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卷首语道:“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现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神静湛然常寂,昏冥便有魔侵。五行蹭蹬破禅林,风动必然寒凛。”五行蹭蹬破禅林是在五行上蹭蹬拙为不仅打破了相生的顺序,同时也打破了三星在天时的禅林,“初一曰五行”,五行是一的分内之事,自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就在五行蹭蹬中,风动必然寒凛的风动是巽为风的动,就进入到了水风井,在寒泉食的时候进入到了天水讼-山泽损中的车循环,寒凛的程度就甚于水泽节的不节若则嗟若,此时那怪已骋风头,将唐僧摄去了,无踪无影,不知摄向何方,无处跟寻。
风慑圣僧的风是:“淘淘怒卷水云腥,黑气腾腾闭日明。岭树连根通拔尽,野梅带干悉皆平。黄沙迷目人难走,怪石伤残路怎平。滚滚团团平地暗,遍山禽兽发哮声。”这是平陆之军中的水风井-火风鼎,具有平的性质,平是亏,亏是山地剥的结果,“天寿平格,保乂有殷。”平了之后有殷见,其中包括时见,所以谓之前死后生,车循环的风来自于恒风若,刮得那三藏马上难存,八戒不敢仰视,沙僧低头掩面。孙大圣情知是怪物弄风,急纵步来赶时,那怪已骋风头,将唐僧摄去了,无踪无影,不知摄向何方,无处跟寻,风起是用火的开始,风慑圣僧的风是车循环中的火风鼎已经发展到了火山旅,事实上风慑圣僧谈的是火攻。
摄是引持的意思,将耳引到天位,持住人身,摄是恒风若的结果,车循环中产生了很多的耳,耳是天位的大不断地陷在凵中,所以对于好风的描述中出现了三个平,摄则是将完成时见和殷见,道家内丹摄生功强调逆天而行,倒转天地,由老返壮,运用的是与人的生理天然规律各走各路的逆行法,逆行法不是倒着走路,而是藉着雷泽归妹完成时归,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就可以带来养生的效果,这是先天的摄生法。
圣是火风鼎在时风若可以带来的效果,文中有64个圣,所以这个阶段圣的状态非常普遍,可是一开始告公用圭就会因为进入到恒寒若而出现了急,也就是水风井发展到了寒泉食的程度,恒寒若的效果是急,所以文中出现了23个急字,圣字中有耳,耳是山地剥的产物,必须藉着取女完成见来解除耳的状态,才能常在圣中,在车循环中经历了多次的火风鼎,那么就会进入到蒙的状态,所以圣中的壬至为重要,必须完成任势,才能常在圣中,古人以为圣者闻声知情,通于天地,所以聖字用有所听闻来表示,后来,聖又发展成为闻声知情的聖者,在蒙中就听不到了。
僧字中的曾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曾是甑的初文,而甑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指的是人位的艮,“甑中生尘,釜中生鱼”,天位的大反行入口就会造成泥尘土,而进入到火泽睽的兑中则会造成鱼,曾到了泽山咸中就成为会,指的是时见曰会,必须经历过泽山咸的育阳才能改变火泽睽-山泽损中的僧人特性,否则告公用圭就会造成圣人现象,甑桶也是蒸馏器,人位必须经过蒸馏的过程才能成为美酒,所以人位的兑中的僧的意义在泽山咸中得到了质的改变,世间许多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暖男和暖女都是因为没有经过泽山咸的发酵过程。
风慑圣僧之后,行者有意散伙,就进入到了孙子兵法九地篇中的散地,这个时候只有沙僧保存初心,行者听后自觉进退两难,问八戒如何自处?八戒道:“我才自失口乱说了几句,其实也不该散。哥哥,没及奈何,还信沙弟之言,去寻那妖怪救师父去。”行者却回嗔作喜道:“兄弟们,还要来结同心,收拾了行李马匹,上山找寻怪物,搭救师父去。”为什么会出现散地?因为“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不速之客三人来的目的在进入到水雷屯,往水雷屯深潜就会专一,往人位的坎的浅水处发展就会散,散地的特性是“诸侯自战其地”,意味着没有完成收故族宗庙严,宗庙诸侯还在人位的坎中各自争战,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心意涣散,当务之急是“吾将一其志”,吾是风泽中孚的成员,而五是小所控制的力量,也就是在中行之后会一盘散沙,必须靠着小来统一取经队伍的意志,因为进入到处山之军之前,在斥泽之军中,二和士都被用作来反,只有小能够统一心意,小于二结合可以成为示,必须进入到示中才能进入到火山旅-艮为山,这是弥勒之禁的奥秘,统一之后就有了力量,于是行者回嗔作喜道:“兄弟们,还要来结同心,收拾了行李马匹,上山找寻怪物,搭救师父去。”三人便继续未竟之事,行者进入到三头六臂的大圣状态,“散而条达者,樵采也”被扰乱时仍然能够条理通达的原因在于樵采,樵指的是雷水解,采指的是火雷噬盍,封神榜中姜子牙代表山水蒙,山水蒙是车循环的中心,所以是兴周的枢纽,申公豹所代表的力量则是雷水解,在兴商的回天力量中,雷水解是关键,雷水解发挥了协作的十大功德,解决了一盘散沙的问题。
