女神雅典娜所引导的巽为风时代,而彻底地踏上取经之路,这个时候还没有舟,筏子原是驶向水雷屯的载具,枯木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意味着磐桓之木已经成为了枯木,所以行者大发抱怨,却莫可奈何,因为三藏矢志“诚心了性上灵山”,而上了西岸之后借宿里社祠则是诠释“广大真如登彼岸”,三藏问住持道:“此庙何为里社?”老者道:“敝处乃西番哈咇国界。这庙后有一庄人家,共发虔心,立此庙宇。里者,乃一乡里地;社者,乃一社上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故也。”里社祠乃天泽履中的庙宇庵院,田是畴离祉中的田,不具天、大、隹或甫的性质,神在天位的艮中视履考祥,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所以其旋元吉,这叫神司,当天位的田反行到人位的土时就进入到了雷泽归妹,雷泽归妹是切中时务之卦,易经中唯一谈时的一卦,这是时乘六龙以御天的时节,六龙不是六条龙,而是用六时的玉龙化马,完成了中行之后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以御天的时节,御天的时候就进入到了风火家人-天火同人-天山遁-天地否-天泽履,天位完整的时候就具备了明的必要条件,在王假有庙的初期阶段,处于智慧女神雅典娜所代表的巽为风中,风水涣是涣奔其机的一环,而这个时候最切中时务的力量是巩固了天之后进入到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

    九谈的是用九,用九远不如用六的全面性和重要性,用九仅发生在壮于頄到获匪其丑的过程中,也就是火山旅中,用九只是用六中的一环,见群龙无首吉中的首不是龙首,充其量只是马首,日成为目中精时与人位的离结合成为马,完成了见,也就是天山遁之后,就吉了,所以第九难的主角是马,龙在或跃于渊之后已经成为了马,龙马精神不在十二生肖中,而在或跃于渊中,双叉岭时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熊山君、特处士和寅将军很显然不喜欢吃马,也不稀罕三藏,只吃了两个随处,到了蛇盘山鹰愁涧才遇上孽龙吃马,蛇盘山鹰愁涧是人位的坎,正处于山水蒙-火水未济,要到这个当儿,小白龙才吃了三藏的白马,出现了丧马,马身是人位的兑,子克家时没有人位的兑,所以没有马,龙子归真化马形则已经到了丧马勿逐自复时,自复的时候已经是龙马了,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合而为一,力量变得更好,所以丧马不是坏事情,射阳居士一向会在西游记各回中留下大量与主题相关的线索,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主题,然而陡涧换马第九难中谈九却只有一个九曲黄河,“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这个九曲黄河谈的不是黄河九曲流,而是浪淘沙九首,九曲黄河万里沙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句,浪淘沙是水风井-火凤鼎中的大浪淘沙,需于沙时已浪淘尽出千古风流人物,圣人心力相依相继,彼此借力和接力,相互成就。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庐山居士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晚年字号庐山人,作品中有《天论三篇》,易学修为与亲证功夫已经达到了居士和山人的层次,除了文学上的意境之外,当然还有弦外之音,道中人都心领神会,一到十十数是易经根本之数,射阳居士借力,以浪淘沙九篇暗合九九八十一难的九个九,每一个阶段的九都不一样,需要自己用心体悟,也可以与西游记相互印证,《天论三篇》有一个跨时代的观念,交相胜和还相用的观点到了今天都历久弥新,可以作为现代的天人合一的指导原则,“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与此同时庐山居士还提出了还相用的观念,“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交相胜是人天各有擅场之时,还相用则是无时无刻的合和,前提是不能浑然不觉,浑然不觉时,又如何交相胜?更重要的前提是不能折损,否则就无法还相用了,年轻的时候是黄石公式的皈依关系,开悟的时候的合和的关系,及老则是交游的关系。

    玉龙化马之初是无鞍之马,玉龙化马是反行的力量,玄已成玉,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而鞍辔却是上行之后在反行入口的力量,控制了玉龙化马的力量,鞍辔的鞍是巩用黄牛之革发展成为执之用黄牛之革,革一路向上,最后可以成为或锡之鞶带中的革,发展到了鞍的高度时是风火家人,风火家人的前身是风泽中孚,意味着已经完成了中行,马匹亡了,这匹马已经不是御赐的白马,已经是玉龙归真所化的白马,玉龙是用六时所带来的力量,玉龙化马在风泽中孚-风水涣,处于一个涣奔其机的选择点,可以迳入风雷益-水雷屯,必要的时候可以进入到辔所代表的车循环中,辔是用双重的系系住车,系遁与有疾是并行的两个心法,出现系的时候就会进入到有疾中,进而转入到泽地萃的领域,就会出现大耋之嗟的回环往复,所以系遁与车循环相关,这个时候就不考虑明的问题,明的时候反而不需要鞍辔,玉龙化马的初期也不需要鞍辔,在巽为风的阶段并没有鞍辔,鞍辔的出现意味着出现了捕兽夹,力量之中有两个捕兽夹,分别在水泽节的不节若则嗟若与泽地萃的萃如嗟如中,兽是禅变成了三才阵势,落伽山山神土地蒙菩萨差送鞍辔,因为鞍辔是西行取经不可或缺的物品,对于凡夫而言,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如果没有西天取经所带来的力量,就连凡夫都不是,只是一个无用之人,无用与勿用具有很大的差别,鞍辔是九的辅助物,不同于获匪其丑,因为没有经过山地剥,可以说只是舟车往返的行经,没有鞍辔的话马就始终在水雷屯中游荡,无法进入到取经之路,文中鞍辔出现了15次,以说明鞍辔的重要性,取经不能没有鞍辔。

  • 两界山头第八难

    两界山将火泽睽与山泽损分隔开来,双叉岭的双已经发展成为两界山的两,两具有多重的意义,两是两下分别,双叉岭的两个人已经被遁走到了天位的艮中,两个人被鞶带牢牢地捆绑和隔离在天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二簋可用享的时刻,王已经得臣无家了,所以已经进入到了王用享于帝的利用攸往中,山泽损也就是王的天下了,八恢复七的身份时就是风雷益,所以行到两界山时正当初冬时候,在这样的时节三藏与悟空必有一别,所以两下分别不只是发生在三藏与伯钦之间,同时也出现在三藏与悟空之间,同时两也具有另外一种意义,当两出现的时候就停止了雨,因为已经完成了天山遁,而且天位的田已经反行,天位的田与受兹介福于其王母的成果结合在一起成为界,事实上界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重合在一起,让山泽损成为人位上最富裕的力量,比较特殊的是两幅虎皮,双叉岭时伯钦已经打死了一头老虎,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头猛虎,意味着上山揭符之后,天位的坎再度率领了五反行,所以人位上再次出现了五虎将,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损其疾,使遄有喜”中,舍弃了天雷无妄一途,而进入到泽地萃中,悟空打死猛虎,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割成两幅虎皮,一幅收起,一幅当作遮羞布,意味着虎威减半,而且已经从虎发展成为詹,七已经成为八,在火凤鼎中是虎,本质上还是七,入于穴的时候已经成为八,但是到了火凤鼎中又变成了七,七七八八,密密层层,在山泽损中是詹,詹者至也,山泽损是至之极也,詹事一职掌皇后、太子家,悟空开始承担王以外的事物,两的另外一种意义是悟空请师父上马,两个一起前进,这个时候就具有俩的意义,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泽地萃中,两人同在人位的坎中,嗟如不同于或歌或泣,虽然都要面对日昃之离,嗟如时却可以不伤及羊,这一点与三藏与悟空同行有关,免于山地剥,两界山可以是火泽睽与山泽损之间的两界山,也可以是三人行则损一人与一人行则得其友的两界山,更可以是阴阳两界的两界山,最重要的是可以成为头中的豆和页的两界山,豆是丰和登的主体,指的是雷火丰是登天的根本力量,也就是完成天山遁和进入风雷益的根本力量,页则是巽为风时的标志物,所以豆和页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两界山时可以决定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两界山头上发生了:揭符、杀虎、裁衣、杀六贼、悟空发火而去、观音赠衣帽、龙王劝回悟空、戴上金箍等八事,这是心猿从皈依到归正的过程,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了西天取经的第一步,所以两界山头也是王假有家时期与王假有庙时期的分野。

