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以吾的身份对光严童子所作的开示在从雷山小过提升到善复为妖的境界,从光严童子的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光严童子已经在雷山小过中,已经超越了孚乃利用禴,可是还在善复的开端,一严就可以收,就可以成为菩萨,不过,在雷山小过中光严童子还看不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维摩诘以三十二道场观来来启发光严童子。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德,德指的是雷泽归妹的力量,有心,有直,已经在真中,所以无虚假,“海底金乌”是至临的产物,此时至临的力量都进入到了雷山小过的直心道场中,在谨其守和固其结之后,就避免了山地剥,才可以成为“天上日”,就可以成为三星在天,直心道场的任务是完成时归;
发行是道场:发行指的是“有孚发若往得疑疾”,在风泽中孚发展到了天地否之后,玄德又在有疾的高度反行,士就进入到人位的坎中,就能办事,因为士的知临可以引导告公用圭,在玄的作用之下又会进入到无攸利的车循环,所以办的事是或从王事;
深心是道场:维摩诘在《佛国品》中深化这句话道:“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深心是兑为泽,兑为泽是玄同之后以玄德带着佛性进入到夬履中,完成了或从王事之后就到了增益功德的时候,所以兑为泽是菩萨净土,菩萨净土不同于佛净土,佛净土在天位的艮中的极乐世界,菩萨净土的最高境界在兑为泽,已经在“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中;
菩提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完成善复的凌云志,无错谬的原因是于臲卼时没有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没有离为火的履错然所造成的错谬;
布施是道场:兑为泽也是水中的流布,不过,用的是咸临,不是至临,所以这样的施予不会造成“唯施是畏”的问题,兑为泽是菩萨道场,其中带着佛性的福祉,不求不取,是谓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士在善复之后就在天位的坎中抱持着“不可涉大川”的原则,所以不会造成戒的问题,这是“善为士者不武”的精神的呈现,因为此时的士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成为天的大能者,不但完成了菩提心的志愿,而且已经大有得了,是谓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兑为泽已经结束了已经离开了孚乃利用禴,没有了“宠辱若惊”,而且已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位的艮中的一切众生已经归藏于天了,所以“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精进时虽然还在孚乃利用禴中,精进不是坚持车循环,而是坚持完成解脱与大彻大悟,而修善法,断恶法,毫不懈怠,因为士自己能够不懈退故,所以可以进入到雷山小过而走向善复,唯有在火山旅时做到惟精,此时完成了士进三退,进入到了“观我生进退”,才能达到得一时的惟一,所以精进是道场。
禅定是道场:禅定能够完成三星在天,唯有如此才能称为禅,这个时候还有心,但是能够不愠怒,就不至于发展到山地剥,于是一下子就可以在归妹的地涌金莲的力量中脱离了孚乃利用禴,心调柔才能藉用白茅,才能或承其羞,才能“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时就完成了天山遁。
智慧是道场:智慧是车循环的产物,因为处于坎为水-山水蒙-泽水困诸法中,所以能够“现见诸法”,并且在诸法空相时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善复,这个时候就可以“慧智出,有大伪”,大伪指的是天位的震中的木和人位的震中的木都被用于劳谦,而士能够在雷地豫时从天位的震中牵出大象,撝谦就是从地山谦变成为雷地豫,完成了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就卷藏了诸法。
慈是道场:“慈故能勇”,慈的勇是勇于不敢,也就是勇于“不敢为天下先”,而“勇于不敢则活”,不仅如此,也因为“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震为雷才能称为天下神器,所以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同人精神,同人精神就是“等众生”,将众生等同对待,没有分别,所以“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等众生”就是所谓的金刚道友,一起修行,彼此帮助,共同追求解脱的修行者,金刚道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同同父同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一般亲近,狭义地说不是交情够就可以称为金刚道友,唯有能够“等众生”而完成同人者才能称为金刚道友,而更狭义地说则是“一人行则得其友”时的唯用震为雷,前提是能够“等众生”而完成天山遁者。
悲是道场:忍指的是士的无生法忍,可以在玄同之后进入到有疾中,却可以在天位的坎中抱持着不可涉大川的原则,就没有了诸法的车循环,就没有了苦集灭道,忍疲苦故,这才是大慈大悲的最高境界。
喜是道场:有喜是在诸法的车循环之后进入到泽雷随中,必须在车循环中保持着悅乐,“悦乐法故”就可以进入到天地否,玄同之后再进入到玄德的有喜,就在泽雷随中,“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
舍是道场:舍是火山旅时应该做的事情,惟入于林中时几不如舍,与其是将六亲都集合在人位的艮中做着来反的事情,因为一动和兑,就进入到了车循环,所以不如舍弃六亲,以事天的孝慈来严收宗庙六亲,孝是天子之孝,慈是对婴儿姹女的慈,都以事天为宗旨,有了孝慈就没有了憎爱,六亲都进入到火山旅时,就没有了车循环的立足点,一举就禁乱止暴了。