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善渊中的心是用拯马壮之后的震为雷,“获明夷之心”之后就进入到了车循环,心在车循环中“或跃于渊”时,山泽损中告公用圭所形成的贝全部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就产生了“道冲”,盈满的时候就造成了山地剥,渊是山地剥所形成的无底深渊,水中行发展到了到了这一刻就水止不流了,此时人位的艮中就有了万物,所以“渊兮,似万物之宗”,咋看之下山地剥是万物的老祖宗,帛书版甲乙本用的都是“渊呵,似万物之宗”,呵是奇中的大已经进入到了倾倒的凵中,已经经历了山地剥,处于勿用的状态,就“无所往”了,
山地剥就是所谓的“天劫”,这里的天指的是天位的兑,也就是告公用圭的力量,孚乃利用禴中的妖魔鬼怪都是藉着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取得化身,修得人身方能以最快速度汲取天地灵气,夺先天造化,练气还神的阶段之所以在二十四气和十二重楼上下功夫,因为天劫之后脊柱失去了支撑之力,没有了英气,喉咙则失去了津液,所以练习打坐,生养金津玉液。
心善渊正是在道冲的时候,能够做到“用之或不盈”,“用之或不盈”是因为“保此道者,不欲盈”,盈的时候就造成了山地剥,就只能在四时之见中,无法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就无法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妙中,就谈不上“微妙玄通”了,只有以“或承其羞”取代了“获匪其丑”而避免了山地剥,去彼取此了,将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转化成为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才能在遮蔽时发展到“冥豫成”,乃有“蔽而新成”。
心善渊的时候就必须抱持着“鱼不可脱于渊,”的心法,如果鱼脱于渊就无法完成鲤鱼跃龙门而化龙,因为鱼脱于渊意味着山地剥,经历了山地剥之后就无法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只能重新进入到泽风大过中,就无法通过回天之门,而失去了化龙的机会,“包有鱼”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从利己进入到了有厉,才能两阶段地完成“姤其角”,“姤其角”时也就完成了天山遁。
与此同时也必须谨守“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心法,国之利器是震为雷,不可以“朴散则为器”,示人的时候就被用在车循环中,震为雷是开天珠,开天珠就是庄子在《列御寇》中所谓的“千金之珠”,“千金之珠”必在山泽损的“九重之渊”中时,“九重之渊”正是告公用圭的力量都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而造成了山地剥的时候,在“无所往”的时候“固其结”,就可以在“其来复”的力量中完成三星在天,所以被称为开天珠。
这个时候的道冲就是渡劫飞升时的雷劫,对于一般人而言遥不可及,对于修行人而言却是必经之路,雷劫九重就是千金之珠出自于九重之渊的过程,雷劫分为心雷劫和天雷劫,心雷劫是来反,天位的震先下来才能进入到告公用圭中,这个时候在水山蹇中,天雷劫的时候已经在山天大畜的告公用圭的力量中,天雷劫是告公用圭的转换过程,“豮豕之牙”说明了山天大畜是野公猪的力量与家猪的力量复合力量,两者像牙齿般地咬合在一起,能够去彼取此,将山火贲的力量在贲其须的时候转入归妹以须,就完成转换所形成的驯化,就可以在道冲的时候度过雷劫,便会得到质的升华,万物出现的时候脱离了有言说的声音世界,就可以进入到了圣人的不言之教,所以谓之“春雷一声响,万物润无声”,无论是天劫或是雷劫都发生在人体的小天地中,但是可以从天地大象中取象比类。
修行不是害怕知道天劫和雷劫的利害,到了练气还神的阶段自然就会出现天劫,到了炼神还虚的阶段自然就会出现雷劫,不会因为避而不谈而可以逃避,修行才能明白“无为之有益”,才是心善渊的正确态度,老子在谈七善之前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谈七善之后谈“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在强调七善中必须以“不争之德”来完成善复,不争就是无为,无为才能“全而归之”,越明白就越容易无为,就轻而易举地进入到了圣人境界,圣人从来不是以避而不谈的方式来帮助后人,都是以直指人心的方式提供提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