二十九谈的是第二层次的九,风慑圣僧二十九难中谈的是风起,发和起的概念不同,“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箕是泽地萃,壁是泽水困,翼是地火明夷的“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翼的精确的时空是在风水涣的时候,人位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于是进入到车循环,轸是车循环中的火风鼎,这四种情况是风起之日,四者都是用拯马壮之后有了月,进入到车循环中,在车循环中用九,用九是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所共同形成的效果,所以是五的反行和用六的共同结果,五的反行已经处于山天大畜所形成的告公用圭,所以面临用间的问题,用间实际上是为了扭转乾坤,将人位上的力量反归于天,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发展到了婴儿的程度,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获匪其丑的心法,而必须改作或承其羞的心法,两者的差别出现在火山旅中,文中的主题是从焚如-死如改变到焚如-弃如的方法,当行者知道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时,以为有亲,也就是可以进入到立木见之后的明中,没有想到红孩儿一言不合就动用了火器,红孩儿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激发出了真三昧火,真三昧火出现在处山之军的火山旅,真三昧火是发火的结果,发火和起火不一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发火是因为天位躁动而反行入口,起火则是用拯马壮的结果,起火是进入到车循环,发火时则进入到处山之军的来反,“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功字是用力打夯,如果不完成这个步奏就无法进入到唯用震为雷,就浪费了用留的利益,“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数是取女以建立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引申为策略,五火之变是力量之源,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用火,管子在《任法》在强调:“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法是泽地萃的车循环,智是知临之后平陆之军就进入到斥泽之军中,数是向上发展的策略,说是山水蒙中藉着车循环用说桎楛,圣君不在告公用圭和用说桎楛上下功夫,事实上告公用圭的无将大车也无法操作,而在车循环和束马悬车完成咸其辅上下功夫,能够用数,才能获得用火的利益,数的时候不能数的太快,要仔细地数才能用留,也不能更换童仆,一更换童仆就说明了经历了山地剥,就没有办法有终了;第二层次的九造成了有它的结果,在希腊神话中有它是蛇魔女美杜莎所代表的力量,因为海神波塞冬所代表的泽火革,进入到了泽风大过中,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殿堂中与告公用圭的力量相遇,遇到了代表山风蛊的美杜莎,生的力量与月的力量相遇,而有了情,因而受到了雅典娜的诅咒,造成了有它的结果,这是发生在泽风大过中的爱情故事,泽风大过自带顶天功德,所以完成了栋桡,从雷地豫的角度来看就是完成了“由豫,大有得”,文中出现了167个得,就在强调到了大有得的时候了,完成了由豫,就可以进入到泽山咸中完成育阳,时见是成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