    八的第一个基本定义表现在六贼砍了行者七八十下,这七八十下的中代表着具有玄的力量的天位的坎、八则代表着天位的坎入于穴成为四中的一员,十则代表着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结合在一起成为十朋之龟的十,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原来只是一个廿,廿只是离为火的衍生物,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足以成为十数中的七八十,天位的坎因为拥有了玄中的捣药杵,再加上自身的丨,再加上一,才能成为干,七代表着干,干是反行的士,在出发时就已经注定了不凡的身份,八是在入于穴时的身份,这个时候在水风井的水陆大会中,非常严谨的状态,要到艮为山时,两个廿结合在一起,才成为带刀侍卫,这个时候就具有分的力量,这个时候水陆大会就成为水陆道场,就具有了道的性质,鸿渐于陆的功能才真正地开始运作,陆中的两个土的合拢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结果,中间的八就就有了剥的效果,一在的时候是干和士,不在的时候是十,一不驾驭十的时候,自己也在十朋之龟的效果中,因为克的时候,一还在口中;八的第二个基本定义表现在老母所说的:“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此刻正在山泽损中,已经进入到了佛界中的五百僧人的沙门中,所以得遇观音菩萨,这个时候行者在大圣的状态中,十朋之龟在火水未济的气化过程中膨胀成为见恶人中的亚,打死六贼,六贼代表六根,六根倒不会被打死,可是六根所拥有的喜怒爱思欲忧六情却会遭到毒手,亚具有反六情的效果,在火泽睽中无喜、无怒、无爱、无思、无欲和无忧,所以唐王捻土会意,叮咛三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是取经时的僧人效果的根源,所以在明之前必须任运归天,才能一片光明,观音菩萨才会特赐衣帽和紧箍儿咒,目的是让八服从一的使唤,一默念此咒,八就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随意去了,所以谓之定心真言,这是如来亲授和观音转交的心猿归正之术,之所以谓之真言是因为可以藉着雷泽归妹归真,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时才有笑言哑哑,才有六情,八的第三个基本定义表现在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七八之变如同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完成了十朋之龟、火山旅中的两个万、从七变成为八、进入到山泽损的千里中、作为廿足带着日反行入口,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即去即来,迅捷无比,在反复的即去即来中足以让行者蛮化成为大圣,所以三藏不能没有定心真言,定心真言是针对大圣的力量的任运之术,紧箍咒则是针对身体的控制之术,如同一顶帽子,花帽是戴帽之前,帽儿则是戴帽的效果,这个帽可以颠覆凵,也可以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紧箍咒是拿臣之术,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寒,紧箍咒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的前兆,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所以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无心诀是摩诃迦叶回归天位,回到如来身边的心诀,才能善恶千端无所为,人位乃是非之地,人位上没有摩诃迦叶的踪影,才能不染不滞为净业,摩诃迦叶不可不先成就,摩诃迦叶成就了,才有龙华会。

    为什么大圣镇压在五行山下需要经过五百年才能难尽?五百年指的是天位的五反行到了人位的兑中,于是进入到了山泽损,这个时候的山泽损已经是沙门中的五百僧人,力量中的沙门指的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僧众,王假有庙时期的山泽损已经不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山泽损,在天风姤-山泽损时代天位的坎反行到人位的坎中时不会构成问题,这个时候的山泽损是佛菩萨的净土,天位的坎不是独立的个体,到了沙门时代不但出现了独立性,而且产生了十朋之龟,必须经过心猿归正的过程才会秉教沙门,心猿归正是用行师之后的事情,所以不会发生在火凤鼎,只会发生在山泽损,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禾人,禾人是年,岁是两个廿足拖着戈,还在用行师的过程中,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用行师,所以难尽需要五百年。

    东海龙王为负气远走的悟空说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为什么射阳居士把圯桥进履的画儿带入西游记?画中有话,而且龙王的话中也有话,圯桥三进履谈的是搬运车迟三十三难之始,33岁得《太公兵法》,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一阶段,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时已是难辨猕猴四十六难,前后13年的发达时间,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二阶段,才开始消除六耳猕猴所代表的习坎,在习坎中只有进取,只有自动性,完全无心,到了46岁才开始行者的直接操控,所以日后李白来桥上怀古钦英风时,钦的不是张良,而是张子房,因为子房乃王者师,没有启动王用出征的心,自然就没有过度的用行师,张良才有13年的奋发进取和飞黄腾达的时间,五日平明、五日早会、五日复早来都是太公心法,用诸比较,乃有分辨,良夜未半往,才有资格得到《太公兵法》,早起人天相会,才有资格获得黄石公的精神与力量,最重要的是避免火凤鼎的自然肆虐,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崛起中必然带有火凤鼎,大清皇室寅时即起也是为了避开火凤鼎,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力量中的扶汉是充分利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汉是艰则吉的力量,到了火水未济自然就只剩下曳其轮的效果了,天书无字,唯有力量,扶汉就自然停留在王假有家的力量中,没有火凤鼎,自然就兼具王假有家时期和王假有庙时期的优点,力量与智慧具足,自然无往不利,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圯桥三进履,子房于太平后,弃职归山,却不是从黄石公游,而是从赤松子游,进而悟成仙道,因为黄石公时代已经结束,进入到了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所以从赤松子游,力量不同,仙人的身份便不同,身价自然也大不相同,为什么龙王说与悟空听?天位的坎知所进退,能够保唐僧,尽勤劳,受教诲,就毕竟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 双叉岭上第七难

    太白金星化身老叟,救出三藏,三藏问老叟曰:“老公公,此处是甚所在?公公何由在此?”老叟道:“此是双叉岭,乃虎狼巢穴处。你为何堕此?”老叟没有回答,反而反问三藏为何堕此?很显然双叉岭并非必经之地,乃有此问,唐僧的起早地冒霜拔露说明了急切地离开大唐边界,乃有落坑折从之难,三藏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转身拜谢那公公时,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落坑折从之难造成了人位的艮的消陨,火凤鼎就变成了火水未济,从山中行的角度来看正当山水蒙。

    双叉岭上的双是晋如摧如的产物,催中的隹是天位的坎与天位的震合体,隹的反行可以造成食旧德的旧,所以才会三藏才会有这大缘大分,感得太白金星来此救度,就一举进入到了火泽睽,隹的动作非常迅捷,几乎看不到火水未济的存在,就进入到了火泽睽,只有两句对话,“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就是描述火水未济的短暂,从乞发展到气只是一瞬间,开始可以感觉到气的存在,火凤鼎是第一个隹,火泽睽是第二个隹,就完成了晋如摧如,其结果是造成了罔孚,这个时候才出现了双叉,如果双叉混为一谈,直接解释双叉就会忽略了火水未济的转换过程。

    双叉是火山旅的效果,火山旅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双叉,双叉是两个混沌的意识,也就是其,易经中的其是火山旅的效果,在甲骨文中倾倒的凵中只有一个叉,小篆才修正成为两个叉,甲骨文是从艮为山的角度看,小篆是从火山旅看,其的时候是网,从其和网发展到了罔孚的时候就完成了火凤鼎-火泽睽,这个时候就多了一个亾,网是睡眠中的混沌,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就是处于网中,而罔是清醒状态的混沌,感觉上已经清醒,却无法思考,火中行的任何一种力量都可以影响到意识,31岁正是起早地冒霜拨露之时,再加上裕如的效果,裕如是神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盘旋在口上,所以无记的现象特别显著,两个意识的很难留下回忆,可以说是人生中无明指数最高的时节,这是力量崛起之后的一种必然现象,三十而立,立业的时候需要辅助者,但是不应该完全地依赖,避免大权旁落。

    岭字从山,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山中行,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有孚改命,六、一、二和八都已经进入到了口中,口就成为页,页是巽为风的标志物,王假有庙时期的初期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所代表的巽为风中,这个时候还在六的保护之中,首是六反行至目,页则已经纳入六的保护,这个时候的用六已经脱离了用行师的阶段,可以说是用六最佳的阶段,岭是先甲三日和后甲三日的分水岭,双叉岭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在火水未济,这个分水岭也是上下的分水岭,玄中的捣药杵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之后就有了上下,上是裕如的事情,下是伯钦的事情,伯是明,指的是请斋和超荐之事,钦是藉着用拯马壮形成“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七的最高境界是七佛随身,七佛随身是穿着锦襕袈裟时才有的境界,这锦襕袈裟是取经人的护身宝物,“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七佛随身是什么样的福报?一个取经人能够有那么大的福报,能够得到七位佛随身吗?在力量中七恒指天位的坎,佛是天雷无妄的境界,这个时候七已经回归本位,人位上只有佛,这叫做七佛随身,锦襕袈裟也是力量,其中有火泽睽的金和山火贲的帛,也有天山遁的五彩斑斓和山泽损的示,更有泽地萃的衣,以及天位的嘉遁之坎的加和人位的坎的需于沙,锦襕袈裟的主体是车循环,成果是天雷无妄的佛境界,龙披一缕时是天雷无妄,这是唯用震为雷的时候,没有离为火的大鹏的蚕噬之灾,鹤挂一丝是风泽中孚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可以进入到天山遁,再转入天雷无妄,所以可以得超凡入圣之妙,在火山旅中时,雷火丰会率领万神朝礼,在完成了任运之后才有七佛随身,在七佛随身时七在天位的坎中,在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之中如如不动,在西游记中唐僧总共只穿着锦襕袈裟11次,最后一次是在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时候,之后即使回长安见太宗,也没有再被提到,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天雷无妄中,说明了已经不是以僧人的身份入世,而是以旃檀功德佛的身份入世,就不穿锦襕袈裟了,最重要的是不再有车循环,七日正会是水陆大会,这个时候也是天位的坎的高洁时期,七日正会在水风井中,其中有玄的参与,所以唐王会在七日正会中拈香,玄的参与只限于拈香,这个时候三藏还是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观音菩萨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在辞严色厉中完成了风泽中孚,于是开启了西天取经的因缘,才进入到了方雨亏悔中,七千两银子是天位的坎进入到了山泽损的过程,这是“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的过程,十朋之龟是一种集体的力量,贯鱼的力量变成了龟的力量,十是玄中的捣药杵与引中的丨结合在一起,就有了用行师的性质,朋是第二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十不同于士,士是天位的坎与人位的坎的结合,士可以引导十朋之龟,壮是士在火凤鼎中用行师,用行师是士在用行师,水陆正会以一七继七七,以一七继七七是从七发展到四十九,四是水风井中的反行入口,十是十朋之龟,九是七、八、九的发展过程,九是七变成了八之后成为一只用行师之手,出现在火山旅中,完成了丑之后就进入到山地剥,天位的坎的反行发展到了这一步就是十的天下了,观音菩萨认为就“可矣了”,意味着就可以结束火凤鼎,玄奘回到洪福寺里,对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说:“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三二年和五七年都不是时间上的定义,三二年中的三是火水未济,二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指的是当火水未济进入到了唯用震为雷的时候,说明了已经结束了车循环,并且完成了任运,最重要的是已经从王假有庙时期进入到了用大牲吉时期,才是龙华会的时节,而五七年是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时节,五和七都已经回归本位,说明了已经进入到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也是强调结束了王假有庙时期,这是不归的阶段,断不回矣,《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和《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非常重要,这两回被划分为三难,说明了其中的意义非比寻常,火凤鼎是取经的基本功,而五、六和七是火凤鼎中的主力,结尾时在两界山半山中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唬得个三藏痴呆,伯钦打挣,预示了行者的横空出世。

