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西游记

  • 牵复

    夜被火烧第十难的主题之一是牵复,正是牧牛图的牧牛尹始,于是周武王发出了起兵灭商的檄文-牧誓,牧誓所针对的对象是妲己,其实妲己是人位的离所托举的日出力量,也就是己日乃孚的力量,指的是日昃之离,有了日昃之离才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的火凤鼎和车循环,最后让商兑的力量也成为了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力量,也就是告公用圭的力量被用于狩猎,兑为泽本来是纯女性的力量,但是到了王假有庙时期的山泽损中就成为纯男性的力量,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称:“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其实是十朋之龟的力量使然。

    一切的根源确实是从妲己开始,妲己其实是兴周的最大功臣,没有妲己就没有孚乃利用禴,姜子牙所代表的车循环就没有立足之地,牵复就是让牛不断地演变,在己日之下变成了日昃之离,在用拯马壮之下变成了月,人位的震在供输了直接的力量之后就变成了坎中子,乃有三才阵势,从《孙子兵法》的角度来看水风井-火凤鼎是水上之军,水上之军发展到了车循环就成为平陆之军,平陆之军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时候就成为斥泽之军,牧野之战就是发生在斥泽之军中,牵复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层次才会造成艮为山的薰心,在三种车循环反复攻击之下,人位的艮就在薰心中被剥除,实际上是被震为雷所抑制,王自己也沉溺在凵中,所以巽为风中的牵复最后发展成为王杀王的暴风圈。

    帝辛在人位的坎中是商纣王,在天位的坎中是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中的帝乙,孚乃利用禴之后必须归正,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才能恢复力量,这是斥泽之军化为处山之军时才有的功德,四军的运用存乎一心,心中有了完整的心法,就无往不利。

    牧誓有两个版本,尚书版比史记版多了一句话: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司马迁删去了这一句话是因为这一句话谈的是车循环,而《牧誓》在檄文末尾强调:“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指的是天之罚只到水风井-火凤鼎为止,才能够在水雷屯中尚桓桓,在泽雷随中如虎如罴,在艮为山中如豺如离,“不御克奔”是不需要车循环,在人位的坎中就可以“以役西土”,如果“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不但自身受害,而且已经不属于天之罚的范畴了,虽然只是一句之删,却可以知道司马迁也像所有的圣人一样地反车循环,以避免身戮。

  • 夜被火烧第十难

    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是雷火丰,发展到了远复的高度时就进入到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具有狩猎的特性,在“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时候,在车循环中有地火明夷,用拯马壮之后有了月,人位的艮在三所控制的车循环中化为乌有,在推背图中宫阙灰飞是第二十八象雷水解的图像语言,前提是有了车循环,才会出现宫阙灰飞,在王假有庙时期的初阶,唐僧舍弃了玉龙所化的马,坚持乘坐枯木的筏子,由于沙僧还没有进入取经阵容,枯木的筏子必须在枯木逢春之后才能发挥舟的功能,而雷火丰在枯杨生稊之后,地雷复发展成为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到了枯杨生华的时候进入到了告公用圭中,于是王不仅可以得到人位的兑中的士夫,而且可以得到人位的艮中的臣子,火烧宫阙是车循环和告公用圭两种力量的结果,共同形成了雷水解,在雷水解中不但有鸟,还有火脚,鸟是鸣谦的力量,火脚是士,火脚可以带着丹反归于娣,而鸟可以完成过涉灭顶,而且可以在泽山咸中用留,火烧宫阙是为了迎接游四海的真龙,这个时候已经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水天需,开始了羽满高飞,藉着进入到争奇斗艳的巽为风中,完成了风山渐-水山蹇的方外才是吾家,院子则是人位的艮,火烧宫阙发生在观音禅院,就位于人位的艮中,观音禅院位于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观音菩萨所代表的力量是天风姤,三星在天时天位成为禅,在天地否中,三星在户时人位成为院,在车循环中,这是夜被火烧第十难的背景,其中的主要力量是泽风大过、离为火、雷水解。

    夜被火烧的夜指的是莫夜有戎,莫夜有戎的时候在车循环中,戎是十朋之龟与戈的合作关系,戎发生在观音禅院中是完全不合理的事情,因为天风姤的告公用圭具有顶天功德,可是,因为处于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所以在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时候进入到了车循环,才会出现火烧宫阙的大火,在歌咏观音禅院的诗中暗藏玄机,第一句的上刹祇园隐翠窝是关键,在这里翠指的是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所引导的泽地萃,窝是雷山小过,雷山小过发展到了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时,就可以转入公弋取彼在穴,就入于穴了,所以雷山小过是一个转折点,就进入到了水风井-火凤鼎了,在结尾语中的翠微是另外一个玄机:“金禅求正出京畿,仗锡投西涉翠微”,力量中的翠微不是青翠的山色的意思,从颜色的角度来看翠是青绿,指的是告公用圭所造成的山地剥,微是在几中的时候,也就是火山旅的时候,完成了火山旅的第一阶段:旅焚其次之后,还要完成第二阶段的鸟焚其巢,这个时候就系用徽纆寘于丛棘,微就被系遁到天位的艮中成为徽,车循环初露头角,却因为身处輹循环中,受到鸣谦的力量的影响,在车循环之后完成了天地否。

    被在这里不作被动式用,被是泽地萃的衣与地天泰的无平不陂所结合的意义,指的是泽地萃-山天大畜,当两者相遇时车循环就发展成为輹循环,这个时候告公用圭中的和兑成为来反的力量,就会造成“观音禅院化为尘”,在孙子兵法中车循环的平陆之军,告公用圭是斥泽之军,斥泽之军四种车循环中成为最利害的一个,有了名相就可以被关注到和被观察到,意识田中有了种子就可以持续关注和观察,终至彻底地明白,观音禅院化为尘意味着冥豫成了,就可以藉着雷泽归妹的力量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这是第六层次的炼神还虚的课题,人生会出现两场大火,大火中雷火丰的力量燃烧殆尽,造成了“观音禅院化为尘”之后才有婴儿,才能在雷泽归妹的姹女的力量中进入到泽山咸中。

    火指的是劳谦中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行者“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好火!好火!但见: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燥干柴烧烈火性,说甚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说明了行者虽然朝着人位的巽中吹气,可是并没有形成火凤鼎,却赛过了老祖开炉,因为进入到了告公用圭的斥泽之军中,希腊神话中特别在宙斯主政之前出现了一段智慧女神雅典娜主政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演了智慧女神雅典娜挽救角神匝格瑞斯的神识的故事,这个事件会改变整个力量的发展方向,智慧女神雅典娜代父统治的时期就完全地结束了,结束了王假有家时期,正式地开启了王假有庙时期,所以这把火预示了王假有庙时期的正式崛起。

    烧是火尧,尧在这里指的是栋桡,火焚栋桡是鸣谦的力量将反行的东推送到天位,“观音禅院化为尘”意味着禅天所建立的人位已经付之一炬,“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天泽履的人位上是田畴万顷,经此一烧就不复存在了,只剩下天地否,需要藉着火地晋重新建立人位,于是就正式地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这一场大火没有烧死任何人,因为雷火丰来自于雷泽归妹,带着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所以恒不死,只有高寿老僧自尽而死,广谋所设的计谋正是弄得个高寿老僧该尽命,最后羞愧自尽,成为这一场大火唯一的死者,“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容易指的是不节若则嗟若,这是藉着日、月和十朋之龟在火凤鼎-车循环中循环反复地形成入于幽谷的效果,却没有想到三藏矢志西进,不但没有获得袈裟,反而造成了天地否的萧条。

    夜被火烧第十难谈的是十朋之龟,本文中强调最多的是僧,僧中的曾是朁和重的意思,朁和重都代表车循环,僧是车循环的结果,观音禅院的僧人都在十朋之龟的效果中,除了造成潜龙勿用,同时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卖弄就是其一,当老和尚为了卖弄,抬出十二柜,展现二三十件穿花纳锦,刺绣销金的袈裟时,却一点都比不上三藏的锦襕袈裟,于是就造成了老僧的愚妒,愚妒也是十朋之龟的表现,行者也要卖弄袈裟,三藏当即提醒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贪婪奸伪是十朋之龟的特性之一,老僧必欲得到锦斓袈裟,即使只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不枉来阳世间为僧一场,在意的痴迷也是十朋之龟的效果,广谋和广智出谋划策,甚至不惜杀人放火,更是十朋之龟的极端效果,袈裟成为夜被火烧第十难的引火点,

