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

玄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产物,所以与行者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玄中的一横正是行者手中的金箍棒,七十五回中大圣喝道:“你若问我这条棍,天上地下,都有名声。”在天位的艮中是玄中的一,在人位的坎中是引中的丨,横竖横排任卷舒,玄中的丶是入主的力量,ㄠ是师,指的是用行师,所以实际上玄是行者在引着入主的力量和用行师的力量,玄是哪吒三太子所代表的力量,“如如不动号初玄”,这个时候是道可道的时候,玄出现在人位的时候就是婴儿姹女相会的时候,即将完成时归,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运用玄的时候行者处于心猿状态完成中行,心猿是“马猿合作心和意”,行者进入到大圣状态中,所以这个时候“三皈五戒总休言”,已经进入到了非常道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心已经成为丹,名是丹的反行入口,也已经成为非常道中的丹了,丹是积雷成丹的产物,力量来自于母,所以谓之“有名万物之母”,丹完成了折其右肱之后,就在来反中折其有了,就可以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进入到了无中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天地否,就处于“万劫千番只自然”中,有为时就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中,所以谷神不死玄牝门又称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是从丹开始谈起,也就是时归之际,完成时归之后就进入到了輹循环中,所以道德经中的圣人是能够完成玄同而进入輹循环者,也就是有玄有德的玄德者,这个时候就是庄子在《天地》中的:“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英,犹华也,英是山地剥的结果,赵晔在《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道:“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干将作剑指的是在观我生进退的时候士和三联手作剑,作剑是从水风井发展到坎为水的坎有险,采五山之铁精是告公用圭,六合之金英中的六合发生在火山旅,火山旅时金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造成了英的效果,让人戴上了枷锁,这就是“坎有险,坎险且枕”,凵已经在山地剥时被颠覆,造成无用,形同枷锁,“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水山蹇的时候因为来反而造成了金玉满堂的现象,告公用圭发展到了山地剥之后就造成了碌碌如玉和珞珞如石的效果,所以圣人不欲。

洞者通也,所有的洞天都具有同人的性质,最通达的洞是雷山小过,因为才雷泽归妹-雷火丰而来,所以同于德,并且可以通往火山旅、艮为山、泽山咸、天山遁,所以同于道,山泽可以在告公用圭时进入到火山旅-山地剥,所以同于失,在輹循环的雷山小过位于处山之军中,四通八达,可以说是用行师的必争之地,最终都可以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所以从乐的角度来看也是最通达的,所以谓之:“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同于失的时候还在告公用圭用作山地剥时的“塞其兑,闭其门”,在水山蹇-雷水解中“挫其锐,解其纷”,到了“合其光,同其尘”的时候完成了时归,才有了玄同,所以和光同尘是为了从车循环跨越到輹循环,以完成玄同,而玄同是为了开启天雷无妄,到了这一步才完成了乐。

受是相付,天位的离将舟交付给人位的坎中的手,受是施授的后果,第七层次的施授在丹的影响之下会产生盗夸的效果,所以圣人藉着“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盗夸效果,

竹节山遇难七十五难不同于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施授,前者只有一个施,后者则已经再三施,水中行已经到了唯施是畏的程度了,“大道甚夷”是积雷成丹的效果,莫夜有戎的力量进入到了天位的震中,让天位的震变成了夷主,“而人好径”则是当夷主进入到了人位的震中时被用作来反,造成了七种盗夸效果,所以行于大道时唯施是畏。

苦实际上谈的是难,第七层次是丹成后的境界,已经处于牢关中,而且已经得一,万法归一之后重新进入到车循环中,发展到了苦节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告公用圭中,虽然已经人无我和法无我了,但是丹的力量仍然会在迟归有时的时候造成犀牛效果,青龙山玄英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代表着恒寒若,恒寒若是水风井和离为火,恒寒若的时候就会产生急,第二个号辟暑大王,代表着恒燠若,恒燠若是雷凤恒和离为火,恒燠若的时候就会产生豫,第三个号辟尘大王,代表着恒风若,恒风若是巽为风和离为火,恒风若的时候就会产生蒙,也就是发展到了泥尘的程度,小乘者到了第七层次时因为不知道完成时归,就只会藉着火地晋上晋其角,不断地藉着车循环完成山地剥,“一失原来到底亏”,所以姤其角成为首要之务,然而虽然处于佛界,却不是佛来收魔,而是太白金星来指点行者:“那是三个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飞云步雾。其怪极爱干净,常嫌自己影身,每欲下水洗浴。他的名色也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似那辟寒、辟暑、辟尘都是角有贵气,故以此为名而称大王也。若要拿他,只是四木禽星见面就伏。”四木禽星都是天界的星宿,行事猛利,最终三只犀牛都被砍头剥皮取角,成真之前必须运用霹雳手段,“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七十六谈的是第七层次的六,六是乂用三德,第七层次的用六时谈的是反用六,因为牢捉牢拴生五彩,就可以证得摩尼宝珠,摩尼宝珠具有黄、青、红、紫、绿五彩,能除车循环中的贫苦众生之苦,第六层次的真如发展到了第七层次时已经可以放射万丈光芒,摩尼宝珠在天位的艮中,心猿收到白贲中自然就会显现,这个时候一个抱朴守一,如果以多问于寡,在人位的艮中暂停,或是在人位的坎中暂住,就会丧失摩尼宝珠的力量,神丹被用作来反,就会造成玉性枯,所以必须放弃有疾之下的有喜、恒寒若的急所引发的怒,甘临所造成的既忧之,十朋之龟入口所造成的思,在輹循环中为无为,而既可以得玄,也可以得妙,道德经第三章最能够说明什么是圣人为不为的境界,“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七层次已经在极乐之乡,所以这个时候的用六必须不争。