    三藏对老叟说:“他三个把我二从者吃了,天光才散。”这一句话说明了许多事情,首先,这个时候熊山君与特处士是在归妹的力量中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所以谓之纳妇,在纳妇的时候只是特处士先回归到天位的坎中,完成了纳妇才从山地剥进入到了风泽中孚,其次,还需要经过取女的过程,也就是藉着风火家人将熊山君反归于娣,熊山君和特处士是在两种不同的力量中反归于天,最后,天位完整了之后西方太白金星才会出现。

    西方太白金星所代表的力量是天水讼,西方太白金星的出现说明了天位已经完整,这个时候才能进入到火水未济中,西方太白金星才能够出现在人位中,火水未济是天水讼的卦中卦,也就是天水讼进入到了自我加持中,将昏昏沉沉辨不得东西南北的三藏送到双叉岭,也就是人位的坎中,为什么三藏辨不得东西南北?因为在风火家人-天火同人时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已经在北方了,可是在火水未济的自我加持之下,两个目又被送到南方来,这个时候就成为西了,见金夫是先完成了见,才在晋如摧如的自我加持中逐渐进入到晋如摧如,也就是进入到火泽睽中,才能够遇到镇山太保刘伯钦,刘伯钦是最早期的金夫,随着力量的发展,金夫的角色也会随之变化。

    镇山太保刘伯钦所代表的力量是火泽睽,在三藏与伯钦的因缘中发生了杀虎、请斋、超荐和送行四件大事:杀虎是击杀了火凤鼎中的虎,火凤鼎中的虎是五,五是舟,王假有庙时期的三是车,火水未济的曳其轮的轮实际上就是其邑人三百户的三,杀虎具有舟车转换的意义;请斋是从齐乎巽的层次转换成为示的层次,这是非常肃穆的事情…伯钦方坐下,心欲举著,只见三藏合掌诵经,唬得个伯钦不敢动著,急起身立在旁边。三藏念不数句,却教“请斋”。伯钦道:“你是个念短头经的和尚?”三藏道:“此非是经,乃是一卷揭斋之咒。”伯钦道:“你们出家人,偏有许多计较,吃饭便也念诵念诵。”…吃饭指的是火水未济的吃,吃的过程中,小狐汔济的乞就发展成为气了,这是摧如的效果,生和月所形成的青反行了,整个天位都来了,并且要与人位的大结合成为神的境界,所以请斋的过程很短,却是道道地地的大事;超荐中苾蒭洗业是重点,苾蒭洗业指的是将火凤鼎中反行的力量全部向上推送到天位,其中包括艮为山的入密的力量,以及天位的大的反行,升虚邑的时候不仅带来了虍,同时也带来了业,需要需要如来洗业,洗业之后火凤鼎所造成的病就好了,与此同时完成了苾蒭洗业就完成天山遁,所以谓之度亡,亡是亾,也就是人隐匿到隐处;送行指的是火泽睽发展到山泽损,伯钦家人为超荐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毕竟分文未受,只求伯钦送一程,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中就到了山泽损,正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告回,三藏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伯钦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

    在双叉岭上第七难中出现了22个斋,到了两界山头第八难也出现了5个斋,斋在火泽睽和山泽损中都是第一大事,斋从齐来,齐中有了小就成为斋,求小得之后就必须持斋,齐是品,有了小,就是小品,小品是说演艺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角色特徵突出,有喜不能脱离了小品,而持斋的真义是天位的一必须完成乞-气的变化,也就是完成齐心并力的过程,重建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机制,让二脱离凵中,二和小结合成为示,才能利用享祀,火泽睽-山泽损是利用祭祀的时空,也是示亲临的时节,神的时间,而把素持斋的是一,山泽损的时候天位的一才入主人位的坎,在人位的坎中齐心并力,持斋不离诵经,诵经是火凤鼎,诵了一天的经之后,刘伯钦的家人都梦到过往的祖宗都超荐得脱沉沦,说明过往的祖宗都登天了,已然完成了见金夫中的见,火泽睽的厥宗噬肤的时候就只有一和宗了,非常肃穆的力量,全部都是僧人的力量。

  • 落坑折从第六难

    在西游记中暗藏着两种密意,一种是文字上的密意 另外一种是数字上的密意,数字才是全书独到之处,易经中只有一到十的十位数字,西游记则予以层次化,带入了十地的观念,十位数字在十个层次中诠释着各个层次的力量变化,却又不失十位数字本来的意义,九地是力波罗蜜,已经在九九归真之后重新进入到了九九八十一难中,十地是智波罗蜜表现在各个层次的心法上,九地与十地都已经进入到了应用层次,同时将禅宗三关带入九九八十一难中,与此同时还与年龄结合在一起,在前面的一到四难中交代了人生前期的三十一年的力量变化,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已经将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变化的精要完整地解释清楚了,从出城逢虎第五难开始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相应的数字中找到这个年龄特有的力量变化,西游记可以视为一部天人修行和凡夫人生通用的宝典,人天都可以受益,学人具备了易经的基础,有了修行的经验,进入西游记的世界时简直就是如获至宝。

    唐三藏离开了福原寺,就出离了大唐边界,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所以唐三藏一行离开艮为山的时候还在丑时,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跌落坑坎指的是跌落凵中,也就是进入到了山地剥,落是山中行的反行入口,说明这是五的反行,五的反行精要原筮的力量,原筮是不宁方来,来的时候是兑为泽的力量,天地的大海都涌入人位的艮中,在希腊神话中兑为泽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所代表的力量,精要狩猎的特性,专门在林中射杀野猪,所以狩猎女神的猎场在火山旅,让焚如发展成为死如,所以直指山地剥,落入坑中之后就进入到了六的范畴了,就需要六来搬运了。

    折从的折指的是有嘉折首,这个时候已经发展到了“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了,折具有积极的目的,有嘉折首的目的是为了王假有庙,必须将天位反行的成员全部任运返天,所以有嘉折首的时候不可疾贞,也就是不可以进入到有疾中,也不可以停留在贞中,有疾就进入到了泽雷随,泽雷随只是官的境界,不是王的境界,所以不可以有疾,贞具有用拯马壮的功能,就会有孚不终,折的积极性有赖于六的搬运,折首之后就遂了,而且泥了,份外需要六来完成搬运,所以六寄身与交中,把五的成员带返天位。

    从指的是前后相随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火山旅中跟在旗帜后面的两个人,为什么唐王不派更多的从者?而只选派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是不是唐王小气?事实上西游记谈的是天人合一中的内容,天人合一中只有两个成员,在落坑折从第六难的时候两个成员就已经被熊山君、特处士和寅将军分而食之,为什么强调过了河州卫的福原寺,就出了大唐国界,因为从今以后就已非唐土,一个新的角色出现了,唐僧的角色是一个脱胎换骨之后的混合体,拥有了玄的精神和力量,这样的蜕变甚至表现在薪资上面,这是一个以王假有庙为核心的世界,天人合一至此拥有了丈六金身,文中将六表现在六趣、六道、丈六金身和拥出五六十个妖邪,特别引入六道的观念,因为这个时候六道中的人的时期已经结束,进入到了天的时期,到了六耳猕猴被行者一棒打死之后,先天的习坎的抑制就减弱了,就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届时力量中就会逐渐出现魔的成分,人生海海,不会定于一尊。

    谈六的时候必须同时兼顾《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和《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二回是玄奘领取钦命取经之始,这是用六的开始,第十三回则是进入到取经之路,这是用行师的开始,用六与用行师密不可分,用六之始是玄出来了,玄出来的时候带着师,用行师的结果就是落坑折从第六难,六的第一个层次的意义是其羽可用为仪的两只羽手,两只羽手从人位的离而来,人位的离是交,交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成为两只羽手,就可以拉着天位的成员冥升到人位的巽中,六发挥了搬运的功能,将玄拉入了口中,搬运是六的最基本的功能,在四十六之前都是六耳猕猴在自动地发挥习坎的功能,四十六之后就完全靠行者来担任搬运和调度了;六的第二个层次的意义是用六,用六代表着在冥升中进入到孚乃利用禴,六将人位分割为他乡和本乡,他乡是人位的巽,本乡是人位的兑,本乡的一捻土才是王的基业,他乡是用行师之地,虽然最后可以完成万,而且发展到取女见金夫,可是他乡万两金不足为惜;六的第三个层次的意义是王用出征,玄的出动让用六中含藏着用行师,王用出征与维用伐邑不一样,王用出征不失其正,维用伐邑则有孚失是,差别在意识的参与,王用出征带有风月和水月的性质,用行师的力度有节制,维用伐邑在火山旅,就属于五鬼搬运的范畴了,里面具有厉的成分,遁的力量被限制在人位的艮中,就会造成山地剥;六的第四个层次的意义是文,六是冥升之始,文是用行师之终,困蒙的时候玄变成了文,六和文的差别是交足,交足的时候用行师的力量就吝了,困蒙在山地剥之后,困蒙时天位的震陷入凵中,所以吝了,不过,已经求小得了;