    袈裟在文中出现了41次,袈裟所代表的意义是泽地萃-水天需中的需于沙,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三藏的锦襕袈裟所代表的力量是火泽睽-山泽损的力量,魑魅魍魉都是山地剥中的力量和效果,魑魅魍魉也是十朋之龟的效果,到了火泽睽-山泽损的时候,魑魅魍魉的效果就消失了,载鬼一车到了天位的艮中,所以“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锦斓袈裟是专门为了进入到天雷无妄而准备的力量,所以“不是真僧不敢穿”,到了最后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而死,火凤鼎之后在风泽中孚中,用拯马壮时进入到风水涣,在风水涣时可以用计,可是到了告公用圭的时候,在山水蒙中就无计可施了,寻思无计也是十朋之龟的效果之一,天位的坎可以动心,也可以封闭住心,广智代表知临,就进入到了告公用圭中,广智用杀是藉着斥泽之军杀死取经人,藉以进入到泽山咸的育阳中,这是行大君之宜,而广谋则代表甘临,这个时候就是既忧之,既忧之是斥泽之军所造成的结果,这个时候和兑的力量中的震为雷成为来反的斧钺,再从水山蹇进入到了火山旅,乃有火烧宫阙,从火雷噬盍的角度来看则是遇毒了,夜被火烧第十难中解释了许多难以理解的卦,变得简单易懂。

    观音禅院火起之时,惊动了二十里外的黑风山黑风洞的黑风王,他见火光焜耀,趁着机会,盗走袈裟,黑是艮为山的薰心的颜色,说明了艮为山已经朝向山地剥发展,二十里外说明了天位的田已经出动,说明出现了外比之的力量,外比之是占的力量,就完成了山地剥,就有它了,有它的泽风大过的栋隆所造成的结果,泽风大过是孚乃利用禴中的主力。

    夜被火烧第十难出现了48个见字,见是日出,已经“出自穴”,离开了勿用状态,准备在需于血之后见金夫了,见是不见的结束,已经完成了山地剥,而见群龙无首吉了,见的时候在宾礼中,已经结束了利用宾于王,见实际上谈的是不见,例如:《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葛是天风姤中的告公用圭,由于具有顶天功德,浅剥即止,所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效果最低;采萧指的是敬用五事中的“一曰貌,貌曰恭,恭作肃”,恒寒若中的告公用圭,水风井发展到了寒泉食时就平定了,十朋之龟也出现了,秋字指的是晋如愁如,愁字中最初带有一只龟,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因为水风井在恒寒若的时候带来了十朋之龟的效果;采艾则是乂用三德的结果,也就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告公用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指的是在孚乃利用禴的火凤鼎-车循环之后,造成了三岁不觌,所有的见都与告公用圭有关,由于兑为泽具有孚于剥的心法总持,所以告公用圭多多少少都会剥,作用遇到鸣谦时,才能一鸣登天,也才能进入到泽山咸中,其他的见都在绝地中,绝地无留,越是用心取经者,越容易在绝地无留中。

  • 陡涧换马第九难

    数中的一到七都是天位的成员,八、九、十则是人位上的数,《陡涧换马第九难》谈的是用九,天位的坎已经从七变成了八,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告公用圭的范畴,就进入到了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用间是神纪,严明的神纪是用间的必要条件,不严明就无法回天换马,也就无法进入泽山咸,这一步称为用留,紧密地关联到了第六层次的炼神还虚和得一,用严是用留的门户,而用间是五间俱起,环环相扣,如果在孚乃利用禴中没有神纪,就根本谈不上第六层次,所以孙子兵法强调:“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陡是走阜,走是车循环,阜是地雷复,车循环的力量被地雷复的向上推送力量集中在人位的艮中,日就进入到门中,就进入到了用间的心法中,涧是用间的心法,《孙子兵法》在谈用间的时候开宗明义地强调:“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可以知道用间的重要性,用间发生在车循环中,天位的大进入到人位的大中,以神的身份用间,所以用间被称为神纪,车循环中的月发展到了最后就穷于纪,纪者极也,用间从向用五福开始,进入到告公用圭,发展到威用六极时就完成了用九,所以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都属于用九,用间乃人君之宝,太奥妙,而且太重要了,“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换者易也,换是在风水涣发展到了山水蒙时的涣,已经发展到了涣其血去逖出的程度,人位的震中的血被用在车循环,逖者远也,远复时才能进入到告公用圭中,这个时候还不到甘临的时期,所以不需要甘誓的将士用命,只需要牧誓的力量,牧誓是周武王在牧野起兵灭商,武王仅以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也就是仅以车循环中的天水讼的其邑人三百户的力量,此战造成了涣有躬,天水讼是圣人的力量,用的是攸好德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的告公用圭只是造成了马匹亡,形成了“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的局面,于是戎马变成了驽马,没有了战马的威力,但是驽马不符合水雷屯的需要,所以必须完成玉龙化马,还必须重新进入到天位,才能完成玉龙化马,玄的力量已经有了玉的力量,玉是玉兔,玉兔所代表的力量是泽山咸,在希腊神话中水雷屯是美惠三女神所代表的力量,美惠三女神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随从,泽山咸的力量最忌讳旅焚其次的火山旅,所以几不如舍,必须在泽山咸中会同之后才有玉龙化马,用九才有意义,玉龙化马往往被忽略,所以往往只有圣人的外貌,却没有圣人的力量,《荀子·大略》:“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中的后门者是谁?谁走后门?其羽可用为仪者,从姤其角的高度反行,来反时与柳下惠同在人位的艮中,所以同衣,柳下惠之所以坐怀不乱是因为不见疑,坐怀不乱非所愿,只是因为后门者在车循环之后没有完成见和疑,经年累月才有柳下惠,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而半部用圭就失去了得天下的意义,所以《孙子兵法》强调:“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换得玉龙为马是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的前兆,虽然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却是壮丽、欢乐和宴飧时节。

    寻船渡涧是大事情,三藏以马无鞍辔,怎生骑得?玉龙化马之初是无鞍之马,玉龙化马是反行的力量,玄已成玉,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而鞍辔却是上行之后再反行入口的力量,鞍辔代表着车循环,有了鞍辔才能控制玉龙化马的力量,所以不愿意骑马,且待寻船渡过涧去,再作区处,行者道:“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这个旷野山中,船从何来?这匹马,他在此久住,必知水势,就骑着他做个船儿过去罢。”三藏无奈,只得依言,跨了刬马,刬者平也,刬马是具有束帛戋戋和剥床以辨两种功能的马,乃一马平川的戎马,玉龙化马成为刬马是为了直接从火凤鼎进入到水雷屯,而三藏寻船渡涧则是藉着车循环化解玉龙化马的威力,所以行者认为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射阳居士用了这么生僻的字,就是让读者驻足,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并且悟一悟为什么行者抱怨“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

    这个时候此涧里的水神化作渔翁,撑着一个枯木的筏子,顺流而下,行者不得不招呼来度,舟是五,五是取经的队伍,属于重型力量,要到收得沙僧十六难的时候才会有舟,而枯木筏子只是不成型的渡具,这个时候的车循环虽然不完整,而且没有经过育阳,可是,毕竟是告公用圭的力量,也能造成柳下惠的效果,沙僧是观音菩萨取经人四众中第一个皈依弟子,却是最后才加入取经人队伍,因为舟一出就结束了智慧女神雅典娜所引导的巽为风时代,就结束了王假有家时期,而彻底地踏上取经之路,这个时候还没有舟,筏子是驶向水雷屯的载具,枯木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意味着磐桓之木只是枯木,说明了没有用留的力量,所以行者大发抱怨,却莫可奈何,因为三藏矢志“诚心了性上灵山”,而上了西岸之后借宿里社祠则是诠释“广大真如登彼岸”,三藏问住持道:“此庙何为里社?”里社祠乃天泽履中的庙宇庵院,田是畴离祉中的田,不具天、大、隹或甫的性质,神在天位的艮中视履考祥,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所以其旋元吉,这叫神司,当天位的田反行到人位的土时就进入到了雷泽归妹,雷泽归妹是切中时务之卦,易经中唯一谈时的一卦,里社祠的存在意味着这是时乘六龙以御天的时节,六龙不是六条龙,而是用六时的玉龙化马,完成了中行之后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以御天的时节,御天的时候就进入到了风山渐的利御寇的力量中,天位完整的时候就具备了履道坦坦的必要条件,在王假有庙的初期阶段,处于智慧女神雅典娜所代表的巽为风中,这个时候最切中时务的力量是巩固了天之后进入到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可是矢志取经就会进入到有疾中,而没有鞍辔就不骑马是主动放弃了水雷屯中的飧宴,取经的目的不在飧宴上,而是放眼悟道和证果,所以不骑无鞍之马。

