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泽地萃是孚乃利用禴的时空,所以隶属于王假有庙时期,不过,泽地萃并不只限于单一的时期,泽地萃还可以是用大牲吉时期的时空,也就是山天大畜挂帅的时空,这一个时期很特别,本质上还具有王假有庙时期的特性,保持着唯我独尊的,精神,不过,已经超出了王假有庙时期的局限性,山天大畜是火天大有所打造出来的时空,所以保有了火天大有的恢弘特性,没有火凤鼎,没有方,没有剥,达到了妙而无方之谓神的境界,所以利有攸往。
利见大人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合而为一的效果,也就是王用享于帝的结果,这是王假有庙的心法使然,利贞是有孚不终的心法的效果,也是不节若则嗟若的心法的呈现,利贞具有双重的功能,进可以完成王用享于帝,退可以重新进入到火凤鼎。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
有孚不终是不积极地进入到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的境界,有终成为一种心法,而不是必然的结果,这个时候会表现的很悭吝,只愿意做到气化,真气充满,却不是震为雷的光明气象,有孚不终让泽地萃在水风井-水泽节之间摆荡,从力量崛起的角度来看是在火凤鼎-山泽损之间摆荡,山泽损是火泽睽发展到了极点,见恶人了。
乱是山水蒙时的景象,震为雷陷于凵中,而子被取出,才能“取女,见金夫”,进而进入到萃有位中,天位的一如果没有完成这一步,就无法脱离山地剥,山地剥是隐匿的艮为山,天位的田与人位的田尽在艮中,人位的艮无法承其重,天位的一必须藉着人位的坎隔离两个半日,再将坎中子取出,进入到山水蒙中,开始孚乃利用禴的下半部。
若号是火凤鼎还没有完成亏,也就是还没有完全抑制口,还在若存若亡的状态,这个时候就一握为笑,三吐三握是火水未济中的景象,吐是完成了身心分离,握是开始进行火水未济-火泽睽的自我加持,建设人位的兑,笑是一个歪头的大,处于哑哑的状态,也就是见恶人的状态,笑字从竹部来看指的是水泽节,实际上是山泽损,还没有达到明的程度,这就是有孚不终的实践,已事遄往时又回到了火凤鼎,勿恤是不要怜悯,因为明的时候可以带来光明的力量,一扫阴霾。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这里的引与兑为泽的引兑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用行师的时候,可以藉着引,展开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也就是让丮发挥功能,就建立了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机制,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用行师,天位成为自己的力量之源,天位的坎就会顺流而下,与人位的坎会师,在人位的巽中形成吉,事实上这是发生在建立人位的兑的时候的吉,人位的巽在火凤鼎中,无咎。
孚乃利用禴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心法,这就是用行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品的阶段,也就是火凤鼎的阶段,巽为风-风山渐-风水涣、水风井-水山蹇-坎为水和山风蛊-艮为山-山水蒙都是火凤鼎中的变化模式,只是从不同的立点来看,如果从用火的角度来看,则是火凤鼎-火山旅-火水未济的变化模式,另外一个部分是册的阶段,也就是火水未济-火泽睽-火雷筮盍的变化模式,孚乃利用禴的终点站是天雷无妄-风雷益,朋中的操作本来就是非常的机械化,力量自然演进,只有几个控制点,只是持续的用火,就产生必然的发展路径,即使是诸佛菩萨下凡也是无法避免相同的过程,没有例外,其间的变化只能从分解动作中才能看得清楚,任运千篇一律,不学而能,而且一悟永悟,真正的议题是力量对心理的影响,而真正能够展现修行成就的则是无分别。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嗟是在人位的艮中做工作,如是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萃如嗟如必须与“不节若,则嗟若”一起理解,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有孚不终具有很高的非心法因素,在泽地萃中看不到厉,可是在泽天夬中来看人位的离都是加了厉的如,孚号有厉,山风蛊-艮为山-山地剥都在厉的如之中,才有可能将坎中子和人位的廿逐步推送到人位的艮中,即使想要有终,也不容易克服带有厉的如,就会一直在山水蒙-山泽损之间摆荡和反复,无攸利,这个时候需要非常清晰的意识来完成乞气之变,之后再更进一步地完成火雷筮盍,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
往是什么时候往?往是离开了在人位的艮中做工作的嗟,就进入到了山水蒙,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这里要做的工作很多,可是却还没有脱离勿用的状态,无咎,已经求小得了,所以有小,吝指的是山水蒙中的两个吝,因为震为雷还在凵中,必须取女,把震为雷释放出来,才能够见金夫。
九四,大吉,无咎。
大吉指的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合体于人位的震,所以两个大都吉,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风雷益,心之所向得到了满足,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孚乃利用禴的过程,大费手脚,其羽可用为仪的两只羽手与两个廿足大费周章地完成了有孚惠心的努力,甚至藉着有孚惠我德完成了任运,在元永贞的时刻匪的效果还没有被隔离,所以容易作出冲动的决定,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有位是在人位的震中有位,立人不能立在贞中,必须有终,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风雷益,无咎是因为在萃有位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或歌或泣,也就是火凤鼎,而且出现了匪孚,匪是离为火的产物,发展到了获匪其丑的时候,就有了匪,更精确地说是火山旅产生了匪,匪孚与罔孚相关,网中是两个混沌的自我意识,匪中是两个相背的没有头的人,匪可以说是网的结果,在这里匪成为一种心法,意味着匪成为一种可以控制的效果,匪可以被推送到天位的艮中,这件事情发生在“取女,见金夫”之后,这是火雷筮盍之功,所以才有天雷无妄的其匪正有眚,匪孚之后就出现了有终的境界了。
在易经中只有两卦拥有元永贞,元永贞将水地比与泽地萃关联在一起,泽地萃中的元永贞是水地比所造成的结果,意味着泽地萃中的天位的坎将会反行,天位的坎的反行就意味着泽地萃不能成为王假有家时期的心法,泽地萃在卦辞的开端就强调王假有庙,关键就在于天位的坎的反行,后果是很难建立人位的震,有孚不终可以成为一个难以超越的障碍,即使想要有终,如果不明就里,那么就无法打破有孚不终的魔咒,元永贞之后就悔亡了,意味着抛开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更加无法藉着火雷筮盍建立人位的震。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易经中有两个引,一个是兑为泽中的引兑,一个是泽地萃中的引,一个是自,一个是我,两者相互为用,引是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用行师时的主要工作,可以引导出赍咨涕洟的效果,赍是来贝,指的是火泽睽-水泽节,咨是旅其次,指的是火山旅,涕是出涕沱若,指的是离为火,洟是“夷于左股,用拯马壮”,指的是天位的一持殳敲打人位的震,藉以加持天位的马,这是人位的离的功劳,人位的离的激越来自于天位的离的激发,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满足孚乃利用禴的力量需求,无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