    六的第五个层次的意义是交,交兼具六和×,×是五中的成员,全部要反归于天,这个交是地雷复-地火明夷-雷火丰-泽火革-天火同人中的人位的离,这是可以成就真人和官的离,而郊带有邑,这是维用伐邑之离,也就是藉着用拯马壮进入到车循环中的离;六的第六个层次的意义是玉,玉关金锁的玉关指的是火凤鼎,金锁指的是火泽睽,火凤鼎之后才有玉,这个时候玄已经转变成为玉,没有了用行师的性质了,却会带来爱神阿芙洛狄忒的隐匿力量,艮为山实际上是隐匿的泽山咸,只是隐匿了起来,并没有丧失,不过,用行师的力度太大时还是会丢失泽山咸中的性欲,用行师对性欲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再加上小所带来的僧人效果,王假有庙时期很容易形成情欲荒芜;六的第七个层次的意义是遂,遂是九已经将震为雷的力量碾碎了,六则必须负责搬运的工作,将月运送回去,羝羊触藩的时候,既不能退,也不能遂,无攸利,所以必须用六,完成了九就遂了,获匪其丑之后就称心如意了,正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的时候花已经成为化,横目已经成为马首,呼儿将出换美酒,后面就是风泽中孚的事情了。

    熊山君所代表的力量是天位的震,在天位的时候是龙,龙跃于渊之后反行到了人位的巽中就成为熊,所以熊具有帝的力量,山君是进入到人位的艮中的君,熊所代表的力量是泽雷随,熊到了火山旅时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就成为罴,所以也叫马熊或是人熊,熊的时候在王假有家时期,罴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熊罴都是从天位来的,所以是精,到了人位的巽中成为精灵,

    特处士所代表的力量是天位的坎,特是天位的坎已经成为士的时候的功能,一只手可以抓住土,就求小得了,可以抓住牛,就其牛掣了,特有特殊、独特的意思,“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从其羽可用为仪的角度来看,这一句话也成立,天位的坎在火山旅的时候旅于处,虍以人位的艮为几,所以名中有处,在山水蒙时与人位的坎结合在一起成为士,所以名中有士,士是反行的干,这是王假有庙时期特有的现象,在王假有家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天位的坎都不可涉大川,保持着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寅将军的寅指的是黄寅,《抱朴子》提到:“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书是师出以律,带着师的力量一起反行,乃用行师之始,三和写出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贯鱼,鸟首已经成为臼,人位的艮已经化为乌有,所以三写成乌,这个时候鱼已经回到天位,日则合体于人位的震,所以鱼成鲁,鲁所代表的力量是风雷益,正是王假有庙时期的最高境界,反行的帝则在火凤鼎中成为虎,帝中的成员包括了玄、木和坎,所以大人虎变是整个天位的成虎,整个地雷复所产生的力量都成为虎,而不是仅限于天位的坎,所以帝成虎,寅的字形中有两只羽手、亼和夫,寅是从其羽可用为仪开始,发展到见金夫,整个火凤鼎都是寅,黄是黄离,在人位的坎中上下其手地遇主于巷,将军是火地晋的晋其角的产物,维用伐邑的力量,里面具有厉的成分,可以成为车循环的力量基础,所以寅将军指的是萃如嗟如,落坑折从第六难的时候还没有车循环,只是一个人位的坎中的坎中子,这个魔王还不成气候,所以看到熊山君和特处士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时,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就进入到了火山旅中,虎字有一个争议的地方,虍底下到底是几,还是儿?从火山旅中的事件可以知道三种力量在进食,所以宋代以前一直都是用几,明白了原始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论断。

    唐三藏出发取经在旅于处的时候就会牵动虎的效果,当寅将军与熊山君和特处士相会,一起将两位从者食尽时,就进入到了山地剥…魔王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三个叙罢,各坐谈笑…山君的守素守的是地雷复的素履往,“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的时候就成为熊罴精,处士的随时是雷泽归妹的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迟归有时的时候天位的震反归于娣,天位的坎则在言有序的时候与天位的震一起反行,这个时候就成为野牛精,两者都是天位的成员,在火山旅的力量与黄寅相逢在人位的艮中,三者停留不动就会吞噬人位的艮。

    三藏对老叟说:“他三个把我二从者吃了,天光才散。”这一句话说明了许多事情,首先,这个时候熊山君与特处士是在归妹的力量中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所以谓之纳妇,在纳妇的时候只是特处士先回归到天位的坎中,完成了纳妇才从山地剥进入到了风泽中孚,其次,还需要经过取女的过程,也就是藉着风火家人将熊山君反归于娣,熊山君和特处士是在两种不同的力量中反归于天,最后,天位完整了之后西方太白金星才会出现,西方太白金星所代表的力量是天水讼,西方太白金星的出现说明了天位已经完整,这个时候才能进入到火水未济中,西方太白金星才能够出现在人位中,火水未济是天水讼的卦中卦,也就是天水讼进入到了自我加持中,将昏昏沉沉辨不得东西南北的三藏送到双叉岭,也就是人位的坎中,为什么三藏辨不得东西南北?因为在风火家人-天火同人时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已经在北方了,可是在火水未济的自我加持之下,两个目又被送到南方来,这个时候就成为西了,见金夫是先完成了见,才在晋如摧如的自我加持中逐渐进入到晋如摧如,也就是进入到火泽睽中,才能够遇到镇山太保刘伯钦,刘伯钦是最早期的金夫,随着力量的发展,金夫的角色也会随之变化。

    魔王和邪众吃完了唐僧的随从,很客气地说:“今日厚扰,容日竭诚奉酬”, 容日竭诚奉酬的容是入于幽谷的效果,日是指的是日昃之离的时候,在火凤鼎和车循环中竭诚奉酬,在这两方面都可以礼尚往来一番,两人说完方一拥而退,不一时,红日高升,意味着人位的离已经将反行的日推送到天位,顺势完成了天山遁,就进入到了天水讼-火水未济。

  • 出城逢虎第五难

    出城逢虎是唐三藏初出长安后的第一场苦难,这个时候已经正式开始了王假有庙时期,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和天府之国的美誉,长安城代表着乾为天-天风姤时期和巽为风时期为时31年的长期安定,在出城之前已经获得了象征着如来家业的锦襕异宝袈裟和九环锡杖,同时也与唐王结拜为兄弟,并完成了西天取经的誓师,唐太宗在为唐僧饯行时弹入酒中一撮土?并意有所指地叮嘱唐僧:“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这一捻土会意堪比拈花微笑,土是器质性的身体,今心是明夷之心,被人位的离推送到天位时候,一与土结合在一起成为王,王才是王假有庙的主体,风雷益的王用享于帝才是王假有庙的目标,金是力量上的效果,“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两是火凤鼎-火泽睽中的局面,万金只是火泽睽的境界,这是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的冰才是王假有庙的有终,这是王在王用出征之前的叮嘱,这个时候王和一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唐太宗代表王,唐僧代表一,一可以在孚乃利用禴的过程中上上下下自由地运作,王却只能在水中行的有终时才能王明并受其福,只有王假有庙时期的有终才是王的时间,王假有庙时期是明心解养人天法的阶段,用大牲吉时期则是见性能传智慧灯的时候,出发的时候具有全观视野,就不会遇难而退,坐失力量崛起。

    出城逢虎的出指的是“出自穴,不速之客三人来”,出是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的致用之始,出是来的前身,天位三杰就一起进入到了水天需的公弋取彼在穴中,朋是来的基础,有了朋之后,才有来反、来连、来誉,朋指的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谈到朋就涉及到城,城是一个双向的塔楼,代表着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塔楼旁边有着一个斧钺,意味着城带着王用出征的性质,出城是王假有庙的开始,代表着玄的崛起,这个时候才能谈天道钩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始,妙是终,31岁是认识原道的年龄,到了这个年龄才能认识到唯用震为雷的境界,火凤鼎30年是人生的作为阶段。

    逢是羽毛丰满时的反行,逢是雷火丰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之后朝向有终的进发,发展到了旅于处的时候才会逢虎,处是虍的反行以人位的艮为几,这个时候五反行的时候,所以虎是集体的力量,不是一开始反行就逢虎,而是已经从方发展到了火山旅的时候才会逢虎,天泽履是专门谈虎的一卦,为什么是天泽履?虎是地雷复从素履往发展到泽火革的大人虎变时的产物,在火山旅的时候天位的坎进入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人位上就开始出现了虎,由于反行时是以隹的力量反行,所以有厉,就会出现尾,而大人虎变的变则是人位的坎中的机变,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王假有庙的山水蒙中,事实上从火山旅到火水未济都是处于“履虎尾,咥人”的状态,不过,这个现象只发生在王假有庙时期,到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时就不咥人了。