    九谈的是用九,用九具有针对性和局限性,用九远不如用六的全面性和重要性,一直到用冥的真人阶段都有用六的身影,而用九仅发生在获匪其丑的过程中,也就是火山旅-山地剥中,取经初期还在集结队伍,还没有完整的用九,告公用圭仅限于火凤鼎,到了车循环成型了之后才有完整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车循环的功劳,只是必然形成绝地,绝地无留,就无法用留了,这个时候没有完整的用九,可是谈用九就必须对告公用圭有一个整体地概念,越早明白神纪,越能够掌握用间的微妙,到了第六层次才能成为胜之主。

    蛇盘山鹰愁涧遇上孽龙吃马,蛇盘山鹰愁涧是人位的坎,已经完成了火凤鼎,正处于山水蒙-火水未济,要到这个当儿,小白龙才吃了三藏的白马,因为要等到火凤鼎之后才有马,于是出现了丧马,马身是人位的兑,子克家时没有人位的兑,所以没有马,龙子归真化马形则已经到了丧马勿逐自复时,丧马勿逐自复的时候已经是龙马了。

    射阳居士一向会在西游记各回中留下大量与主题相关的线索,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主题,陡涧换马第九难中中的九只是一条九曲黄河,“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这个九曲黄河谈的不是黄河九曲流,而是《浪淘沙九首》,九曲黄河万里沙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句,浪淘沙是水风井-火凤鼎中的大浪淘沙,需于沙时已浪淘尽出千古风流人物,《浪淘沙九首》是庐山居士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晚年字号庐山人,作品中有《天论三篇》,易学修为与亲证功夫已经达到了居士和山人的层次,除了文学上的意境之外,当然还有弦外之音,道中人都心领神会,射阳居士借力,以浪淘沙九篇暗合九九八十一难的九个九,每一个阶段的九都不一样,需要自己用心体悟,也可以与西游记相互印证,《天论三篇》有一个跨时代的观念,那就是“交相胜”和“还相用”的观点到了今天都历久弥新,可以作为现代的天人合一的指导原则,“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与此同时庐山居士还提出了还相用的观念,“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交相胜是人天各有擅场之时,还相用则是天人合一的合和,前提是不能浑然不觉,浑然不觉时,又如何交相胜?更重要的前提是不能折损,否则就无法还相用了,年轻的时候是黄石公式的皈依关系,开悟的时候的合和的关系,及老则是交游的关系,庐山居士与射阳居士心力相依相继,彼此借力和接力,相互成就。

  • 两界山头第八难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的主角是行者的归正,开卷诗末尾提到了南无释迦叶,很显然将行者比拟为迦叶,摩诃迦叶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据说其母在树荫下休息的时候,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天衣,突然飘落在树枝上,而生下迦叶,天衣代表着泽地萃,迦叶的诞生代表着车循环的降世,迦叶以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被尊为头陀第一,在车循环中行者“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阿难继承法脉以后,大迦叶就进入鸡足山入定,等待下一尊佛弥勒出世,方行涅槃,弥勒所代表的力量是兑为泽,车循环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开启兑为泽的告公用圭,所以迦叶与弥勒有前后相依的关连,从《孙子兵法》的角度来看,车循环是平陆之军,平陆之军发展到了告公用圭时就成为斥泽之军,释佛与迦叶有拈花微笑的会心之笑,拈花是泽地萃的任务,笑是一握为笑,这个传颂千古的佳话谈的是车循环,当是后世的悟者的神来之笔。

    两界山的两指的是《易·系辞》中的“兼三才而两之。”孚乃利用禴是建立在三才阵势上,初噬告的时候在火凤鼎,再三渎的时候在车循环,两指的是火凤鼎与车循环,三才阵势和火凤鼎-车循环都被行者的一只手抓住,《易·说卦》中的:“参天两地而倚数。”也是一样的情况,《皇极经世》的作者邵雍认为:“参天两地而倚数,非天地之正数也。倚者,拟也,拟天地正数而生也。”孚乃利用禴被视为旁门左道,只是圣人所衍生的倚数而已,所以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必须谈归正;界是边垂,告公用圭的时候天位的田反行到了人位的田中,这个时候就是“明夷于飞,垂其翼”的时候,就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了“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的车循环中,意味着人位的震被用作来反,地火明夷具有用拯马壮的心法,加上处于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交的力量中,所以毫无选择地进入到车循环,而且具有头陀特性,头陀特性是无执着行,善恶千端无所为,一心一意地以“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为目的,所以火凤鼎和车循环两界都是以山中的头为目标,希腊神话中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总是带着猎犬在森林中猎野猪,终身不嫁,因为到了地界中就成为男性的力量,两界山头第八难谈的是火凤鼎-车循环两界行者所管辖的地界,两界都是以得其大首为目的,两界山旧名五行山,在王假有家时期五行按照相生的方式运行,几乎感受不到五行的力量,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的孚乃利用禴中时就是“攒蔟五行颠倒用”的时候了,五行按照相尅的方式运行,对山头非常不利,所以改名为两界山,两界山的出现标识了王假有庙时期的发轫。

    第十四回的标题是《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为什么行者归正之后就会六贼无踪?六贼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行者归正是进入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中,也就是回到了天位的坎中,这个时候再反行时就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泽地萃中,这个时候“不可疾贞”,不可以进入到水泽节中,而必须进入到水风井-火凤鼎中,因为一旦进入到水泽节中就会进入到不节若则嗟若中,造成王臣蹇蹇,就匪躬了,而车循环的最终目的在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必须先完成有躬,在这个过程中眼耳鼻舌身意会受到十朋之龟的抑制,六识仿佛消失无踪,实际上是进入到了头陀状态中,不染不滞为净业,这个时候天人合一就俨然具有圣人风范,什么是无心诀?车循环即在无心诀中,在车循环中有心,车循环就可以成为武器,就很难做到善恶千端无所为,车循环就是金箍,金箍一戴就只能为臣,就纳天人合一为人臣,禅宗尊迦叶为西方第一代祖师,如果没有悟入车循环的特性,那么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禅人。

    两界山头第八难谈的是八,天位的坎是七,来到了人位的艮中就成为八,双叉岭时伯钦已经打死了一头老虎,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头猛虎,意味着上山揭符之后,天位的坎再度率领了五反行,七再度成为八,再度带来了老虎,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衣代表泽地萃,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损其疾,使遄有喜”中,舍弃了泽雷随-水雷屯一途,而进入到泽地萃中,悟空打死猛虎时,七已经成为八,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泽地萃中,七七八八,密密层层,在两界山头第八难中发生了:揭符、杀虎、裁衣、杀六贼、悟空发火而去、观音赠衣帽、龙王劝回悟空、戴上金箍等八事,这是心猿从皈依到归正的过程,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了西天取经的第一步,两界山头成为王假有家时期与王假有庙时期的分野。

    八是入于穴时的身份,水风井在水陆大会中,处于非常严谨的状态,要到艮为山时,两个廿结合在一起,才成为带刀侍卫,这个时候就具有分的力量,这个时候水陆大会就成为水陆道场,就具有了道的性质,艮为山中两个土与刀会和,形成了士刲羊,就进入到山地剥中,就产生了十朋之龟,一在主导十朋之龟的时候是干和士,一不驾驭十的时候,自己也在十朋之龟的效果中,因为克的时候,一还在口中;八的第二个基本定义表现在老母所说的:“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此刻正在山泽损中,已经进入到了佛界中的五百僧人的沙门中,所以得遇观音菩萨,这个时候行者在大圣的状态中,十朋之龟在火水未济的气化过程中膨胀成为见恶人中的亚,打死六贼,六贼代表六根,六根倒不会被打死,可是六根所拥有的喜怒爱思欲忧六情却会遭到抑制,亚具有反六情的效果,在火泽睽中无喜、无怒、无爱、无思、无欲和无忧,这是取经时的僧人效果的根源,所以在明之前必须将人位的坎的成员全部推送到天位,才能一片光明,观音菩萨才会特赐衣帽和紧箍儿咒,目的是让八服从一的使唤,一默念此咒,八就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随意去了,所以谓之定心真言,这是如来亲授和观音转交的心猿归正之术,真言是因为可以藉着雷泽归妹归真,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时才有六情,行者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即去即来,七八之变如同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完成了山地剥的十朋之龟和火山旅中的两个万、并且从七变成为八,就进入到山泽损的千里中而且即去即来,迅捷无比,而在反复的即去即来中足以让行者蛮化成为大圣。

