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善治

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以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用在来反而造成了物的过程是“格物”,“格物”是练气还神时的任务,古人称仗义的讨伐为正,正是在车循环之后完成归正,归正的过程就是炼神还虚,时归之后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士已经止了,就可以在泽山咸中育阳,育阳之后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时就得一,天地否中一和止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正,所以归正时就完成了善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是直心,指的是雷泽归妹的直的力量,善为士者先是在直的力量中进入到“微明”,再完成“袭明”,就明明德了,明明德是两阶段的明,所以用了两个明,明明德就是明心的过程,之后在“亲民”的善复过程中完成了天山遁,就可以进入到天地否的“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时候就得一了,这个时候就见性了。

正善治是善复之后进入到了夬履中所作的治理,正了之后才能“自邑告命”而进入到泽天夬,在泽天夬中“告自邑”是在艮为山时的告公用圭发展到“于臲卼”,目的是进入到天地否,在泽水困中“不利即戎”,不利是无法“利出否”,也就是在无法进入到天地否时才用到“莫夜有戎”,“莫夜有戎”的目的是为了藉着至临进入到天地否,天地否时就可以进入到自带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知临,并且可以进入到具有育阳成果的咸临,而免于至临,这个过程是“致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坎为水-山水蒙发展到泽水困,这个过程是“心善渊”的“正心”的过程,完成了善复就“诚其意”了,这个时候“有言”已经发展到了“冥豫成”,孚乃利用禴中的意已经全部进入到了天地否中,再进入到了天雷无妄时就“利用攸往”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是直心,指的是雷泽归妹的直的力量,善为士者先是在直的力量中进入到“微明”,再完成“袭明”,就明明德了,之后在“亲民”的善复过程中完成了天山遁,就可以进入到天地否的“止于至善”。

正善治的正是在车循环之后完成归正,时归之后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士已经止了,就可以在泽山咸中育阳,育阳之后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时就得一,一和止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正,所以归正时就完成了善复,正善治是在车循环中的治理之后能够完成善复;

正善治表现在玄德上,玄德的意义在于超越了“民之难治”的问题,难治的根源是至临,至临的力量可以被用在车循环,至临所建立的车循环中有多,这个时候就是“智多”,智多是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于车循环,就会造成多灾多难,这个时候正是大有为的时候,也就是山泽损中告公用圭所形成的大在“有为”,就造成了折其右肱,“智多”和“有为”皆是难治的原因,其根源都来自于至临,至临是“大威至”,脱离“大威至”的唯一方法是无为,无为的目的是完成善复,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为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其中有一定的心法,老子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说明“为无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的烹不是烹煮,烹指的是敦,从敦复发展到敦艮,两阶段的持卜敲打:首先是将人位的坎中的成员敦复到人位的艮中,这个阶段是将“用享祭”祀的享提升到“王用亨于西山”的亨的层次,到了泽山咸的时候再将“艮其辅”发展到了“咸其辅颊舌”,辅指的是人位的艮中的车和众甫,就完成了“冥豫成”,从玄德的角度来看则是完成了“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治大国,若烹小鲜”谈的是心法,鲜是鱼羊,鱼是山泽损中告公用圭所形成的大,天风姤的“包有鱼”具有顶天功德,只有“撞撞往来”,不会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由于无法用作“利用宾于王”,所以“不利宾”,鱼必须遵守“不可脱于渊”的原则,鱼脱于渊就会造成山地剥。

羊是带着震为雷的天位的大,“治大国,若烹小鲜”用的方法是“或承其羞”,“或承其羞”中没有山地剥,所以可以保全羊,治大国时是以咸临的方式降临,咸临是“以道莅天下”,这个时候就是正善治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山地剥,正因为没有山地剥,所以可以“以无事取天下”,无事是没有“或从王事”,所以奇不会发展成为可,反而成为顶天功德,在“以道莅天下”的过程中的鬼神都不伤人,唯用震为雷时的圣人更不伤人,所以可以“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