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事遄往

泽火革的己日的己,发展到了山水蒙的已往吝,进入到了包蒙之中成为巳,子克家的时候天位的一遇已结合在一起成为子,到了山风蛊成为有子,易经藉着己、已、巳、子四个字来说明天位的日在人位的变化,一点一点的增长,与此同时人位变得越来越蒙,越来越蛊,山天大畜是一种大势所趋,人位被天位的日占领,天位的一退回天位的艮中,不家食不的不加上了天位的一就是示,示是神,食是在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之下入主人位的艮,到了这一步神的入主只会造成家的效果,宀化和豕化,天位的一在主事的时候必须认识清楚天位的日在人位所造成的影响,关键在于夜间的坤地行师和离化过程中开启了神门,却没有神的心量,产生了过度的颠倒众生的效果,神的境界发展到了这里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山泽损的已事遄往的已与山水蒙的已往吝的已是同一个已,不过,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法,已事遄往是在人位的艮或是天位的震中变化,坚决不放弃人位的震,所以就可以三人行则损一人,也就是进入到火泽睽的状态,拥有一个具有行动力的贝,或是一人行则得其友,也就是进入到山天大畜的境界,拥有一个如同镜相般的力量在人位的艮中。

使遄有喜的使字是人部和一个屮贯穿了口,底下是一只右手,天位的一在天位的艮中,所以底下的一只手不会是天位的一的右手,而是天位的日的一只右手,遄字是天位的一在天位的艮中生,底下是一个强壮有力的大,合起来是山天大畜,底下再加上彳和止,代表山天大畜的行止,喜字上部是山天大畜,中间的廾是两只手,天位的一的一只右手和天位的日的另外一只右手,两手共举山天大畜,这叫做一人行则得其友,使遄有喜是天位的一驱使天位的日的一只右手,如同在操作一个同步的镜相。

瑜伽师地论中建立了欲界六天,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的六爻变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他化自在天,认为此界天众自己已经不用自行变化欲乐来享用,而是随意享用其他的天人化现出来的欲乐,在山天大畜的境界中,天位的一犹如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实际上是天位的日在统领人位,他化自在天的观念说明了唯识修行者可以感受到另外一种力量左右着自己的时空,意识与力量之间的共处发展到了这一个境界,而不失火泽睽的力量,火泽睽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才有神的家或食。

山水蒙的错误在于收敛火泽睽的时候,舍不得动天位的力量,不仅消陨了人位的震,同时还入主人位的坎,反而造成了不有躬,易经把解决之道一五一十地展示了出来,推背图的排列方式让后人进入另外一个迷宫,这不是现代人的做法。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