    为什么大圣镇压在五行山下需要经过五百年才能难尽?五百年指的是天位的五反行到了人位的兑中,于是进入到了山泽损,这个时候的山泽损已经是沙门中的五百僧人,力量中的沙门指的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僧众,王假有庙时期的山泽损已经不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山泽损,在天风姤-山泽损时代天位的坎反行到人位的坎中时不会构成问题,这个时候的山泽损是佛菩萨的净土,天位的坎不是独立的个体,到了沙门时代不但出现了独立性,而且产生了十朋之龟,必须经过心猿归正的过程才会秉教沙门,心猿归正是用行师之后的事情,所以不会发生在火凤鼎,只会发生在山泽损,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禾人,禾人是年,岁是两个廿足拖着戈,还在用行师的过程中,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用行师,所以难尽需要五百年。

    东海龙王为负气远走的悟空说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为什么射阳居士把圯桥进履的画儿带入西游记?画中有话,而且龙王的话中也有话,圯桥三进履谈的是搬运车迟三十三难之始,33岁得《太公兵法》,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一阶段,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时已是难辨猕猴四十六难,前后13年的发达时间,四十六难之后就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第二阶段,才消除六耳猕猴所代表的习坎,行者在习坎中只有进取,只有自动性,完全无心,到了46岁才开始行者的直接操控,所以日后李白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时,钦的不是张良,而是张子房,因为子房乃王者师,没有启动王用出征的心,自然就没有过度的用行师,张良才有13年的奋发进取和飞黄腾达的时间,五日平明、五日早会、五日复早来都是太公心法,用诸比较,乃有分辨,良夜未半往,才有资格得到《太公兵法》,早起人天相会,才有资格获得黄石公的精神与力量,最重要的是得以避免火凤鼎的自然肆虐,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崛起中必然带有火凤鼎,大清皇室寅时即起也是为了避开火凤鼎,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力量中的扶汉是充分利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汉是艰则吉的力量,到了火水未济自然就只剩下曳其轮的效果了,天书无字,唯有力量,扶汉就自然停留在王假有家的力量中,没有火凤鼎,自然就力量与智慧具足,而无往不利,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圯桥三进履,子房于太平后,弃职归山,却不是从黄石公游,而是从赤松子游,进而悟成仙道,因为黄石公时代已经结束,进入到了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所以从赤松子游,力量不同,仙人的身份便不同,身价自然也大不相同,为什么龙王说与悟空听?天位的坎知所进退,能够保唐僧,尽勤劳,受教诲,就毕竟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 双叉岭上第七难

    太白金星化身老叟,救出三藏,三藏问老叟曰:“老公公,此处是甚所在?公公何由在此?”老叟道:“此是双叉岭,乃虎狼巢穴处。你为何堕此?”老叟没有回答,反而反问三藏为何堕此?很显然双叉岭并非必经之地,乃有此问,唐僧的起早地冒霜拔露说明了急切地离开大唐边界,唐僧的起早地冒霜拔露是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地进入到告公用圭中,因而堕入了虎狼巢穴处,乃有落坑折从之难,堕入了山地剥中,三藏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转身拜谢那公公时,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原来是西天太白星,就离开了山地剥,进入到了山水蒙的双叉岭。

    双叉岭的双是一手抓两隹,一只是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一只隹,另外一只是晋如摧如中的隹,天位的大以隹的身份反行时就进入到了山天大畜的告公用圭中,《周礼·秋官·掌客》:“乘禽日九十双。”在水风井中入于穴,来的三位不速之客此刻已经回到天位,天位的坎再度反行时就是“乘禽日九十双”的时节了,“王用三驱,失前禽”的时候在告公用圭中,七乘着禽和日就进入到八、九和十中,八是两两相背,有了分别,九是用九,十是十朋之龟,这个时候已经在车循环中,就关系到了有嘉折首,有嘉折首不同于获匪其丑,获匪其丑发生在火凤鼎中,有嘉折首发生在车循环中,唐王在临行前的捻土会意时不是明明地提醒了:“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怎么还是远走他乡?双有持的意义,在车循环中天位的坎在人位的坎中持着双隹,也就是处于告公用圭中;叉的本义是指相交也,意味着进入到了交的力量中,在告公用圭的力量中进入到交的力量中,凡岐头皆曰叉,岐山是周兴之地,周代表着王假有庙时期,取代了商所代表的王假有家时期,直的力量是回天之门所在的正道,交的力量则被视为旁门左道;岭是火水未济的山岭,正是车循环的轮轴,可以藉着火泽睽-山泽损转换为山火贲的力量入岭中而登玉峰;上从丄,原筮中的T已经反行到了人位的坎中成为丄,驻扎在人位的坎中,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山水蒙,虽然要到搬运车迟三十三难之后才有车循环,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步入了火凤鼎-车循环的叉路。

    七的最高境界是七佛随身,七佛随身是穿着锦襕袈裟时才有的境界,这锦襕袈裟是取经人的护身宝物,“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七佛随身不是七位佛随身,而是七和佛随身,也就是告公用圭的境界,穿着锦襕袈裟时就意味着处于告公用圭的力量中,兑为泽集中在人位的兑中,进入到山泽损中,锦襕袈裟中有火泽睽的金和山火贲的帛,还有风山渐的遮止回天之门的酒阑和山泽损的示,更有泽地萃的衣,以及天位的嘉遁之坎的加和人位的坎的需于沙,都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在西游记中唐僧总共只穿着锦襕袈裟11次,最后一次是在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时候,之后即使回长安见太宗,也没有再被提到,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天雷无妄中,说明了已经不是以僧人的身份入世,而是以旃檀功德佛的身份入世,就不穿锦襕袈裟了,意义是不再有车循环。

    七日正会是水陆大会,这个时候还是天位的坎的高风时期,七日正会在王假有家时期的水风井,唐王在七日正会中拈香,就有了玄的参与,预示了火凤鼎的出现,这个时候三藏还是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观音菩萨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小乘教法的这个境界是水雷屯,大乘教法的最高境界是天雷无妄,观音菩萨这一拍着宝台厉声高叫,就注定了天位的坎的反行,才能将小乘教法提升到大乘教法,所以结尾时在两界山半山中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唬得个三藏痴呆,伯钦打挣,行者的横空出世。

    第十三回的副标题是双叉岭伯钦留僧,镇山太保刘伯钦所代表的力量是火泽睽,刘的本义是杀,在小篆中劉是金留,杀的正是留,留代表泽山咸,火泽睽的时候泽山咸的力量已经全部进入到了金中,人位的艮已经消陨了,意味着已经出现了绝地无留的现象,泽山咸所带来的性欲和性爱既无法存在,也无法重新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火泽睽-山泽损转换为山火贲的时候虽然具备了返天的能力,可是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在交的力量中,无法进入到泽山咸中,加上风山渐的持续反行的力量造成的酒阑效果,以至于无法经由回天之门归天,自然也就无法进入到泽山咸中,告公用圭的回天方式是藉着山火贲回天,保持着三才阵势,也是无法形成泽山咸的另外一个原因,导致孚乃利用禴与用留无缘,进入到了人生的僧侣期,成为道道地地的取经人,刘伯钦是伯是白人,以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为目标,虽然光明而喜乐,却只适宜享受飧宴,钦是“屏气钦敛之貌,引之为钦敬。”正在火泽睽中,准备经由告公用圭进入到敬之终吉的有终,而钦的力量可以形成车循环,重新进入到水风井-火凤鼎,消耗巨大,所以也作倦而张口之貌也,刘伯钦代表着车循环的倾向,刘伯钦留僧更强化了火泽睽的僧侣效果,虽然力能打死斑斓虎,却是反爱神的力量,在希腊神话中刘伯钦代表着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在人位中的力量,阿尔忒弥斯所代表的力量是兑为泽,虽然到了人位中已经变成了男性的力量,却保持着狩猎精神,告公用圭的力量非常复杂,到了第六层次就变成了来反的力量之源,成为最难对付的斥泽之军,只要斥泽之军出现就会出现性能力上的问题,因为僧侣效果太强了,非常适合取经,告公用圭让用六的力量变得非常狭隘,仅具事业导向,告公用圭是资本主义的功臣,俯首屈从的效果非常强烈,资本家成为用六者之君。

