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不是领会某种道理,而是第六层次关键的一步,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词简意骇地说明了闻道的真义,闻道正当“道之出口,正要“执大象,天下往。”士“初于闻中”就进入到了协作中,协作如同一盘大棋,这一盘大棋中最关键的是人心,如果人心不死,道心就不生,而人心一死,人也就无所作为了,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时节,所以“百年世事不胜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百是全,全归之后才有百年世事,为了百年世事就必须藉着悲心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慈善会造成“善复为妖”,重新进入到夬履中,唯有慈悲能够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抱朴守一。
“初于闻中”的初指的是火泽睽的无初有终,无初有终是“遇刚”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火泽睽的人位的震被用于火水未济的车循环,“遇刚”造成了无所往,车循环是初始,初始的目的是进入到天雷无妄的有终,初于闻中的时候还在风泽中孚中,闻道则是经由协作超越孚乃利用禴的转折点,从“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进入到“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民缺缺时就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
“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就是闻道时的协作,所以杜甫将之比作下一盘大棋,大乘本就是道法的佛法化,当初翻译佛法者也都是具有深厚易经和道德经底蕴者,从易经和道德经的角度来看楞严经可以更容易理解,楞严经实际上就是佛法化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