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兼具元亨利贞四德的只有乾为天、天雷无妄、泽雷随、水雷屯、地泽临、泽火革等六卦,坤为地中也有元亨利贞,只是利的是“牝马之贞”,说明了彼此的关系;元指的是五气朝元之后的元神,意味着已经完成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得一者就可以进入到夬履中;亨是士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发展到泽山咸,就“品物咸亨”了;利指的是利出否,以刀割除和兑中的禾用在劳谦中,劳谦时士一手抓两禾进入到由豫而完成天地否;贞是正,士完成了稽疑,引导着贝从人位的坎回归到天位的坎中就完成了归正,此时还在正复为奇中,善复之后“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就脱离了孚乃利用禴;元亨利贞四者都是善复的标识,炼神还虚的最高境界是完成天地否,就达到了真人的境界,在炼虚合道时就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中。
泽雷随已经完成了“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已经在“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的过程中完成了善复,玄同之后进入到玄德的袭常中,此时士已经在天位的坎中具备了“嘉遁”的功德,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在“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时就进入到了泽雷随。
“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泽雷随从泽风大过而来,在“用其光”之后已经经历了“小有言”所造成的“需于泥”,所以已经“小有晦”了,因为“系丈夫,失小子”时能够“志舍下也”,而得以完成时归,才能“复归于明”,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小,所以“小事吉”,小的任务是完成天山遁,进入到火山旅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山风蛊,所以晦暗不明,但是因为士能够完成“观我生进退”,而小能够在神纪中能够韬光养晦保持无为,完美地诠释了“解行相应”和“语行相应”,所以能够得到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而完成善复,所以“随之时义大矣哉!
为什么绝大多数者还不认识泽雷随?因为没有完成“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完成“观我生进退”,也就完成了“执其随”,“执其随”的前提是能够“拯其随”,也就是完成了“系丈夫,失小子”,所有的随从童仆都要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成为平等众生;相反地,如果“不拯其随”的话,自然就只能“硬把死蛇头不得”,因为只能做到“系小子,失丈夫”,在“习坎”的作用之下,反复将人位的震的震为雷用于来反,而“入于坎窞”,此时因为经历了山风蛊,不但障碍了父母之力,同时造成了有疾,以至于无法进入到泽雷随。
“出门交有功”扮演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在“用其光”时在小有言的车循环中“濡其尾”和“濡其首”,但是,到了“无所往”的时候就停止了,“出门交有功”是因为能够做到“不失也”,也就是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时不再进入到“有孚失是”中,就没有孚乃利用禴,自然也就没有山地剥,才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从雷山小过的角度来看就是只有小事,没有大事,只是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可以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善复,关键在于没有山地剥。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发生在泽山咸中,如果进入到朋从尔思中,就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中,就可以“随有求得”,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中,而在“系丈夫,志舍下也。”时,就可以完成天山遁-天地否,就可以在“有渝”时进入到泽雷随中,所以谓之“品物咸亨”,既可以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完成正复为奇,也可以完成善复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藉着“藉用白茅”而完成东移,移民是需于郊的特性,完成了移民才能进入到泽雷随。
泽雷随是得一者才有的境界,而得一的关键在于打破习坎,没有了山地剥才能改变火山旅的性质,“天下随时”意味着吾在无为中完成了善复,夫就成为天,才是时乘六龙以御天,这个时候就有功了,才能进一步地得一,得一时才有之后的“官有渝”,于是“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