    西游记是一部人生的宝典,可是它的价值是隐匿的,古往今来没有多少人能够悟入密意,而且悟道者费劲千辛万苦所悟得的成果都埋在自己的心中,无法将所悟得的密意共享,以至于西游记虽然自身的价值堪比黄金,却也如黄金一般深埋地下,我们所作的附加价值虽然不多,却具有高度的还原性,而且萃取出来里面的精华,成为可以应用的黄金,光看前面的篇章可能还感觉不到其中的价值,可是一旦克尽全功就可以知道整部宝典的总体价值简直是难以估量,力量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和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由于无法理解和解决,或是有所保留,或是任凭发展,最终大部分都转变为习坎,今天的问题,还会出现在未来,西游记的双线发展让有了问题的力量与取经者的力量同时展现,因而得以同时明白,而且西游记以易经为共同的语言,没有理解上的误差,西游记的自身价值和我们的附加价值都已经俱全。

    西游记是一部人生的宝典,可是它的价值是隐匿的,古往今来没有多少人能够悟入密意,而且悟道者费劲千辛万苦所悟得的成果都埋在自己的心中,无法将所悟得的密意共享,以至于西游记虽然自身的价值堪比黄金,却也如黄金一般深埋地下,我所作的深度分析虽然只是附加价值,却具有高度的还原性,而且萃取出来里面的精华,成为可以应用的黄金,光看前面的篇章可能还感觉不到其中的价值,可是一旦克尽全功就可以发现整部宝典的总体价值简直是难以估量,力量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和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由于无法理解和解决,以至于或是有所保留,或是任凭发展,最终大部分都转变为习坎,今天的问题,还会出现在未来,西游记的双线发展让有了问题的力量与取经者的力量同时展现,因而得以同时明白,而且西游记以易经为共同的语言,没有理解上的误差,西游记的自身价值和我的附加价值都已经俱全。

  • 落坑折从第六难

    在西游记中暗藏着两种密意,一种是文字上的密意 另外一种是数字上的密意,数字才是全书独到之处,易经中只有一到十的十位数字,西游记则予以层次化,带入了十地的观念,十位数字在十个层次中诠释着各个层次的力量变化,却又不失十位数字本来的意义,而且西游记将禅宗三关也带入九九八十一难中,与此同时还与年龄结合在一起,在前面的一到四难中交代了人生前期的力量变化,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已经将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变化的精要完整地解释清楚了,从出城逢虎第五难开始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相应的数字中找到这个年龄特有的力量变化,西游记可以视为一部天人修行和凡夫人生通用的宝典,人天都可以受益,学人具备了易经的基础,有了修行的基础,进入西游记的世界时简直就是如获至宝。

    落字中的洛表示水向下流,同时水向一处聚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落是山中行的反行入口,说明这是五的反行入口,落入吾事,在六的时候谈五,意味着用六的力量与风泽中孚的吾与尔靡之的力量相冲突了,天位的震的反行已经完成了方的中行,已经在风泽中孚中,这个时候又与用六的总体力量相会,带着五全部集中在艮为山中的雨中,就会造成落花流水,于是进入到了山地剥的亏中,唐三藏离开了福原寺,就出离了大唐边界,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所以唐三藏一行离开艮为山的时候还在丑时,丑时标示着获匪其丑,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跌落坑坎指的是跌落凵中,也就是进入到了山地剥,五的反行具有原筮的力量,原筮是不宁方来,来兑的时候是兑为泽的力量,天地的大海都涌入人位的艮中,在希腊神话中兑为泽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所代表的力量,具有狩猎的特性,专门在林中射杀野猪,狩猎女神的猎场在火山旅,让焚如发展成为死如,所以兑为泽具有孚于剥的心法,《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中的太岁就是用六进入到告公用圭的时刻,己日形成了日昃之离,有了日就可以进入到火凤鼎,火凤鼎发展到了亏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了包荒的时候,用六者就成为太岁,因为用的是山天大畜的力量之极,火凤鼎中的落再加上车循环中的落就是《道德经》所指的:“落落如石”,石就成型了。

    折从指的是有嘉折首,有嘉指的是嘉遁之坎,为什么嘉遁之坎成为折首的力量?因为用六到了极致就进入到了告公用圭中,天位的坎也反行入口时就会造成“群龙无首,吉”,嘉遁是天山遁的心法,用六是将天山遁的天位的坎用在反行,无形中就破坏了天山遁的机制,于是用六成为反度的力量,摆脱了佛道的出世效果,才能积极入世,人生初期和末期都在佛道的世界中,力量相对平和,却造成了出世,出世其实不假外求,到了时间自然就出世了,只有用六时代在反度的积极入世中,力量让人生免于虚无缥缈,这里所折的从是唐王在临行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从是合成日的两个星,在山地剥的时候陷入凵中,在落坑折从第六难的时候两个长行的从者就已经被熊山君、特处士和寅将军分而食之,于是进入到山地剥,取而代之的是十朋之龟,折从之后需要取女,藉着人位的离将天位的震推送到本位,就可以重新产生见金夫的力量,于是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无攸利,由于车循环的消耗很大,足以让泽雷随-水雷屯失去了风采,所以唐王一开始就捻土会意,提醒不要贪爱车循环,可是车循环中有神通,很难跳脱车循环的诱惑。

    过了位于山水蒙中的河州卫的福原寺,就出了大唐国界,因为从今以后就“块然一石,谓他人父。统二八州,已非唐土。”一个新的角色出现了,水雷屯中的唐僧已经是一个脱胎换骨之后的混合体,拥有了玄的精神和力量,天人合一至此拥有了丈六金身,各方面的表现总是那样地突出,这样的蜕变甚至表现在薪资和升迁方面,毕竟这是一个以王假有庙为核心的世界,除了丈六金身之外,文中将用六表现在六趣和六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有用六才有六趣,才有大千,如在梦里,与此同时也引入六道的观念,王假有家时期结束后就有了六道轮回,这个时候六道中的天的时期已经结束,进入到了人的时期。

    六的本义是草庐,六是“庐”的初文,用六指的是小人剥庐,所以“群龙无首,吉”,用六就意味着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中,于是连续性地犯太岁,由于常在火凤鼎和车循环中,所以无明指数就会高涨,越到逢九变的时候,无明指数越高,无明是力量的副产品,让人看不透事物的本质,从而被外境的现象所迷惑,同时因为天位的成员的反行而带来了无始无明的东西,产生了欲望和执著,乃至烦恼,所以梦里明明有六趣,与此同时力量中也有神仙,也有菩萨,西天太白星对唐僧所说的:“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实际上也是对所有的人说的话,知觉乃众生,到了觉后空空无大千时猛回首会发现用六时才是人生最辉煌和美好的岁月,不能完全否定无明的意义,认识到无明并不能免于无明,但是可以凭添智慧的成份,从而更为妥善地运力量。

  • 出城逢虎

    出城逢虎是唐三藏初出长安后的第一场苦难,这个时候已经正式开始了王假有庙时期,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和天府之国的美誉,长安城代表着乾为天-天风姤时期和巽为风时期为时31年的长期安定,在出城之前已经获得了象征着如来家业的锦襕异宝袈裟和九环锡杖,同时也与唐王结拜为兄弟,并完成了西天取经的誓师,唐太宗在为唐僧饯行时弹入酒中一撮土?并意有所指地叮嘱唐僧:“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这一捻土会意堪比拈花微笑,土是器质性的身体,今心是火水未济的心,水风井-火凤鼎在完成了方雨亏悔之后就进入到了火水未济,“木下曰本”,天位的震底下的人位的艮是本,民为本,本乡指的是火凤鼎,火凤鼎是乂用三德中的柔克,而他用刚日,他乡则指的是乂用三德中的刚克,指的是车循环,只在火凤鼎中运作可以保全力量,如果经历了火泽睽-山泽损所打造的车循环,就会将力量耗尽,西游记在多处表达了反车循环的观点,捻土会意标示着西游记的基本理念,孙子兵法也有相同的看法,而且加以数量化,可以看得更清楚:“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火凤鼎已经将火天大有的力量十去其七,每一次的车循环又将火泽睽的自我加持十去其六,经过了多重的山地剥,就没有力量了。

