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译易经必须从甲骨文的字形入手,一个字,一个字,独立解析,图像语言是独立的表述方式,完全建立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上面,虽然都是发生在身心上面的现象,可是谈的都是天,都是力量,至少在易经所选择的甲骨文中是如此,必须打破甲骨文学者们的定论,以亲身体悟去重新诠释。
亿字里面的立日心,立是一个倒写的大站在一上,一指的是人位的震,天位的日和天位的一在睡眠的时候入主基底,也就是入主人位的震,寅时在一起从人位的震中崛起,在寅时的离化中把一半的力量输送到天位的震,这叫做开天辟地,没有寅时的离化就没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天人合一于焉进入二元时代,立字可以说假设一个日,中间再加上一个田,底下是一个心,心也是天位的日,这是一个双向加持的结构,所以合起来是泽火革-火泽睽,天位的离恢复到天位的日的时候,就成为了泽天夬-天泽履,实际上就是乾为天。
事实上并没有十足的乾为天,已经到了月几望的程度时就会引发风泽中孚的破散,所以人世间没有真正的大魔,真要修成大魔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色身就不支持这样的修行,乾为天的境界可以拿着码表计算,在风泽中孚的破散之中,天位的震和人位的艮都会一股脑地破散掉,于是从风泽中孚开始王用亨于西山,天位的一从天位的艮中翩翩落下,进入到了水天需的状态,这就是丧。
火泽睽上九中的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谈的是力量的一张一弛,指的就是风泽中孚所造成的转折,贝在的时候是火泽睽的境界,贝不见了,就是水天需的境界,丧不是丧失的意思,丧指的是水天需,甲骨文以一个桑树长了4个亼,来描述水天需,如果感觉不到仓颉泣血造字的用心,就没有资格尚友古人,在古人的心力和心血之中徜徉。
看不懂易经是因为忽略了力量所具有的先张之弧后说之弧的特性,力量绝对不是静态的东西,像弓一样张满了弦,力量到达了极点之后,又进入到了另外一种境界,如果不懂得力量的特性,一味地追求力量,那么就只好不断地招致风泽中孚的破散,娴于加持者必长于破散,修行不在力量之中,力量的目的在于贝。
震为雷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境界,而是一种比贝更上一层楼的入主,比贝更高一层,亿无丧的心法总持把天位的坎都能够消陨掉,进入到了天位的坎和人位的坎的力量之中的时候,天人合一就被坎所拘,消陨掉了双坎并作的束缚基本上就远离了风泽中孚的破散,如果不把天位的坎拿掉,就没有天位的震了
双日现象是日夜相续地进行自我加持的成果,情感硬化到了什么程度,只为了有言,如果自己剥不掉自己的坎,那么就双日现象就只剩下半个日了,四分之三的力量都报销了,还谈什么震为雷?只能当永远的小厶,有事之心胜于双坎并作的力量,这是真正的玄龙之力。 易经只用六个字,就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的力量特性说完了,中华积弱,因为不明震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