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入佛道 不依声闻

维摩居士示疾时头陀第一大迦叶也“不堪任诣”,迦叶意为“饮光”,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是食,拔茅茹之后进入到火风鼎,火风鼎发展到了最后就进入到火水未济的饮中,因为火水未济能够完成泽天夬的归藏,因而可以“见诸菩萨受记作佛”,受记义译为“授决、受决、受记、记别、记说、记”,就是根据能够归藏泽天夬中的诸法而定,“大迦叶于法华会座舍小乘而归于大乘,受未来成佛之记别。”火水未济可以让“君子夬夬独行”的力量全部归藏于天,而成就“君子之光”,火水未济因而被推背图称为圣人的力量:“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火水未济在风泽中孚之后进入到天水讼中,天水讼中兼具坎为水-山水蒙-泽水困,所以可以发展到诸法空相,完成归藏时就进入到天地否,“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为大迦叶是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所以获得这样的殊荣,成为十大弟子中唯一一个能够从小乘转入大乘的弟子,因为进入到了圣人的“不言之教”中,所以“不立文字”,为此成为法藏第一祖,因为可以完成三星在天,所以大迦叶也是禅宗西方二十八祖的第一代祖。

迦叶在鸡足山入定,鸡足山是天水讼中的人位的艮,天水讼因为暗藏泽水困的乱,所以鸡代表天水讼,而天水讼在“食旧德”时在雷泽归妹的力量完成“归而逋”,旧是习坎时入于坎窞进入到车循环时所造成的结果,车循环之后就在人位的艮中入定,迦叶必须等到弥勒所代表的兑为泽发展成为泽水困,在天水讼召集了“其邑人三百户”,就完成天山遁-天地否,于是就可以进入到有余涅槃,所以迦叶一直在鸡足山入定而没有涅槃,以等待弥勒出世。

迦叶过去专门在贫里行乞,贫里不是穷人区,而是在火风鼎-水风井中发展到告公用圭的程度,让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造成了贫的结果,也就是以贝完成分,因为造成了山地剥,所以坎为水-山水蒙的时候会造成国用不足,所以维摩诘指责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

维摩诘指点迦叶乞食必须立足于平等法,平等法是泽水困,渐次在坎为水-山水蒙-泽水困中平等行乞,没有分别;因为平等法中在困于葛藟时处于山天大畜的不家食的心法中,而是从山泽损中的大来揣食,藉着揣食来完成取;因为不是来自于天位的力量,所以不受,受到的是震为雷的来反;以空聚相入于部落是以诸法空相进入到人位的艮中,就没有了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了分别,知道诸法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自性,无他性,本来就没有离为火,所以就没有灭,意味着“于臲卼”时就可以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在完成善复。

维摩诘指点迦叶从孚乃利用禴的八邪转入八解脱而以邪相入正法的时候为了普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才可以用上火天大有,这个时候已经在兑为泽中,虽然已经从玄同进入到了玄德,不过还是在天泽履的“佛世难值”中,所以可以做到“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间,非住涅槃。”天泽履中的普施一切没有大福和小福的分别,天位的田和人位的田都在“畴离祉”的天平上,而且没有了损益,天泽履是中乘,这是“正入佛道,不依声闻”的力量,此时已经没有了风泽中孚,而可以在坤为地-地雷复中进入大乘,所以超越了小乘的声闻。

维摩诘补充道:‘天泽履中的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是“不空食人之施”,也就是不会将人位的震的震为雷用于车循环,而且可以接着火雷噬盍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迦叶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所以对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因为通过了风火家人的回天之门,将震为雷反归于娣,才能有微妙玄通的智慧,谁能不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从此不再以声闻辟支佛行劝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