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传对泽天夬的卦辞所作的补充是:“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中的决是鬼谷子口中的“几危之决”,因为泽天夬已经在玄德中,得一者带着佛性进入到夬履中,具有“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特性,所以“几危之决”是“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悦威,其机危乃为之决。”分威散势之权指的是在壮于前趾之后进入到泽风大过中,藉着泽水困完成善复,而进入到泽山咸中,告公用圭在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时就受到了“藉用白茅”的影响而形成了顶天功德,就自动完成天山遁-天地否,“刚决柔”已经不是交中的“获匪其丑”,而是直中的“或承其羞”。
“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乾是天下之至健,说是有言中的兑,而具有“利用刑人用说桎楛”的性质,“健而说”是从乾为天发展到山泽损,在这个过程中告公用圭的力量被用于山地剥,这是炼神还虚的初阶,处于“归妹愆期”中;“决而和”则是兑为泽的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于“几危之决”,就具有了悅威的性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迟归有时”的阶段,在“善复为妖”中,以悅威知之,这个时候才是决的真义,“几危之决”的目的是完成归藏于天,但是一直在无为中,并不像字面上那么严厉,反而“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因为形势具备,自动就完成归藏,鬼谷子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说“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因为人位的震中具备“藉用白茅”的力量,只要无为,自然就可以“扬于王庭”,王庭变成了上扬的力量,形成了“柔乘五刚也”的顶天功德,五刚不是五种刚强,而告公用圭具有五的性质,五代表舟,告公用圭成为小所行驶的舟,在大往小来时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就完成了“柔弱胜刚强”。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的“孚号有厉”是火水未济中的“震用伐鬼方”的心法,“有厉”说明了已经脱离了“利己”,而进入到了“有厉”,说明了已经具备了顶天功德,就没有了“获匪其丑”,而进入到了“或承其羞”,也就是说已经没有了车循环和山地剥,所以可以完成“三年有赏于大国”,这是“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的结果,“于臲卼”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可以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复归其明”,而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的胜,这就是“君子之光”。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的告自邑是在完成了“城复于隍,勿用师”之后“自邑告命”也就是完成了天山遁之后进入到“夬履”中,就进入到了泽天夬中,在泽天夬中“自我致戎”,因为“于臲卼”的时候没有了离为火,所以“所尚乃穷也”,士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了“行有尚”而成为善为士者,就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所以“又谁咎也”。
“利有攸往”意味着已经在善复之后进入到了天雷无妄中,“刚长乃终也”中的刚长指的是在坤为地-地雷复中的告公用圭,不但已经“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而且在甘临之后自动归藏于天,就可以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有终指的是地山谦的“君子有终,吉”,泽天夬的君子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转变成为圣人,就一直在吉中,文言中谈到:“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风泽中孚中圣人也有美,但是无法发展到冥豫成,所以只是“含章”,也就是完成了天水讼之后进入到火水未济中,在或从王事的时候没有完成善复,以至于无法冥豫成,只属于地道、妻道、臣道;因为地道无成,无法成就圣人之道,所以才会进入到地山谦的“劳谦”中,就会发展到“君子有终”而成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