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居士示疾时神通第一目犍连也“不堪任诣”,神通是车循环的成就,第四层次和第六层次车循环达到了顶峰,所以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黑色生命力的升腾,这是一个奇特的生命、智慧的提升过程,因为本身是建设性的,所以可以从痛苦中汲取力量,成就了一个更加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自己,神通只是车循环的副产品,佛陀虽不许弟子显异惑众,但对目犍连的神通却常加称许,因为目犍连已经掌握了车循环,成为小乘中的成就者,拥有了坚毅、乐观、勇敢的精神。
目犍连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舍利佛先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才皈依佛陀,因为智慧代表车循环,有了车循环,才有神通,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目犍连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则站在佛陀的右面,因为弘法就是进入到车循环,两者代表着精进;大雄宝殿的中央是莲座上佛陀,左面站着摩诃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这个时候已经成佛了,已经没有了车循环,并且收藏了神通,摩诃迦叶是法藏第一,已经完成了正法眼藏,也就是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多闻第一阿难尊者也是已经“有卷者阿”了,已经完成了卷藏,而造成多与难的车循环和有它也都已经在地雷复中归藏于天了,两者代表着成就。
目犍连所代表的力量是山泽损,目指的是山泽损的“得臣无家”,说明已经进入到了王假有庙的心法中,并且完成了车循环,处于建用皇极之后的勿用中,震为雷已经陷在凵中成为勿用之牛,即将在风泽中孚中完成来连。
目犍连“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处于火泽睽的遇主于巷和山天大畜的告公用圭时,巷和里的力量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就进入到了艮为山的薰心中,即将进入到山地剥,所以维摩诘指点目犍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因为白衣居士代表生的力量,刚刚从天位下来,薰心的话就变黑了,就进入到了车循环,既然已经在生的力量中,就具备了明心见性的契机,就应该解说无为法才如法。
车循环是法,本质上是孚乃利用禴中的有为法,维摩诘没有在车循环的副产品上下功夫,而是对目犍连解说无和常在法中的意义,也就是向善复发展的无为法,这个时候法就成为善复的基础,泽水困中的法已经属于中乘的法,已经超乎目犍连的小乘范畴,目的是回小向大而往大乘发展,乃有“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结果。
法是人位的坎中的士或小在运用震为雷所形成的法,大乘时士则成为善为士者,而在中乘中则是幻士,幻是师在凵中,带来了光影效果,是谓幻士,从人位的震中来的震为雷是幻人,幻士的任务是将幻人归藏于天,而不是往车循环发展,虽然在观我生进退中,却远离觉观,正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时候,重点在完成士进三退,整个过程在恍恍惚惚的冥升中,而不是在觉观中,此时必须避免震为雷与小的结合,以免再度进入到小有言的车循环中,示之所以可以进入到火山旅,坎中子亦随之,就是因为士成功地与二结合成为告公用圭的力量,坎中子也自然就被结合在一起,就没有了车循环的立足之地,就不再“利用刑人用说桎楛”,幻士的目标和对象是非常清楚的,是谓“无说无示”,同时也不再进入到风泽中孚的闻中,不再有“求小得”,是谓“无闻无得”,当建是意,而为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