    五的第一个特性是完整的反行队伍,天位只留下一个丮,原筮也出动了,五中包括了玄、一、七、二和小等五位虎将,五如同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所以就有了虎的威力,五是艮为山中的阵容,威力更胜于四,四中只有一、八和二,其中只有天位三杰,没有原筮的成分,所以不具备虎的威力,这是水风井中的阵容;五的第二个特性是由小所摆渡的舟,五通幽冥,摆渡过程哪一个都不能下船,所以到了最后一起沉陷在凵中,只有悟空一直在五的队伍的上空,所以没有受到影响;五的第三个特性是具有王用出征的明确宗旨,震用伐鬼方的时候不是只有震,如果只有震的话就不会出现鬼,鬼是西人,而五是造成西的力量,也就是造成山地剥的力量,所以鬼的出现是震用伐鬼方发展到了五的时候所造成的结果;五的第四个特性是五的驻足让艮为山发展成为山地剥,也就是从焚如发展到死如了,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让王用出征的力量变成了需于沙,犹如一盘散沙的力量,以至于出现了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即使发展到了取女,见金夫,还是无攸利,与王假有庙的宗旨大相庭径,不但在意识上造成了无知指数高涨,同时也在力量上也只能产生边际效应;五的第五个特性是五成为车的前身,关键在于山地剥之后就进入到火水未济,既无法解除三,也无法形成遁,三的出现又会保持三才阵势,形成了舟车之苦,舟车之苦发生在五与车相继的时候,就进入到了五车十满的阶段,这是后来的事情;由于唐三藏出发的时候只有唐王所提供的通关文牒、紫金钵盂和两个长行的从者,以及银駔的马一匹,五的成员都还没有到齐,不足以造成山地剥的效果,所以必须等到三年之后才会有赏于大国,也就是要等到收得沙僧十六难时才形成完整的五,到了33岁才会完全地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中,第一难到第十难是对一到十的概括性的介绍,说明十个数的基本意义,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舟车之苦的阶段,没有必要隐瞒什么,天人合一有了共同的认识,才能建立平安而有力的人生,否则力量崛起的时候一方会被力量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天人合一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出城逢虎中出现了大量的来、往、出、入和去,席不暇暖,旅色匆匆。唐三藏的出城逢虎经历了出长安、出洪州、出巩州和出河州卫四个出,才离开了唐朝的国界,出长安是开始取经,出洪州是离开山泽损,出巩州是进入到山风蛊-艮为山,出河州卫是用行师,时间点是火山旅,就到了逢虎的时间。

    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钦差玄奘问禅宗的第一站在法门寺中,力量中的法门寺指的不是禅密四大名寺之一,落脚法门寺是因为还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法门寺的法是人位的兑中的五百僧人的力量,还在佛法的范畴中,门是闲有家的门,有疾的时候进入到了泽山咸,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而泽山咸就如同一座真身宝塔,成为直的力量的制高点,艮为山是入密,进入到了真人境界,也是以法门寺为中心,所以法门寺是禅密的四大名寺之一,泽山咸是从撞撞往来转入朋从尔思的转折点,领有钦命的玄奘问禅宗的时候这一问就进入到了朋中,闲中的木就退为坎中子,于是进入到了水风井,在法门寺中住持带领五百余僧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这个时候还在禅中,离开了法门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城,开始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会一步踏入魔域,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请师入榻安寐…指心是明心,指是甘临之后的向上推送,法门寺五百僧人是山泽损的力量,已经完成了至临,甘临是心生,此刻要心灭,完成了履校灭趾,圣主才可以皇图永固,点头则是必经过程,点是黑占,黑是艮为山的薰心,薰心时路多虎豹,峻岭陡崖难度,毒魔恶怪难降都是从薰心开始,占是未占有孚的占,孚是孚乃利用禴,完成了孚乃利用禴口就成为西了,就有孚改命了,从此主人不但有言,而且有信,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中的十和三是孚乃利用禴中完成九的要角,三日指的是“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主人有言才是上西天取经的原由,众人夸赞不尽的忠心赤胆大阐法师的大阐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禅,忠心赤胆中有心、有日、有丹,有代表离为火的赤,都是力量,此去即将进入到了一个力量崛起的世界。

    唐三藏离开了法门寺,又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巩是丮和工,丮是人位的离的两只坎手抓住天位的艮,让天位的成员都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之下反行入艮,工是黄和牛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也就是三星所形成的三才阵势,巩所巩固的是日,具有已日乃孚的特性,先巩固了日,再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巩的时候人位的震将力量供输给日,自己就变成了坎中子,所以泽火革也具有用拯马壮的功能,于是就进入到了三才阵势,因而有了革命的力量,在有孚中改命,所以谓之已日乃革之,所以巩州指的是山风蛊,巩固的固是口中十日并举,代表着艮为山,巩州在秦时是陇西郡,南宋时升为巩州,唐朝时还不存在这个地名,只是为了借用引出山风蛊和艮为山,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两三日,又至河州卫,河州卫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河州是人位的坎,卫的时候两个廿进入到人位的艮中看守着口,指的是用行师,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固的阶段,河州卫是大唐的山河边界,过了这里就“已非唐土”,唐土观念很显然受到了推背图的影响,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请往福原寺安歇,福原寺是水风井中的王明并受其福的福,福出现在人位的艮,原则指的是原筮,这是天位的坎,也来到了人位的艮中,原筮出动的时候带来了舟,意味着五的力量出现了。

  • 寻亲报冤第四难

    寻亲报冤的时候江流子已经改变了身份,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已经为江流子削发剃度,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江流子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玄奘,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西游记的玄奘不必与真实的玄奘完全一样,一如历史上的玄奘的父亲不可能在东海龙王那里石沉大海十八载,一切只是假托。

    第四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寻亲,一个是报冤,各有各的密意,寻在这里不是当作寻找来解释,寻在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人伸开两臂丈量的样子,甲骨文学者认为寻的本义“疑”为一种长度单位,即伸开两臂的长度,合古代八尺,实际上这两只手是其羽可用为仪的两只羽手,在冥升的时候把玄拉进人位的巽中,于是开始了孚乃利用禴,这就是鼠穴寻羊,不是到鼠穴中去找丢失的羊,羊根本就不可能钻得进鼠穴,羊是天位的艮,寻是把玄拉进人位的巽中,如果不懂得易经,那么就既看不懂甲骨文,也悟不到古德留下的线索,寻字中的两只羽手拉着一根非常特别的棍子,棍子中有四个入,也就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四个入:入于穴、入于坎窞、入于坎窞、惟入于林中几不如舍,这就是寻中的四入。

    亲是立木见,立是天位的大的反行,木是人位的震,所以反行具有明的目的,天位的大的反行要能够完成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才算是明,金山寺的法明长老就已经在预示人位的震中的法明,为了明必须完成见,见是完成天山遁,任运就在完成见,不见就不明,寻亲寻的是在人位的震中的明。

    报冤的报从执来,报是解除执,打破了执其随,将执中两个隔离的半日结合在一起成为日,才能拿下被执的人身,冤是兔在冖中,兔代表泽山咸,兔中没有火凤鼎,兔中的两个半日处于隔离的状态,冤的时候泽山咸的力量被反行的震笼罩了,意味着已经入于穴了,开始了朋从尔思,爱神阿芙洛狄忒所代表的泽山咸就受到了抑制,泽山咸是撞撞往来和朋从尔思的分界处,撞撞往来是殷温娇所代表的力量,玄奘时代崛起之后就进入到了朋中,开始了朋从尔思,江流子时代是荷尔蒙与情欲亢进的18年,根本的生发力量如同被两个与天人合一完全不相干的匪徒所劫持,报冤是结束这种被劫持的状态,开始了僧人时代,对爱神而言却是另外一重冤情,朋从尔思是反爱神的力量,一时之间事业心大振。

    四谈的是玄,玄是王假有庙时期的主体,代表着不速之客三人来,玄是王用出征反行入口的集体力量,里面包含着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玄出动的时候已经度过了18年潜藏在金山寺的日子,完成了剃度,成为了僧人,开始接受王用出征的力量,主要表现在火凤鼎中,玄自己只是丶、捣药杵和师,丶是入主,捣药杵是京字头中的一,不同于代表意识的一,捣药杵是天位的艮的力量,射阳居士在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中将京字头中的一定名为捣药杵,卖了一个老大的关子,其实玄是王假有庙心法的初始力量,师是用行师,玄自身的力量已经很强悍了,再加上玄在冥升的时候,带着玉、日和六,玉是王的入主,日是马的前身,日昃之离反行入口之后就成为马,马首是目,目中之睛就是日,六是两只搬运的羽手,这个搬运的力量要到难辨猕猴四十六难的时候,如来亲自说明了六的来历,原来是一只六耳猕猴,这个时候却被行者一棒打死,用六的功能就被行者取代,但是用六不满意终止,因为六还出现在交、郊和校中,所以至此用六只是损失了由上而下的搬运功能,没有影响到向上推送的搬运功能,照理说四谈的应该是四,四已经是取经人一行四众的力量了,所以必须从观音菩萨募集取经人一行四众的顺序说起,沙僧是第一个被募集的人选,有了小,五的因缘就具足了,沙僧原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沙和尚可以自豪地说“南天门里我为尊,凌霄殿前吾称上,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因为一需要卷帘大将的配合才有成为火凤鼎中的我,风泽中孚中的吾,艮为山的言有序中的予,卷帘大将代表五中的自动性,“只因在蟋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蟠桃会则是受兹介福于其王母的盛会上,也就是在地天泰中,玻璃盏的玻指的是无平不陂,天位的坎一动就进入到平中,就已经调虎离山了,原筮的小就会与虎一起谋皮,璃指的是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所造成的离,不速之客三人来造成了星落云散,于是就八九不离十,八、九、十都因为七而展开,而七则是因为卷帘大将卷帘了而得以反行,盏是武将所身负的干戈之坎来到了人位的艮中,就产生了剥的效果,造成了首身分离,打碎玻璃盏意味着已经完成了孚于剥,“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这般苦恼,没奈何”,小自然欣然皈依,成为第一个被募集的取经人,之后才是二、白和七的募集,七是嘉遁之力,天位的坎在天位的时候是力,反行成为八之后就成为刀,就有了有力的山地剥,自然与取代者大不相同,所以观音菩萨最后才见悟空,悟空情愿修行,观音菩萨才应允悟空道:“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必须是唐僧亲自来救,而且是跟唐僧做个徒弟,所以观音菩萨并没有亲自与行者摩顶受戒,所以一直要到第十四回时唐僧收悟空为徒之后才会出现四,四是一、八和二的反行入口,四的时候天位的坎的七已经发展成为八了,这是从山风蛊-艮为山的角度来看,谈到四的时候,不是以王的身份反行,而是单纯地以意识的身份降临,四的涵盖面更广,跨越王假有家时期、王假有庙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不过,在重要性上四不如玄的冥升,冥升是孚乃利用禴的发轫,关系到易经第一孚,也就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开始,奘是壮大,壮是气壮河山,在人位的巽中用行师,这是火凤鼎中的内容,大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的合体成贝,这是火泽睽-山泽损的内容,火凤鼎与火泽睽合起来是孚乃利用禴,所以玄奘注定与取经有缘,巽为风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初阶力量,巽为风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所代表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取经的过程,这个时候是寻亲报冤的性质,主要是对取而代之的力量的清除,所以用到了抄化的力量,抄是人位的离把少推送到天位,少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初阶力量的特性,也就是需于沙的力量,少的力量被移除了之后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才能够从雀发展成为隹,山泽损才具备五百僧人的力量,需于沙与小有言是两个不同的时期,需于沙的时候小还没有皈依,还在巽为风中,小有言的时候已经到了为取经人摆渡的阶段了,也就是完全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中了。