    出城逢虎的出指的是“需于血,出自穴”,在寻亲报冤第四难中入于穴,开始了火凤鼎,到了出城逢虎第五难时则出自穴,出自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火凤鼎,中行之后就进入到了风泽中孚,风泽中孚的豚鱼吉的回天力量,没有任何的凶险,为什么会逢虎?意味着人位的震被用在用拯马壮上,于是有了月,先有了月,才能进入到了车循环中,当天位的震回到了天位之后又成为火泽睽的自我加持的力量之源,由于具有用拯马壮的效果,所以创造了金,再进入到山泽损中,已事遄往之后就可以转入车循环,由于这个过程需于血,所以天位的坎必须失得勿恤,将力量发展到了山泽损的程度,火泽睽的时候天位的震还没有下来,山泽损的时候天位的坎和天位的震都一起下来了,这个时候大人虎变中的老虎已经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成为金光闪闪的魔王,偏偏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路上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就落入虎魔王寅将军的手中,车循环指的是泽地萃的萃如嗟如,在泽地萃的力量中包含了泽雷随、泽山咸、兑为泽,三者合起来成为熊山君,与此同时还包含了泽天夬、火山旅、泽水困,三者合起来成为特处士,魔王正要安排吞食,就听得外面喧哗,有人来报:“熊山君与特处士二位来也。”两位不请自来,都是从山泽损散发到泽地萃中的力量,其中包含了有喜,所以也包括了泽雷随-水雷屯,只是泽地萃具有有孚不终的心法,暂时不进入到有终中,不过,车循环的目的是有喜,车循环标示着水雷屯的到来。

    在取经的第一时间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还没有到位,火凤鼎还不具备完整的力量,可是车循环却已经拥有了非常厉害的阵容,处士者是个野牛精,山君者是个熊罴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这是因为车循环得到了用拯马壮和告公用圭的力量,所以车循环率先异军突起,天位的成员的品质才随之改变,除了一之外,出发时天位的成员都很平凡,在车循环中完成了镀金,所以刚出来的时候就马上造成强力的身心变化,产生了可被外人观察到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改变。

    三藏被俘之后,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来者是西天太白星,许多人会疑惑为什么道家的祖师会来帮佛家的弟子?在山水蒙中,天位的力量都已经来到了人位,西天太白星也来到了人位的坎中,所以又名西天太白金星,如果到了天水讼中就归太上老君来救了,而坎为水中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事情了,至于上行的时候则是观音菩萨的责任区,西天太白星无疑是取经人的救难大队队长,取经之路一路上十度出手搭救,这一点间接地说明了车循环的普遍性。

    出城逢虎第五难谈的是五,五是完整的取经队伍,拥有告公用圭的力量,威力更胜于四,四是水风井中的阵容,四中只有一、八和二,只有天位三杰,没有原筮的成分,所以不具备虎的威力,五中有了原筮的力量,大人虎变的力量下来了,所以威力如虎;五是由小所摆渡的舟,五通幽冥,摆渡过程哪一个都不能下船,所以成为山地剥的力量,山地剥后一、二都沉陷在凵中,造成了无用,只有悟空一直在五的队伍的上空,所以没有受到影响,五是车的主力,关键在于火凤鼎在山地剥之后就进入到火水未济,就有了轮,车就可以转动,而转动到了渎的程度就五车十满了,十朋之龟就成型了,造成了人位的艮的月满西楼。

    三藏出发的时候只有唐王所提供的通关文牒、紫金钵盂和两个长行的从者,以及银駔的马一匹,五的成员都还没有到齐,必须等到收得沙僧第十六难时才形成完整的五,才会完全地进入到王假有庙时期的力量中,不过,由于力量还不完全地具备取经人的条件,反而更容易受到出城逢虎的影响,所以30岁男人很容易出现无名火、躁狂症、脾气暴躁易怒,往往造成人生的遗憾,人生必然会遇到五车十满的影响,没有必要隐瞒,天人合一有了共同的认识,才能建立平安而有力的人生,否则力量崛起的时候就会被力量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天人合一的未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 寻亲报冤

    寻亲报冤的时候江流子已经改变了身份,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已经为江流子削发剃度,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江流子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玄奘,玄的出现说明了孚乃利用禴的正式登场,奘则代表着人位的大中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日中则昃的日发展成为月满则亏的月,意味着车循环的成型,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西游记的玄奘不必与真实的玄奘完全一样,一如历史上的玄奘的父亲不可能沉江十八载,一切只是假托,但是,上乘的神话几乎都是事实,希腊神话如此,西游记亦是如此,都是悟道者的作品,远比历史还要真实。

    第四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寻亲,一个是报冤,各有各的密意,寻在这里不是当作寻找来解释,寻是两只羽手拉着一根非常特别的棍子,棍子中有四个入,也就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四个入:入于穴、入于坎窞、出入无疾、惟入于林中,这就是寻中的四入入就意味着战争相寻;亲是立木见,立是天位的大的反行,木是人位的震,立木才是寻亲的目的,立木指的是泽雷随,“先否,后喜”时就在无妄之疾的时候进入到有喜中,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进入到泽雷随,这个时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寻亲,天位的大的反行要能够完成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才算是明,为了明必须完成见,见是火凤鼎的结果,到了车循环中就三岁不覿了,见是明的过程,不见就不明,寻亲寻的是在人位的震中的明,寻亲报冤第四难和搬运车迟三十三难都是寻亲时节,一个在十八岁,一个在三十三岁,非常特殊的年龄。

    报冤的报从执来,报是解除执,打破了泽山咸的执其随,将执中两个隔离的半日结合在一起成为师,用行师才能拿下人身,冤是兔在冖中,冖是倾倒的凵,代表车循环,只有车循环才能完全地倾倒凵,冖不同于宀,宀是入于穴的阶段,冖的时候入主的力量已经进入到了兔中,兔代表泽山咸,泽山咸是雷泽归妹所形成的力量,兔中的两个半日处于隔离的状态,目的在育阳,冤的时候泽山咸的力量被冖笼罩了,爱神阿芙洛狄忒所代表的泽山咸就受到了抑制,出现了冤情,因为绝地无留,水风井造成了绝地,绝地无留,绝地中没有泽山咸的余地,不会进入到泽山咸中,所以泽山咸有冤,玄奘时代崛起之后就进入到了朋中,开始了朋从尔思,入主的力量都在兔子身上,就带来了性欲和性爱的蓬勃发展期,过去十八年间所有的力量被两个匪徒所劫持,报冤是结束这种被劫持的状态,到了搬运车迟三十三难时就开始了僧人时代,对爱神而言却是另外一种冤情,以至于行者在僧人群中寻不到亲,一时之间事业心大振,进入到了人生的事业期。

    寻亲报冤第四难谈的是初期的四,四是一、二和八的反行入口,实际上就是“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入于穴是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了水天需,继而在拔茅茹的心法之下进入到了水风井,四是进入到水风井的第一步,这个时候的四谈的是玄兔,江流儿已经度过了18年潜藏在金山寺的日子,完成了剃度,成为了玄奘,不过,由于还没有开始取经,所以力量并不完整,只是玄兔的力量,还不具备王用出征的目的,一直要到第十四回时唐僧收悟空为徒之后才会出现真正的四,这个时候只是单纯的寻亲,到了报冤的时候才会发出泽雷随-水雷屯的力量。

    寻亲的步奏首先是找到母亲殷温娇,殷温娇所代表的力量是撞撞往来时的天位的大,水风井的力量才能发展到井冽的高度,才能完成占,殷温娇藉口先年曾许舍百双僧鞋,前往金山寺中还愿,就进入到了山风蛊-艮为山,目的是完成有限度的占;第二步至万花店寻找陈萼的生身之母,万花店在人位的艮,婆婆所代表的力量是山火贲,婆是能够完成无平不陂的心法,同时还能够建立人位的离的力量,地天泰在完成了无平不陂就进入到了山泽损,再转化成为山火贲,婆婆时已失明,玄奘就将舌尖与婆婆舔眼,须臾之间,双眼舔开,仍复如初,于是又重新建立了人位的离,才能将唐僧推送到天位的艮中,就可以进入到到唐王皇城之内,金殿左边,殷开山丞相家,是殷温娇的生身之父母,丞相认亲之后,奏报唐王,唐王见奏大怒,就发御林军六万,着殷丞相督兵前去,御林军六万代表着其羽可用为仪的羽林军,六万代表着冥升,就正式地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中,背景力量是火天大有-火凤鼎。