文中提到了“《辋川图》流风慢说”,《辋川图》是射阳居士心中的世外桃源,也是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境界,花卉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拱,摩尼宝珠天机方醒,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旅于处时是青的力量在争锋,约纳户牖之后乃有王明并受其福,輹循环“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蓬瀛”,师徒们玩赏一日,殿上看了灯,又都去看灯游戏,看灯是过涉灭顶,就让泽风大过发展成为天风姤,“流风慢说”指的是天风姤起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巽为风,慢说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告公用圭,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就发展成为用作山地剥的告公用圭,天风姤是观音菩萨的佛净土,可以当告公用圭发展到了“困于葛藟,于臲卼”的时候就会因为“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懒散是放弃了雷水解-火雷噬盍,无拘就无法完成天山遁,就有了“无妄之灾,勿药,有喜”,又回到了小乘境界的泽雷随-水雷屯,陷于凵中时就不能进行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就有了危,而恒风若时就蒙了,所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所以射阳居士在第七层次的用六中开宗明义地问:修禅何处用工夫?只要心猿一旦出现了“马劣猿颠”的现象时就必须速剪除,射阳居士为“为不为”加注了指标。

第七层次已经进入到了开悟三关的牢关阶段,牢关名义的由来在于从輹循环进入到车循环时,盗丹者与甘临之下的意识的关系如同官府与犯人,偷灯油的贼变成了利用狱者,行者称呼三个妖王为“偷油的贼怪!,因为酥合香油是积雷成丹的力量,最终会进入由豫中,三个妖王三个妖王偷丹之后就具有了匪寇的性质,心理上却会以为已经成佛,在以多问于寡的时候问变成了审,而唐僧在晋其角-既忧之的效果之下变得唯唯诺诺,畏畏缩缩,形同罪犯,而自动供状,审问之后就把唐僧以铁链锁在后面,行者化身火焰虫儿来救,唐僧还是无法逃出,三个妖王再次审问后就叫小的们把前后门紧紧关闭,亦不喧哗,这样的大闭锁现象要到将三只犀牛砍头剥皮取角时七十六谈的是第七层次的六,六是乂用三德,第七层次的用六时谈的是反用六,因为牢捉牢拴生五彩,就可以证得摩尼宝珠,摩尼宝珠具有黄、青、红、紫、绿五彩,能除车循环中的贫苦众生之苦,第六层次的真如发展到了第七层次时已经可以放射万丈光芒,摩尼宝珠在天位的艮中,心猿收到白贲中自然就会显现,这个时候一个抱朴守一,如果以多问于寡,在人位的艮中暂停,或是在人位的坎中暂住,就会丧失摩尼宝珠的力量,神丹被用作来反,就会造成玉性枯,所以必须放弃有疾之下的有喜、恒寒若的急所引发的怒,甘临所造成的既忧之,十朋之龟入口所造成的思,在輹循环中为无为,而既可以得玄,也可以得妙,道德经第三章最能够说明什么是圣人为不为的境界,“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七层次已经在极乐之乡,所以这个时候的用六必须不争。

文中提到了“《辋川图》流风慢说”,《辋川图》是射阳居士心中的世外桃源,也是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境界,花卉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拱,摩尼宝珠天机方醒,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旅于处时是青的力量在争锋,约纳户牖之后乃有王明并受其福,輹循环“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蓬瀛”,师徒们玩赏一日,殿上看了灯,又都去看灯游戏,看灯是过涉灭顶,就让泽风大过发展成为天风姤,“流风慢说”指的是天风姤起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巽为风,慢说的时候就进入到了告公用圭,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就发展成为用作山地剥的告公用圭,天风姤是观音菩萨的佛净土,可以当告公用圭发展到了“困于葛藟,于臲卼”的时候就会因为“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懒散是放弃了雷水解-火雷噬盍,无拘就无法完成天山遁,就有了“无妄之灾,勿药,有喜”,又回到了小乘境界的泽雷随-水雷屯,陷于凵中时就不能进行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就有了危,而恒风若时就蒙了,所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所以射阳居士在第七层次的用六中开宗明义地问:修禅何处用工夫?只要心猿一旦出现了“马劣猿颠”的现象时就必须速剪除,射阳居士为“为不为”加注了指标。

第七层次已经进入到了开悟三关的牢关阶段,牢关名义的由来在于从輹循环进入到车循环时,盗丹者与甘临之下的意识的关系如同官府与犯人,偷灯油的贼变成了利用狱者,行者称呼三个妖王为“偷油的贼怪!,因为酥合香油是积雷成丹的力量,最终会进入由豫中,三个妖王三个妖王偷丹之后就具有了匪寇的性质,心理上却会以为已经成佛,在以多问于寡的时候问变成了审,而唐僧在晋其角-既忧之的效果之下变得唯唯诺诺,畏畏缩缩,形同罪犯,而自动供状,审问之后就把唐僧以铁链锁在后面,行者化身火焰虫儿来救,唐僧还是无法逃出,三个妖王再次审问后就叫小的们把前后门紧紧关闭,亦不喧哗,这样的大闭锁现象不到将三只犀牛砍头剥皮取角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