    从寻中四入来看,寻亲是在水天需中寻亲,玄奘藉着抄化在私衙门口先找到生母殷温娇,私衙是私第,也就是床笫之私,指的是巽为风的“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这个时候正处于风泽中孚,殷温娇藉口先年曾许舍百双僧鞋,前往金山寺中还愿,于是就进入到风水涣,意味着完成了用拯马壮,随即至万花店寻找陈萼的生身之母开始,万花店在人位的艮,就进入到了天山遁,婆婆时已失明,玄奘就将舌尖与婆婆舔眼。须臾之间,双眼舔开,仍复如初,这个过程指的是“咸其辅、颊、舌”,至此重新恢复了视矍矍,除了意味着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同时也代表着隹的崛起,这个时候就完成了抄化,之后再到唐王皇城之内,金殿左边,殷开山丞相家,是殷温娇的生身之父母,殷开山丞相家在皇城之内,皇城就是京城,丞相认亲之后,奏报唐王,唐王见奏大怒,就发御林军六万,着殷丞相督兵前去,御林军六万代表着其羽可用为仪的羽林军,六万代表着冥升,就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中,“那时才救得老娘的身子出来”,于是就结束了撞撞往来时代,开启了朋从尔思时代。

    报冤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将李彪钉在木驴上,推去市曹,剐了千刀,枭首示众讫”,木驴是山地剥,完成了小人剥庐,枭首是有嘉折首,就获匪其丑了;第二步是把刘洪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处,丞相与小姐、玄奘,三人亲到江边,望空祭奠,活剜取刘洪心肝,祭了光蕊,烧了祭文一道,剜心是“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就结束了水风井-火凤鼎;第三步是解放殷温娇的撞撞往来,进入到了火泽睽-山泽损,龙王也令夜叉将光蕊身尸送出江口还魂,于是阖家团聚,丞相夫人不胜之喜,吩咐家僮,大排筵宴庆贺,丞相道:“今日此宴可取名为团圆会。”真正合家欢乐。

    大难之后唐王命升陈萼为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殷温娇在前面的18年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撞撞往来如一艘自行摆渡的舟,到了报冤之后就不需要撞撞往来了,因为满堂娇是女性的力量,而且是整体的力量,而到了天雷无妄-风雷益的时候就到了唯用震为雷的时节,不但只需要男性的力量,而且需要可以拆分而行的力量,所以报冤之后,殷温娇就无可避免地自尽了。

  • 满月抛江第三难

    满月抛江发生在殷温娇产下遗腹子醒来,忽然刘洪就回来了,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倘或皇天见怜,有人救得,收养此子,他日还得相逢。”…产子到抛江中间只有一夜之隔,根本没有任何的时间差,何来满月?很显然满月不是周月的意思,阴历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月,所以满月指的是望月,望月谈的是中行之后的“月几望”,这样的情形只发生在山地剥之后,而在殷温娇产子时还没有火凤鼎,没有车循环,连田获三狐的条件都没有,原因是没有三,三是车循环中的将,负责八种政务,三出现的先决条件是车循环,一和二结合在一起成为三,共同控制者车循环,所以必须先有火水未济,才能在成为车循环的轮轴,满月抛江第三难也是藉着没有发生的事情来谈三,一旦有了三就会造成月满则亏,月是用拯马壮的产物,也就是在日昃之离完成了火凤鼎之后,又在风泽中孚时用藉着拯马壮而转入风水涣时才有的产物,月满则亏是因为已经完成了山地剥,二陷在凵中时的事情,而此时此刻没有三,没有火凤鼎,没有车循环,没有火水未济,没有山地剥,甚至没有满月,所以如在寺中。

    天风姤具有人位的巽,为什么无法构成三才阵势?正是因为天位的大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至多可以只能以东的身份反行,随即就在顶天功德中回归本位,为什么王假有家时期的巽为风无法构成三才阵势?因为小有言主掌了水天需中的主控大权,只能在水风井中运作,这是“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的时期,没有得,也没有丧,因为没有发展到求小得,所以不会有得,而且因为没有日和月,所以不至于丧羊于易或是丧牛于易。

    满月才会造成抛江,抛江的抛是三种力量的组合,手是人位的离的两只坎手相叠,向上推送,力是天位的坎的嘉遁之力,在抛中嘉遁之力也出了一份力量,天位的坎必须反行入口成为八,提供山地剥所需要的刀,才能完成山地剥,天位的坎还在信守不可涉大川的信条,从天位的坎中发出嘉遁之力参与人位的艮中的行动,人位的艮中在进行的行动是九,九是天位的大和人位的大共同集合的力量,这个力量也正是犬的力量,希腊神话中山地剥是塔尔塔罗斯地狱,刻耳柏洛斯是守护地狱的地狱犬,完成了获匪其丑之后九就变成了丑,必须有天位的坎的力量参与才会造成丑,完成了获匪其丑人位的艮就亏了,就完成了“乾玄用九,乃见天则”,就进入到十,三种力量形成了抛,抛绣球出现在西游记的首尾,唐僧的父母以抛绣球而结亲,天竺招婚七十八难唐僧自己经历了抛绣球,抛绣球的时候是从天位的坎中抛道人位的艮中,绣有秀而不实的意义,天位的坎不免于真正地反行,所以无法达到完全的山地剥的效果,人位的离自然就可以挥散掉抛的效果,江是天位的坎和人位的坎所结合而成的大河,抛江之后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的水风井就进入到求小得的坎为水,人位的艮就亏了。

    虽然没有山地剥,可是毕竟抛江了,何以故?如果满月抛江成为事实,那是因为习坎的缘故,水泽节的力量被用在不节若则嗟若上,最后发展到了儿的程度,意味着“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在不断地往来井井之后,还是产生了小狐汔济,也就是说产生了山地剥,所以造成了瓮敝漏,这是因为不知道繘井,繘井是用瓶汲井水,可用汲是为了进入到水雷屯,进入水雷屯就可以避免羸其瓶,羸其瓶就是瓮敝漏。

    巽为风具有巽在床下的心法,巽在床下与山地剥的剥床以辨直接挂钩,巽为风走着走着就会进入到泽水困的困于金车中,在车循环中完成了剥床,意味着结束了王假有家时期,而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所以出现了瓮敝漏,天风姤中的“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也是描述这个问题,刚开始是系于金柅,“柅,所以止车,以金为之,其刚可知”,因而非常稳固,为了有攸往,而改变了谨慎的风格,见凶之后就羸豕孚蹢躅了,彳亍地步入孚乃利用禴。

    20%的学童出现非器质性的学习障碍,就是因为瓮敝漏了,十朋之龟出现了,自然造成了学习障碍,每一个天人合一都求好心切,但是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原因在于不明白力量的特性,只是按照过去所积累的习坎行事,在习坎中是无法观察得到习坎的,灯下黑现象造成了习坎的顽固性,等于是封锁了改变的可能性,西游记将力量变化所可能才收到阻碍巨细靡遗地阐明出来,同时藉着取经人一行的处事方式提供解决之道,满月抛江的时候天位的坎还没有真正地发动,但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明白的力量可以稳定天位的坎的行动,满月抛江说明了开悟的重要性,开悟的前提是在难辨猕猴四十六难时一棒打死六耳猕猴,六耳猕猴所代表的力量是习坎,才能进入到开悟三关,证道和证果之后的再来者就没有习坎。

    人类的意识从3岁开始发展,十年一变,10-13岁的孩子,在某些时候表现聪慧精明,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显得迟钝幼稚,他们的情绪也会出现波动,有时温顺可爱,有时却暴躁易怒,意味着经历了满月抛江的变化,就结束了“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阶段,车循环造成了满月现象的时候,在十朋之龟的影响之下,反应会变得迟钝幼稚,这是人生第一次的力量改变,对于生命的帮助必须在起点着手,起点顺利,后面也会顺利。

  • 出胎几杀第二难

    九九八十一难的前四难都在说明唐僧的身世,短短的上卷附录被划分为四难,这是从如来的高度来看这四难,意义非比寻常,这四难完整地说明了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