    寻亲报冤的关键在于收回两个船夫的主控权,才能释放殷温娇的天位的大,报冤也分为三步,都发生在艮为山中:第一步是先将李彪钉在木驴上,推去市曹,剐了千刀,枭首示众讫”,木驴是既是刑具,也是攻城之车,完成小人剥庐的工具,枭首是有嘉折首,就获匪其丑了;第二步是把刘洪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处,丞相与小姐、玄奘,三人亲到江边,望空祭奠,活剜取刘洪心肝,祭了光蕊,烧了祭文一道,剜心是完成了山地剥的“薰心”,也就是《韩愈·和裴度假山诗》中的“有洞若神剜,有巖若天划”,就结束了水风井-火凤鼎,进入到了山水蒙;第三步是解放殷温娇的撞撞往来,就进入到了火泽睽-山泽损,龙王也令夜叉将光蕊身尸送出江口还魂,于是阖家团聚,丞相夫人不胜之喜,吩咐家僮,大排筵宴庆贺,丞相道:“今日此宴可取名为团圆会。”阖家团圆之后就可以在水雷屯中大排筵宴。

    大难之后唐王命升陈萼为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殷温娇在前面的18年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撞撞往来如一艘自行摆渡的舟,到了报冤之后就不需要撞撞往来了,因为满堂娇是女性的力量,而且是整体的力量,而到了泽雷随-水雷屯的时候就到了唯用震为雷的时节,不但只需要男性的力量,而且必须可以拆分而行,所以报冤之后,殷温娇就无可避免地自尽了,在希腊神话中安息女神玛卡利亚是赫拉克勒斯的女儿,也就是火泽睽所建立的人位的兑,正是殷温娇所代表的力量来到了人位,神谕雅典必须牺牲一位贵族女性,才能在战争中获取胜利,玛卡利亚主动献祭,才有雅典男人的胜利,玛卡利亚死后成为山泽损中的安息女神,山泽损才能成为山水蒙和山雷颐的组合,人位的兑分割成为两个男性的力量,才能完全地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王的力量才能发挥到最高的层次,暖男虽好却不是战斗的角色,要到五十知天命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男人的力量。

    寻亲报冤是射阳居士的贴心忠告,寻亲报冤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没有完成寻亲报冤,那么玄兔就止于性幻想,苍白而无力,就没有真正的性能力,性能力是力量所能够带来的最佳礼物,如果因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错失良机,而时间中的任何好事情都是无法失而复得的,那么就仿佛没有年轻激越过,而且一辈子都很可能无法激发起潜藏的男人力量,寻亲报冤可以结合体育健身来加速和强化寻亲报冤的过程和效果,主动锻炼代表着天人合一的积极进取,心意相合,天的礼物是吉无不利和无往不利的,但是必须知道如何领取,力量是全息的,机会均等,知者胜,敢者赢。

  • 海底金乌天上日 目中童子眼前人

    “海底金乌天上日,目中童子眼前人”是大愚法师所作的《解脱歌》中的名句,迷倒众生。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与永嘉禅师的《证道歌》相唱和的一首歌,解脱歌中的“海底金乌天上日,目中童子眼前人”实际上是在唱和证道歌中的“或是或非人不识,顺行逆行天莫测。”这样就明白了。

    海底金乌天上日谈的是力量,目中童子眼前人谈的是“默时说,说时默”,证道前你就是我,我不是你,证道后我就是你。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着重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般若波罗蜜”,而永嘉禅师的《证道歌》则“报道摩诃般若力”,放眼于力量,本质上是不同的。

  • 通天河湿经卷

    通天河是取经路途中的一个大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都发生在这里,六、七、八都是用六之地,王的反行时,彼时有鱼篮观音连梳妆都来不及就急着去砍竹子编鱼篮,收了金鱼精,而此时既没有灵感大王金鱼精,也没有观音菩萨,反而是观音菩萨安排的地八十一难,以应佛门中九九归真之数,这个时候已经处于炼虚合道中,在炼虚合道时,唐僧已经脱了胎,成了道,这个时候是以元神身份反行,当初伏渡的白鼋因为唐僧没有履约,而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造成了湿经卷,落水之后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说明了天泽履中的反行进入到了水中行,经包是包蒙,衣服是泽地萃,鞍辔是车循环,都一起落水,湿是幽溼的意思,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意味着重新以王的身份进入到了水中行,“行者笑巍巍显大神通,把唐僧扶驾出水,登彼东岸”,唐僧出水后就回到天位的艮中,先登于天,后入于地,行者自己则在天位的艮中“武人为于大君”,既可以是风雷益,一般都是经与书合用,这里却用到了经和卷,说明卷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卷者阿,阿是大陵,有了大的山陵就是皇,皇是王用享于帝的境界,当然,也可以是山雷颐,这个时候就扮演者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每日乘着四匹火马所拉的日辇在天空中驰骋,从东至西,晨出晚没,令光明普照世界。

    八是天位的坎反行入口时的数,天位的坎的反行入口带动了天位的震中的日,八和日一起反行就进入到了艮为山,艮为山是三乘都有的出入口,这个时候成为真人“秉证三乘随出入”的门户,“丹成九转任周旋”的丹成是冥豫成,就具备了进入到秉证三乘随出入的条件,可以顺心遂意地任周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履道坦坦不逾矩,观音菩萨所争取的八日提供了得道者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门户,证道才有积极的意义,冥豫成时是完成了炼神还虚,还必须炼虚合道,“秉证三乘随出入”就是炼虚合道的过程,这就是一藏之数的八日因缘,如果将八日解释为八天的话,那么就折煞了唐僧的世寿,得道之人如果只能再活八天,那么得道就没有意义了,十四年取经走完了一藏之数,三藏法师尚余二藏,意味着还有二十八年,加上前面的八十年,共计一百零八年,一百零八岁是为天寿。

    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烟俱作,走石飞沙,其中的风、雾、雷、熌都是些阴魔作号,风是风山渐-水山蹇,雾是火凤鼎的马云羁和车循环的牛云糜,雷是雷地豫,熌是火山旅,射阳居士藉着“劳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却才止息”提示阴魔暗夺指的是地山谦的劳谦,地山谦具有君子有终的宗旨,劳攘了一夜是为了提供王用享于帝所需要的力量,水胜真经伏的时候就建立了水雷屯,再加上出水后已经登彼东岸的天位的艮,就成为风雷益,“自此清平归正觉,从今安泰到仙乡。晒经石上留踪迹,千古无魔到此方。”清平归正觉是经历了斥泽之军之后完成时归,就以天雷无妄为标的,安泰到仙乡则是进入到水雷屯,水雷屯才是仙乡,到仙乡就会经历火水未济的力量,所以出现了“从今”,说明了一度经历了孚乃利用禴,火水未济的出现化解了丹的力量,才会安泰,“秉证三乘随出入”无论去哪里都会需要劳谦,八日时进入到水山蹇-火山旅-艮为山中,事实上都在劳谦,都会在晒经石上留踪迹,天雷无妄是利用攸往,水雷屯是吉无不利地享受飧宴,目的不同,却都在唯用震为雷中,所以千古无魔到此方。

    “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九九归真是完成了第九层次的九,所以炼虚合道的时间很长,玄奘本人在取经之后二十年间从事译经事业,没有完成炼虚合道,就没有完成九九归真,所有的证道者的路径都一样,说明九九归真才是修证的这个境界,没有完成九九归真就意味着力量中有错误,而且不懂得化解之道,九九归真者可以说是从九九八十一难中走出来而有所成就者,为后世之人留下了明确的修证路径,进入不二法门是学问,得一抱一是修行,历经诸魔的磨砺,修证出摩尼宝珠,从观我生进入到了观其生时没有了我执,才能见到本来面目,在天竺招婚七十八难时开始谈一体原因:“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源流非比凡间物,本性生来在上天。一体金光和四相,五行瑞气合三元…”到了通天河湿经卷八十一难时则是得全的时候,才见到本来面目,所以摩尼宝珠具有自我证明的作用,非常真切,非常肯定,摩尼宝珠既具有白的力量,同时也含藏着“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俱足一切,所以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入和周旋,如果没有进入到九九归真,就太保守圆通。