    殷温娇产子之后,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淹是奄有天下的心法,也就是冥豫成的心法,才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出胎时正处于雷火丰的力量中,具有冥豫成的条件,却没有成功,因为冥豫成只发生在凌云渡脱胎八十难,也就是破牢关的时候,如果成功淹杀,那么出生即证道,就在炼虚合道的山雷颐中了,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不被允许?因为如此一来人类就无法进化了,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出胎几杀第二难的主题,冥冥之中有一些天造地设的机制在帮助人类的进化,进化的过程虽然有九九八十一难,却按部就班,终底于成。

    出胎几杀的出一般指的是万物出乎震,出的是天位的震,天位的震离开了天位,开始了反行过程,天风姤就发展成为巽为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万物出乎震是以南极星君的身份,奉观音菩萨法旨,前来送子,自然就没有出胎时的危险,胎是始的意思,天位的震反行入口,物之始也,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建立三才阵势,然而天风姤已经有了人位的巽,所以进入到巽为风-水风井中,这是人生的初始力量,唐僧从出胎到到十八岁的阶段都处于江流儿的阶段,虽然已经进入到了水中行,但是被系在在木板上,系在在木板上指的是以“来反”的方式顺水而行,漂流至金山寺脚下,金山寺在人位的巽中,金山寺长老法明给唐僧取个乳名叫作江流儿,等长到十八岁时,在金山寺出家,取法名玄奘,这个阶段处于王假有家时期的巽为风中,江流儿是坎卦的内容,“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这个时候的水中行不会发展到盈满的程度,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昃是火凤鼎的结果,满是车循环的结果,在王假有家时期不会发展到盈满的程度,虽然来反造成了十朋之龟在口上,也就是古的状态,古在水中顺流而下,一直在不节若则嗟若中,由于这个时候的告公用圭无法拆分而行,所以不会进入到水雷屯,虽然出现了儿,儿是臼人,说明了经历了入于坎窞的习坎,才会有臼,可是却无法进入到水雷屯,所以一直居住在金山寺中,那么为什么还出现了几杀?杀是雷火丰的效果,不丰不杀,王假有家时期是在雷火丰的力量中的反行,所以必然会遭逢杀的效果,能够免于被杀是唐僧的母亲殷温娇所代表的力量使然,杀是发生在告公用圭中,天位的大在山天大畜的力量之下反行,殷温娇所代表的力量是一体性的大,来到了人位也就不会进入到告公用圭所形成的斥泽之军中,斥泽之军是兑为泽的和兑成为来兑的力量,进而造成了人位上的盈满,就淹杀了,斥泽之军也是车循环,不仅也会造成月满则亏,同时还会更甚一层造成杀,而且天位的大中自带顶天功德,反行时自动回天,就不会造成山地剥的结果,水雷屯因为具有“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心法,不字是没有子,没有车循环,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山地剥,这个心法在人生初期化解了雷火丰说带来的冲击。

    殷温娇是丞相殷开山之女,又名满堂娇,满堂娇的满代表着王假有家时期的结束,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有了车循环才会有满,满月抛江第三难就是专门说明满月的来历,殷温娇时代处于王假有家时期,人位的艮是不会有满的时候,只有在车循环中才会月满则亏,而且要到犀兕麋鹿出现的时候才会有完全满,这是发生在赶捉犀牛七十七难时的景象,满是全,开始唯用震为雷了,就不需要车循环,所以小满的时候要祭车神和祭三神,满堂娇指的是人位上充满女性的力量,非常安定稳固,无法形成车循环,所以人位的兑中的大泽不可能满溢到人位的艮中。

    在江流子时期中,唐僧的父亲陈萼,表字光蕊,虽然高中了状元,走马上任的途中却遇到了匪寇,沉江十八年,这是因为陈萼所代表的力量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萼中有亏,亏代表山地剥,而光蕊则代表水天需中的车循环,水天需的小有言可以将天位的大当作舟来运作,所以陈萼被刘洪和李彪两位船夫所取代,刘洪和李彪都是船夫,意味着具有小的身份,两者也是从天位下来的摆渡者,具有小有言的职掌,陈萼沉江十八年的期间江流儿都在小有言中,江流儿成为玄奘之后,玄的力量发动了,有了火凤鼎,用拯马壮的力量也启动了,有了车循环,陈萼才能应世,可是这个时候殷温娇反而不能并存了,因为火凤鼎必须将天位的大拆分而行,从一发展到十,而且必须藉着三运作车循环,所以殷温娇就无法存在了,因为委身仇家而羞愧自尽。

    少年强则国强是依靠整体性的兑的力量,不是唯用震为雷的力量,兑中有胜利女神尼克的护持,这是只有在殷温娇时代才有的现象,尼克在殷温娇时代带有翅膀,拥有惊人的速度,除此之外并不具有其他特殊力量,也就是说没有戈的性质,就不会具有攻击性,这是人生最舒服的岁月,尼克在所有的体育竞赛中一路护持,在体育竞赛中才能见到她的身影,当尼克成为战争女神雅典娜的从神时不仅失去了翅膀,同时也丧失了原来的品质。

  • 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当托塔天王与哪吒三太子押住金鼻白毛老鼠精去奏天曹听候发落之后就进入到了天山遁-天地否,以天地否破了车循环,脱离了烟花苦套,取经人一行继续西行,不觉夏时,正值那熏风初动,梅雨丝丝,好光景,夏时是页的遁走季节,而且已经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有时之际,意味着已经完成了雷水解,好光景描述的是不同的时空变迁,关键在好光景,经过了在天泽履-雷泽归妹的一番厚生之后,要有好光景还是必须回到水天需中,所以在艮为山中改变路径,才符合夏时的精神,才有人生七十才开始,封神演义中也有好光景这一段,许仲琳引用了,另外再加上了“何时了王事,镇日醉呼卢”,有了这两句的加持后人就可以理解射阳居士谈的到底是什么了,了王事是结束了维用伐邑,于是就可以进入到有终,镇日醉呼卢的镇日是唯用震为雷,饱鸣琴,醉呼卢是因为妇奏飧,妾湛酤,两人心意相通,许仲琳才可以锦上添花。

    灭法国难行中的灭法国,火雷筮盍是专门谈灭的一卦,何校灭耳涉及到泽风大过的过涉灭顶,也就是火山旅的鸟焚其巢,噬肤灭鼻涉及到火泽睽的厥宗噬肤和其人天且劓,履校灭趾则涉及到任运,而法更不简单,法是水、去和一只没有鬃、也没有睛、却有角的马所组成,一般认为它是獬豸,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解的功能,去的心法指的是血去惕出,也就是用拯马壮的心法,更明确地说是车循环的基础,也就是说法兼具车循环和天山遁,两者都来自于一个强而有力的皿,可以成就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两种路径都必须牺牲山泽损的力量,所以灭法国是专门杀僧之国,因为在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山泽损的僧人力量全部要转换成为天水讼的道人力量,天位完整之后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转入泽地萃中,最后又会进入到山泽损中,如此循环反复,而天山遁尤其需要有厉,更是完全地消耗了山泽损的力量,至于国就涉及到地水师的开国承家,大君有命,小人勿用,而大君有命牵扯到地泽临的大君之宜,天泽履的武人为于大君,至于小人勿用又牵扯到水火既济,所以就像是好光景中所描述的内容一样,跨越了不同的时空,所以火雷筮盍的一个非常大的时空,涵盖了王假有庙和用大牲吉的心法,能够理解就不容易了,更何况实行,所以说灭法国难行,如果冒然进入到灭法国城中,就会成为送命王菩萨,就陷在车循环中,成为一万的和尚,需要兼顾很多细节,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观音菩萨才会与善财童子化身老母和小孩儿来提醒取经人,善财童子是红孩儿,曾经是圣婴大王,意味着也必须经过类似的皈依过程,才能走出灭法国,实际上灭法国难行七十难是师师密付本心的最高点,教的是火雷筮盍的转换窍门。

    七十谈的是第七层次,七十是第七层次之始,万法归一是第七层次的基本精神,一般认为万法归一是指万事万物是由共同的一颗心念变现出来的,从力量的角度来看无关数字,万是一人,而这个人是经历了火山旅的人,没有了头,这是进入天雷无妄的必经过程,别无选择,所以必须以一持万,而法是第七层次的主题,法就是路径,正法明如来是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佛时之名号。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亲自前来传授成佛的正法,用拯马壮虽然也是法的一部分,可是却不是正法,因为车循环中只有妖魔精怪,无法成佛,所以正法是超越车循环之法,马是王假有庙时期的标志物,这个时候就必须升华成为良马逐,关键在于丹没有沉陷在凵中,不至于造成目中有睛,马鬃指的是须,须是转折点,从贲其须转到归妹以须之后就不是马了,就成为獬豸,就是神兽了,这种兽刚正不阿,双目炯炯有神,遇到人与人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它会用那只角去顶触有错的一方,所以被视为公正无私的象征,列其夤就是藉着雷水解来分开丹和一,真正解的是车循环,解而拇时解掉了而,就不遄了,万法归一的归指的是雷泽归妹,帝乙在雷泽归妹的力量之下归藏于天,才有以祉元吉,帝乙归藏于天之后就结束了乙,乙是用拯马壮的供输,没有了乙,就没有了车循环,并且完成了归藏,才能进入到畴离祉的心法中,于是就有了天泽履的履道坦坦,才能在天雷无妄时有祗诲,祗诲是在龙华会中的示与一切众生,简单地说万法归一是把人位上所有的非力量成员全部归藏到天位,唯用震为雷,只有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这才是万法归一,而火雷筮盍是万法归一的整合方法,归真是归真,归一是归一,这个时候就是法王成正体天然,丹成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在车循环中循环往复,难的是将车循环提升到輹循环中,万法归一中虽然有万,却是避免杀了四个有名的僧人,凑足了一万僧人,实际上就是避免藉着丹完成万,所以要藉着大分身普会神法来改变路径,西游记中虽然三次提到神法,可是,只有大分身普会神法是真正的神法,其他两次都是戏论,大分身普会神法是剃削之道,剃削之道中的剃是完成了列其夤,达成了归妹以娣,车循环中的血去被升华为法的层次,化车为舆,而削是割除求小得,也就是割除了火凤鼎,就此没有了孚乃利用禴,孚乃利用禴是王的禴祭,没有了王的禴祭才能够进入到神的境界,与用大牲吉心法相比王假有庙心法就太简单了,只有用大牲吉心法才能真正地展现了妙而无方之谓神的神妙,第七层次是神的层次,神是难灭伽持圆大觉的境界,这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练的我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是无我,神是有我,有我的最高境界是神,这个我拥有所有的过去的积累,同时获得了这个时代最无私和最完全的加持,所以从开始到现在不可能有更高的境界,未来则是成佛之路,神的境界是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境界,没有方,只有旋,故称无方,唯用震为雷,少了女,故称妙,才能够刚劲到足以承接至大的压力,虽千万人吾往矣,刚健到足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法王灭法法无穷,法贯乾坤大道通,万法原因归一体,三乘妙相本来同”,万法归一可以分为五个步奏:

    一是摄法借衣:为了通过灭法国,行者起个不良之心,使个摄法将旅店住客的衣服摄走,装做俗人进城,衣服是泽地萃中的内容,摄法是寿的完成式,三次藉着丹反复倾倒凵,所以摄法中出现了三个耳,取经人穿上俗人的衣服,萃如了,就结束了车循环,搭上了向上推送的力量的列车;

    二是住店入柜:一行人换上俗人装束,来到赵寡妇店赁房打火,问得货有高低三等价,上样者是五果五菜的舟席,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指的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样者只是水果、热酒,凭自家猜枚行令指的是火水未济的有孚于饮酒,下样者吃饱了,拿个草儿,打个地铺,方便处睡觉,指的是火山旅-艮为山,行者以今日斋戒为由,如今且去安排些素的来,明日再杀生罢,定照上样价钱奉上,则指的是素履往,实则是地雷复发展成为雷火丰,很技巧地以皆大欢喜的方式达到目的,又以都有病,怕风羞亮,都要在黑处睡,住入柜中,入柜是在中行之后藉着风火家人的在中馈转入妇子嘻嘻,也就是风水涣,雷水解反行的时候必须先进入到风水涣-坎为水中,就完成了雷水解;

    三是蓄意捣鬼:取经人一行全部挤入柜中,行者有心闯祸蓄意捣鬼,故意说道:“我们原来的本身是五千两,前者马卖了三千两,如今两搭联里现有四千两,这一群马还卖他三千两,也有一本一利,彀了!彀了!”造成了负且乘的假象,却产生了真实的致寇至,意味着已经转入到雷水解中,致寇至的时候就在火泽睽的自我加持中,那贼得了手,不往西去,倒抬向城东,杀了守门的军,打开城门出去,官兵出城赶贼,那贼见官军势大,不敢抵敌,放下大柜,丢了白马,各自落草逃走,大柜有被抬回城中,把柜子抬在总府,待天明启奏,请旨定夺,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火雷筮盍中。

    五是大分身普会神法:经过了这样的一番折腾之后,行者使个大分身普会神法,将左臂上毫毛都拔下来,都变做小行者,分至城中各地完成全城的剃削,大分身普会神法是火雷筮盍的核心,这一步就是“钻开玉柜明消息,布散金毫破蔽蒙”,其中的关键在于士,士必须在履校灭趾的时候先回归到天位的坎中,开始发挥嘉遁之力,将一和口隔离在天位的艮中,同时固定人位的震,就建立了天雷无妄,这个时候就“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灭去来空”。

    大分身普会神法是剃削之道,集体剃发时,就意味着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天泽履-天雷无妄,集体遁入空门,于是君臣合同,拜归于一,拜是人位的离将屮和牛都推送到天位,归是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归藏不是以终结为目的,有终才是归藏的宗旨,所以官字是第八十四回的关键字中排行第三,仅次于去和儿,完成了剃削之后就进入到了天泽履中,履道坦坦的时候就在天雷无妄中,万法归一不同于九九归一,万法归一是第七层次的事情,九九归一则是第八层次的事情,九九归一之前都必须经过九九归真的过程,万法归一还要重返人位,所以行者为灭法国改名,行者道:“陛下法国之名甚好,但只灭字不通,自经我过,可改号钦法国,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胜,风调雨顺万方安。”这一次的改名也是行者的决定,一在天位的艮中时已经不管事了,钦法国时全国都是和尚的力量,钦字中包括了火凤鼎和火泽睽,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火凤鼎,只有火山旅-火泽睽-火雷筮盍,河清千代胜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天雷无妄的万法归一中,风调雨顺万方安则是在风山渐-艮为山中。

  • 金蝉遭贬第一难

    《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难是取经过程,九九八十一难的命名中具足如来智慧,抽丝剥茧之后就可以看到每一难所代表的意义,理解《西游记》的密意必须从破题开始,破题则必须从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就可以总地掌握一难的核心,西游记的主旨在诠释易经,藉着九九八十一难将易经具形具象化,拟人化的做法与《希腊神话》如出一辙,连贯性则远胜于《希腊神话》,从取经到归真涵盖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还加入了历朝历代的相关经典,包罗万象,堪称修行第一宝典。

    金蝉遭贬的金蝉指的是三藏的前世金蝉子,西游记在最后一回中如来说出三藏的过去世和被贬因缘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金蝉子的名字中暗藏着取经因缘,洪范九畴掲示了金的意义:“初一曰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天位的大藉着火泽睽进入到人位的兑,相合为金,最重要的是“从革作辛”,也就是说金可以经由革言三就而转入到泽水困,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徒,所以金蝉子就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具备了来连的能力,带着车循环到人位,金蝉子离开了天位的艮,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控制着金车,在人位上显出来四种金车,金车成为神通的力量之源,蝉的意义是蝉鸣在胁,乃旁鸣者,如来是正鸣者,居于直的力量之顶,而旁鸣者则是进入到了左道旁门中,所以如来斥責“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而子的存在造就了孚乃利用禴,子从人位的震的拔茅茹而来,人位的震的一部分的被用作己日,于是有了日昃之离,日成为火凤鼎的主力,子与日中的两星结合成为三才阵势,三才阵势成为孚乃利用禴的骨架,中行之后进入到风泽中孚,风泽中孚的人位的震再度被用作用拯马壮,就有了月,月是车循环的主力,日月为易;遭是相遇,指的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车循环是建立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上,取经之路虽然是水中行,却一直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所以多灾多难;贬通作辨,藉着金车完成剥床以辨,也就是完成了山地剥,金蝉子最后证得旃檀功德佛,意味着从左道旁门中归正到直的力量中,所以如来高兴地称道:“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所以金蝉子的左道旁门行不但没有构成罪过错,反而因为克尽全功修行有成而证果。

    金蝉子所代表的力量是一,金蝉子是禅中的一,可以运作禅体,可是,一在火天大有的金色世界中只是一只金蝉,带有蛊的成分,金蝉子必须历经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历程之后才能明,到了朋中就是金蝉出土七日的时节,一跃成为率领孙悟空所代表的坎为水、猪八戒所代表的天位的震、沙悟净所代表的小和白马所代表的日的领航者,水雷屯的时候才能明,所以一必须不尊佛法,因为一如果完全地遵照佛法而不涉大川的话,那么就只有泽雷随,没有水雷屯,人世间就没有激越、优雅和魅力,不得已也。

    在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中行者告知八戒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长老是一种状态,在十朋之龟之下的状态,就具备了进入到水雷屯的条件,所以打了一个盹,当年金蝉子在灵山上课时,踢掉了一粒米,这一粒米倒是非比寻常,米代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乃有迷复,九九八十一难之所由生,米字在西游记中谈到了88次,迷复可谓重中之重,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米,没有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没有西游记,行者所云与事实大有出入,因为行者所代表的坎为水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产物,从行者的角度是看不到这一段因缘,必须是先有迷复,才会造成长老状态,才会打盹,这就是众生不知罗汉境界,罗汉不知菩萨境界,菩萨不知佛境界的原因,行者只能根据现象作出反推,

    如来见到观音菩萨自愿前往,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观音尊者所代表的力量是天风姤,天位的震起凶之后就进入到了巽为风,巽为风是王假有庙心法之始,而且遍及王假有家时期、王假有庙时期、用大牲吉时期,三个时期都有巽为风,所以观音尊者与众生有缘,别个是也去不得。

    《试问禅关》是西游记第八回开头的一首词,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开始了取经的序幕: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窅。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这一首词修改了《鸣鹤馀音》的最后一句,将“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修改为“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这里的龙王三宝指的是摩尼宝珠,龙王三宝原来是山泽损中的三和宝,也就是车循环的控制者和力量之源,到了悟时超十地三乘的证道时节就进入到了天位的艮中,也就是炼神还虚的得一时,处于“咸其辅、颊、舌”的时候,车循环和气力量之源的进入到天位的艮中,成为摩尼宝珠,龙王三宝无形无相,过去不得见,唯有证道时得见,证道是远远超乎免于“系用徽纆,寘于丛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