    “秉证三乘随出入,丹成九转任周旋”其实只是一种不可久长的理想,久淹就会失了大事,王已经奄有四方,独霸天下,但是只要时间一久,就会成为驱逐法王的野犴,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相会就会成为野犴,野犴不是见人就憨憨地打滚的金毛,野犴是藏獒级别的护卫犬,因为自身是无将大车,所以自然就会忠诚地履行斥泽之军固有的运作模式,这就是野犴逐法王的原因,所以自古以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露相的时候是在山天大畜的世界中,来势汹汹,久了就没有真人的境界,所以真人必须抱一,抱一三岁便能大哮吼,如果野犴逐法王,就成为百年虚开口的妖怪,所以真人必须“旃檀林中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飞禽走兽皆远去。”野犴也怕“解虎锡”和“降龙钵”,车循环后的雷水解是“解虎锡”,完成了时归就成为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咸临则是“降龙钵”,意味着经历了育阳,永嘉不仅识破斥泽之军,而且立名为野犴,非常精准地界定了力量的属性,这就是大修行者的力量。

    第一百回是九九归一的圆满,不仅代表着已经苦炼凶魔种种灭,同时也彰显了射阳居士的功力,如果修行只是灭魔,灭尽就寂灭,那么这样的圆满就太空虚了,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灭魔,而是证道,并且享受到证道之后的炼虚合道的过程,以及炼虚合道之后的证果,证道不等于证果,如果中间没有经历合道的过程,那么就还在证道的境界,没有验证的过程,第一百回实际上谈的是山雷颐,虽然很简短,但是该说的都说到了。

    径是拂径于丘颐中的径,回是小人革面之后遁回到天位的艮中,东土是天位的大以东是身份反行到土上,所以东土不在东方,而是当人位的艮中的目已经西遁到天位的艮中时,东反行入艮时人位就成为东土,所以九九八十一难过后就在山雷颐中。

    五圣成真的五指的是天位的大在水中行中时以五的身份反行入口,“关文敕赐唐三藏,经卷原因配五行。苦炼凶魔种种灭,功成今喜上朝京”的配五行,五是舟,配五行就是水中行,所以才会湿经卷,目的是水雷屯时喜上朝京,喜上朝京就必然用到五,如果解释为配合五行运作,那么就说明了不明白所有的反行都是攒蔟五行颠倒用,所以才有妖魔鬼怪,这个时候进入到水中行是为了潜到水底的水雷屯中,乘舟而往,在大乘的净土中很少应用,只是为了上朝缴旨,一下子就被八大金刚催促走了,五圣高居不二门是抱一的境界,与诸佛同在,“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刻在禅定中;圣是时风若的成就,这个时候恢复到了初始的巽为风,刚刚从天风姤而来,还保持着观音菩萨的本质,与此同时又兼具了王假有家时期的主政者的身份,所以能够以智慧完成休征,时归而成圣,狮子吼的时候降服一切众生和外道,全部解押至天位,所以在天雷无妄中;成指的是冥豫成,山雷颐是丹成的境界,不但有积雷成丹,而且完成了冥豫成,用大牲吉时期才是丹成的时候;而真指的是九九归真,唐僧以真人的身份反行时就在颠颐中,反行时不是进入到人位的艮中,而是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或是在风雷益中,或是在水雷屯中,“不反行的时候则在由颐和观颐中,证道之后就可以“秉证三乘随出入,丹成九转任周旋。”

    射阳居士很简单地描述了山雷颐的境界:“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山雷颐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世界,希腊神话对于太阳神的传说也非常有限,总以为寂寥莫名,实际上从力量的角度来看内容却非常全备,非常忙碌。

    “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中的霞彩是辇,指的是“咸其辅、颊、舌”,车循环和“车夫”都聚集在天位的艮中,车循环有四种:水上之军、平陆之军、斥泽之军和处山之军,都脱离了人位,但是并不完全消失,而是随缘而动,极乐世界既名西方,就应该在人位的艮中,此刻却处于天位的艮中,这是因为西已经被遁到了天位的艮中,云有两种,火凤鼎所产生的马云羁和车循环所形成的牛云糜,此刻都云集在天位的艮中,已经失去了羁縻的性质,化身为祥云,让口处在云云雾雾,朦朦胧胧中。

    “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意思是海底金乌天上日和泽山咸随意来往,就具备了大象之力和情欲的感觉,十朋之龟和有它是火凤鼎的产物,也可以随意周旋;

    “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丹凤是下达诏书的使者,指的是男神使泽雷随,青鸾则是西王母的信使,指的是女神使天山遁,两者情投意合,合作无间,共同建立了明的境界,玄猿白鹿意怡怡中的玄是其羽可用为仪的用六的力量,到了水山蹇中就成为猿,白鹿则是火山旅中力量,在进入到水雷屯的过程中如兄弟般和睦,已经不具来反的性质;

    “乔松古桧,翠柏修篁。”的乔松指的是泽水困,古桧指的是泽山咸,泽山咸中的舎是王的会同之所,翠柏指的是兑为泽,翠是靑绿色,这是山地剥的颜色,兑为泽有孚于剥的心法,修篁指的是泽雷随,三乘的人位的震都有王用享于帝的性质,这个时候王用亨于西山,而天位的坎处于不可涉大川的情况;

    “八节奇花,四时仙果。”时年八节的时候用的是奇花,花指的是人位的艮,奇花不同于一般的花,乃至不同于“眼花落井水底眠”的水风井的井眼之花,出现了奇花说明了进入到了斥泽之军中,“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的目的是时归,奇的宗旨则是胜,于是改变了水中行的轨迹,四时仙果指的是进入到了水水山蹇中的四为了完成时归,而进入到了可以发展到鸟焚其巢的火山旅,避免了山地剥,与此同时完成了天山遁,所以涉及到仙,仙是远复者,能够完成天山遁者,才能有果位,进入斥泽之军是为了成果,所以必须谨慎。

    “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梅或作楳,所以涉及到甘临和雷水解-火雷噬盍,也就是母所生发的雷火丰在积雷成丹时遇上了隹的反行,就进入到了多重的车循环中,经历了五色之后完成了时归,就进入到天山遁,所以时开时结,五彩缤纷代表天山遁,时开时在饮食衎衎中,时结时则结庐在人境,都必须完成时归,所以万年桃是在告公用圭中和兑完成了冥豫成的成,但是成的效果有时间性,熟的时候是冥豫成,并且经历了天山遁,新的时候是在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时再度经历来反,都必须完成时归,所以时熟时新。

    永嘉的证道歌中的“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谈的是证道之后的世界,不是一走了之,还要不断地“在雷山小过、雷泽归妹、雷水解-火雷噬盍中丹成九转地震法雷,震法雷的背景力量来自于火天大有、山天大畜、火山旅、火雷噬盍的击法鼓,在水山蹇-火山旅-艮为山中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天位的乾是天龙,撝谦则是大象,具有积雷成丹的大象之力,撝谦成为由豫之后进入到泽山咸,泽山咸需要完成得一,于是一蹴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再踏入水中行,滋润人位;三乘五性皆醒悟的三乘的是指声闻、缘觉、菩萨; 五性是指一切众生的五种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不定性、无性,都已经明白了,所以可以秉证三乘随出入,丹成九转任周旋;雪山肥腻更无杂指的是人位的艮已经完成了肥遁,即将进入到水中行的樽酒簋貮中,也就是二簋可用享,人位上已经无杂,“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无杂即没有玄黄的踪影,意味着已经可以随出入而任周旋,同样是证道者,永嘉禅师在证道之后忙得不得了,唐僧任重道远,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回天证果?纯出醍醐我常纳,醍醐是酥酪上凝聚的油,指的是由豫,我和常都已经一起被约纳到了由豫中,进入到了泽山咸,只要是个人就难免九九八十一难,“不用立雪庭下,不用断臂师前。须信当人分上,已与佛祖齐肩。会得朝打八百,不会暮打三千。”为了于佛祖齐肩,无论是不是修行人,这个时候都得大死一回,会得也逃不过朝打八百,不会的也无法避免暮打三千,不是用香板打,香板是一种象征物,代表和兑中的震为雷成为来反中的香板,才能在大死一回之后一起时归,必须知道的是朝打八百或暮打三千时在无将大车中,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愚痴状态,所以发展到了谷的时候就可以收了,不能等到了五谷都还不收,就会齐肩在慢性疾病中,道理很简单,却不是人人都懂,时归之后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中,所以大死才能大活。

    第一百回中再次藉着佛祖的口强调钱的事情,从现代的观念来看不只是对传经的重视程度,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定位,高尚的人愿意为高端的品牌多付出更多的钱,因为高端品牌是品味和身份的象征,不理解这个道理就说明了不在这个社会层次中,非常愿意为自己投资就说明了对自己的定位的重视程度,为了成佛首先就要发心,而不是在力量上无所不用其极,三藏将钦赐紫金钵盂送给两位尊者,乃有有字真经,这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